2024
11/25
07:43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无锡市政协经济科技和农业农村委员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在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同时,在打造试点、提升主体量质和加大工作力度方面实现了新的进步,取得了明显成效。
落实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十分重要。对照兄弟城市先进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审视自身发展需要,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存在综合实力有待提升、支撑新型工业化能力有待提高、工作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更好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在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深度融合、实现开放发展上持续发力。
■强化顶层设计
加强领导。组建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按照“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行“一个重点领域、一个市直部门牵头”,围绕到2030年倍增目标,实施“一个重点领域对应一份‘倍增’企业清单、一份招商引资清单、一份重点投资项目清单、一份专业园区地图、一个政策工具包”。
完善政策。高位谋划编制“十五五”专项规划,并同步出台各项配套工作计划、方案和细则,形成政策矩阵、逻辑闭环,做到“一个重点领域,出台一个行业规划、一项行动计划、一份产业支持政策”。加强政策的精准集成、智能匹配和主动推送,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统计监测。在现有相关统计工作基础上,加快探索建立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统计监测体系,动态跟踪监测数据变化,及时反映重点领域发展情况,定期统计、适时监测、综合评估,为党政科学决策、优化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服务企业提供信息支持。推进服务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推动深度融合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紧扣我市四大地标产业和六个优势产业集群,鼓励产业集群内制造业龙头企业、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双向赋能,立足主业、面向专业、深耕主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的服务型制造生态,同步完善研发设计、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融资租赁等公共服务,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产业链前端延伸、后端拓展,转型、增值、提效。特别是针对检验检测认证、概念验证中心等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与先进制造业紧密相连的生产性服务业,要做好存量企业的扩能提质增效工作,同时聚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加大载体建设力度,致力打造具有稀缺性、唯一性的行业共性技术平台。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相互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同样需要金融、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加持、赋能。针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既要继续大力支持以引进中高端人才为特色的平台发展,增强其服务企业引才工作的精准性、及时性;也要积极关注以引进劳务技能型人才为特色的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人力资源企业发展,更好服务广大中小微企业用工需求。针对商务服务行业,要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法律、会计、金融、咨询、设计、认证认可等领域知名头部服务机构在锡设立独立法人分支机构,积极引进专业领域高端人才及团队,跟上城市经济社会国际化发展服务需要。针对现代物流行业,要整合同城资源、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帮助企业牵线“产服”对接、沟通边贸口岸城市,为企业开拓市场、积极“走出去”创造条件和便利。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一方面,善用数字思维、数字技术改造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持续夯实要素、平台、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服务业数字化基础底座,鼓励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愿转、敢转、会转”,形成线上、线下服务优势互补,实现“1+1>2”。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大对内布局统筹、对上资源争取力度,聚焦重点领域龙头链主制造型企业自主培育“超量级”双跨平台,引导不同平台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深耕特定场景、特定技术领域,差异化构筑“撒手锏”业务;乘势推进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我市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优势,深挖无锡硕放机场国际货运潜力,探索“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海外仓”新模式,更大力度推进无锡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项目建设,探索打造无锡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坚持开放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加主动、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更好接受上海龙头企业在金融、科技、人才、商务等要素领域的辐射和带动;更大力度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和环太湖科创圈建设,进一步打造无锡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服务“高地”。适应“扩大服务业开放”新要求,一方面,着力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探索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争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打造新的服务贸易增长点,进一步提升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另一方面,引导商务、设计、现代物流、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领域的企业着力提升自身国际化经营能力,紧跟制造企业“走出去”步伐,积极勇敢跨国开展业务,既做好制造企业服务支撑工作,又拓展新的市场、实现新的发展。
注重品牌建设。加强全域统筹,引导各板块结合实际推进“一地一生产性服务品牌”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板块创建多个服务品牌。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引育分领域龙头链主企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形成彼此协作、相互补充、风险共担、利益捆绑的紧密型产业联合体,不断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打造区域服务品牌。分领域研究推进针对性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一个现代产业、带动一个生产性服务行业兴起,努力挖掘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溢出的生产性服务品牌效应。积极对上争取生产性服务业有关试点示范建设,注重发展成果的相关权威发布、入选争取工作,加大社会宣传,讲好“无锡服务”品牌故事。
持续优化环境。加强要素配置和保障,对明显制约进一步发展产业和科技创新、对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至关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要舍得投入,保持耐心,持之以恒补短板、抓落实。深化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依托大数据系统,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和“跨域通办”事项全程线上流转,推动惠企政策“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扩大“免申即享”覆盖面,进一步激发生产性服务企业活力。注重加强生产性服务各细分领域的商会、协会建设,提高其在市场中代表本行业维护成员权益、沟通联络各方、整饬行业规范的能力。用足国家、省、市主流媒体资源,用好新媒体优势,定期发布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报告和企业榜单,大力宣传可复制推广经验和典型案例。针对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积极推荐领军人物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先进模范,积极推荐领军企业获得高“含金量”的行业奖项、社会荣誉,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浓厚氛围。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