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1/20
10:17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前段时间,江苏省首批200个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无锡共有13处地名入选。这些地名背后都有什么文化内涵?无锡在地名保护方面有哪些新动向?日前,记者就这些内容采访了无锡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的工作人员。
严家桥
13个无锡地名见证城市发展脉络
无锡入选首批名录的古城有3处,分别是无锡、江阴、宜兴;古镇有4处,分别是荡口、梅里、长泾、周铁;古村落有6处,分别是严家桥、礼社、赤岸、红豆树坞、湖塘里、胥井。
据悉,江苏各地共推荐申报了312个列入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地名参加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评定,无锡推送了20个地名,最终有13个地名成功入选。
三地全列入古城名
在古城名中,“无锡”入选毫不意外,这是一个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专一城市名。根据文献记载,《史记》中就有“无锡”较早的文字记载,而《越绝书》中有春申君黄歇“立无锡塘,治无锡湖”的内容。江阴“以其地滨大江”,故名江阴,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这里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宜兴在西晋惠帝太安二年至怀帝永嘉四年(303—310),周玘三兴义兵平定江南地区,朝廷为表彰其功,置义兴郡。后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避赵光义讳,改义兴县为宜兴县。
四古镇名均逾千年
首批名录入选的古镇中,无锡市区有两处,江阴和宜兴各一处。其中荡口因位于鹅肫荡的口岸而得名,始于汉代。这里人才辈出,明清两朝进士、举人等俊才众多;近代有华蘅芳、王莘、华君武、钱穆、钱伟长等。梅里位于今梅村街道,是春秋战国时古吴国都邑的名称,从姬周沿用至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名沿用至今逾三千年,传说此地多种梅树,故名梅里。
江阴的长泾古名东舜城,在唐代中期和后期就已建有集镇,明成化元年(1465),习礼名贤夏希明兴修水利,使古镇之水系融会贯通。宜兴的周铁因西周时期设铁官于此而得名,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建镇史的历史文化名镇。这里的历史遗址、名人古迹以及古寺、古桥、古村落遍布全境。
江阴古村落为最多
江阴古村落中的赤岸有“江阴东方第一村”“忠毅之乡”美誉,最早的文字记录为唐大中三年(849),琅琊王氏墓志铭镌刻有“赤岸之原,千秋万年”。这里为古暨阳湖中高亢之地,“蓉城之东、僻延琴邑、南接香山、四圩环抱”,故人口稠密,集而为市。红豆树坞,因红豆树得名。此红豆树相传为南梁著名文学家、昭明太子萧统在顾山编纂《昭明文选》时亲手种植。湖塘里位于江阴徐霞客镇湖塘村,其形成与古代的驿站有关,宋元时期是无锡到江阴的邮路节点,随着水上交通的日益发达,人们逐渐在河边择地而居,商贾云集便形成了集市。
胥井位于宜兴太华镇胥锦村,地名与伍子胥有关。在战国时期,伍子胥率领吴军伐越来到太华,驻扎在此地。当时正当干旱,马热得站不住,就用蹄子刨地,伍子胥发现有泉水涌出,就立马命令士兵挖井解渴。为了报答伍子胥掘井,村民就用“胥井”命名了村庄,并沿用至今。
位于锡山区的严家桥,因桥得名,元末严姓人士定居该地,在永兴河上建严家桥,后世遂以桥名为地名。明代中后期(约嘉靖年间)形成村落,清代乾隆年间形成集镇。这里历经700余年岁月沧桑,呈现出独特的江南水乡古村风貌。
位于惠山区的礼社,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85年左右),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里名人辈出,清末有薛谦培、薛丙元、薛乃飞、薛葆煌、薛景宣、薛光铖等举人;有薛光鄂、薛光琦(薛仲华)、薛光钊、薛光铖四兄弟,称民国时期的“一门四博士”;当代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薛萼果(孙冶方)、薛暮桥。
荡口
让地理实体活起来 适时重启历史地名
地名不是一个简单的标识代号,它包含自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风俗等多方面内容,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社会发展的“活化石”。因此,加强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地名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无锡在地名的保护和传承上,下了不少功夫,形成了民政、自然资源规划、住建、市政园林、交通、城管、文旅、水利、方志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
“老地名如果有其地理实体存在,会保护得更好”,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寺塘泾这样的地名,因为河流还在,会得到更好的保存。所以要保存好老地名,最好的做法是让老地名地理实体“活”起来。无锡这些年来,将老地名在地名规划阶段予以统筹考虑,在新生地名中优先考虑重启历史地名。
无锡遵循“不随意更改老地名”的要求,持续将历史地名保护传承融入城市更新行动。近年来,我市陆续使用了反映本地历史人文特点的老街巷、自然村名来命名地名,像少宰弄、福田巷、鸣珂里、小三里桥街等都使用了当地耳熟能详的老地名,一里街、陈白头巷等恢复了一度消亡的历史地名,尧歌路、南尖巷、嶂青路、上风渚路等使用了历史悠久的自然村命名。
深化地名文化建设 规划引领加强保护
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后的1983年,市地名委员会编撰了《无锡市地名录》一书,记述了2396条地名来历、含义。随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圆满完成,目前我市也在编撰完善地名典志资料,收录行政区划、群众自治组织、自然地理实体、文化、交通水利设施、居民点、建筑物等各类地名。
地名文化遗产主要按照历史成因、文化含量、影响程度、传承价值来进行评定,目前江苏已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保护制度,分别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我市还建立完善了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制度,通过对现存历史地名的保护、复活和移植有价值的历史地名等工作,使历史久远、品位较高的历史地名得以保留和传承。
2021年和2022年,无锡共有13个红色地名入选省第一批、第二批100个红色地名名录,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历史起到了推动作用。
2023年,以古街巷、古建筑等地名为范围的第二批地名文化遗产评定也将启动。为加强地名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急需从源头上把好地名命名关,提升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我市目前正在开展地名规划编制,注重与其他规划相衔接,合理规划地名资源布局,突出不同规模地理实体的特点,体现序列化、层次化的要求。未来,还将通过完善国家地名数据库公共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多样化的标准地名信息。(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 图片由市民政局提供)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