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2年专题 > 最干净,看“吾”锡! > 净之美 > 正文

工人精细化、机械化作业提升洒扫效率 环卫技能与城市颜值同频共升

2022

11/02

09:06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凌晨三点多,滨湖环卫机扫班班长陈建华已经驾驶着洒扫车行驶在锡城的大街小巷。这是他的日常工作,风雨无阻。陈建华已干了10年“城市美容师”,但工作环境却与当年大不相同:当年环卫队伍里驾驶员还比较稀缺,手工作业为主,如今机械化作业已达80%,洒扫设备也在不断升级。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下,当下的环卫工作被赋予了更多内容:更加精细地作业、更加专业的技能、更加敬业的心态。作为打造“最干净城市”的重要角色,锡城新时代的环卫工人也在不断提升自我。

  精细化要求,机械化作业

  启动车辆、连接电源、放下扫刷,陈建华熟练地操作大型洗扫车控制设备。“洗扫车要贴边行驶,才能精准吸附路边的垃圾,但又不伤害到周围植被;大部分车没有自动巡航功能,速度要自己控制。”陈建华一边操作一边向记者介绍。路边有洗扫车无法吸附的垃圾,他就将车靠边停好,下车捡起垃圾。

  今年6月无锡发布的《“席地而坐”城市客厅高标准深度保洁作业标准及要求》围绕城市“席地而坐”提出了“四无、三洁、二见、一现”,即:无垃圾杂物、无污渍痰迹、无积尘泥沙、无积水枯叶,道路广场(平面)洁、城市家具(立面)洁、墙角砖缝(剖面)洁,道路见底色、标线见本色,绿化现景致。《要求》还提出,环卫作业方式机械为主,人工为辅,人机配合,互为补充。这对环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美容师”的作业工具也在不断丰富。当下,市民在马路上常看到的车种主要是雾炮车、洗扫车、高压冲洗车三大类。大车清扫宽阔马路,背街小巷等道路狭窄的地方,则由小车“大显身手”。不久之前,两辆小型高压冲洗车在滨湖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调试,车长不足3米、宽约2米、纯电驱动,调试完成后仅供在社区内作业。东亭、安镇的背街小巷中,还有近10辆智能清扫车,能通过摄像头精确识别马路边沿,按照既定的路线精确清扫道路。

  人员更专业,队伍更年轻

  如今每一辆来到滨湖环卫修理厂保养、修理的环卫车,都要先将车辆系统接上电脑进行解码。“以前的环卫车是全机械化操作,垃圾传输靠皮带,现在环卫车频繁升级、类别增多,修理方式也在不断进阶。”修理厂厂长刘伟说。

  这些操作,往往是纪鑫华这批“小年轻”冲在前面。纪鑫华毕业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除了他,修理厂还有不少来自机电、钳工等专业的年轻人。这是一个需要兼顾脑力与体力的活儿,老一代修理工有着丰富成熟的经验,能够比较快速地作出判断;新一代修理工接受了系统的新设备理论学习,但缺乏经验。两代工人在工作中互相学习、不断成长。

  引进专业化人才,不仅体现在修理岗位。环卫队伍中,一些人担任“信息化管理员”,坐在大屏后指挥调度车辆;一些人成为带领自动驾驶智能清扫车作业的“安全员”,维护新设备;还有一些人负责指挥调度垃圾分类。“以智能清扫车为例,我们将积极促进环卫工人学习,晋升为智能终端设备操作员,甚至实现区域内一人操作多台终端设备,发挥人才作用,提升作业效率。”锡山区城管局环卫科副科长朱建若说。

  探索更优待遇,提高职业荣誉感

  “虽然这些年我们招了不少优秀人才,但人才队伍还是有不小缺口。”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新一代环卫工人不再是一人一扫帚即可。一方面,机械化、智能化的进阶对环卫工人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不少优秀人才不愿意进入环卫队伍。

  待遇是硬标准。朱建若表示,无法否认的是,技术岗位相较于一些企业待遇确实不具吸引力,相关管理公司正探索如何提高技术工种的待遇。无锡有硬要求,如普通作业员的待遇不得低于无锡最低工资标准的110%。不少环卫公司也会给一线作业工和退休返聘人员相应保障,如购买雇主险、意外险等。

  “我是‘环三代’,家里不少长辈都做过环卫工人,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所以决定加入这个队伍。但不少同龄的朋友更愿意去做外卖小哥等,在收入相似的情况下,时间更自由。”纪鑫华说。在待遇相似的情况下,提高环卫工人的职业荣誉感,则是有效吸纳人才的措施之一。

  “但环卫工人不像其他岗位以评职称等方式激励提升技能。”上述负责人表示。市城管局正探索更多手段、更丰富方式,提升环卫工人的职业荣誉感。如,近日举行的2022年无锡市环卫行业道路机械化清扫职业技能竞赛中,我市对获奖选手分别颁发“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无锡市五一创新能手”等证书,不断提高这份工作的获得感。同时,评选“无锡好人”等市级荣誉时,也在环卫队伍中仔细遴选。

  (崔欣润、见习记者 彭歆玥)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