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1年专题 > 聚焦党代会 > 特别报道 > 正文

必答题:科技创新高地 攻关突破“关键变量”要成“最大增量”

2021

09/26

08:44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编者按

  时代风起,太湖潮涌。昨天,中国共产党无锡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开启了“走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前列、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崭新篇章”的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无锡乘势而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令人憧憬的现代化幸福美好图景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这是一幅富裕富足的画卷、一幅自信自强的画卷、一幅宜居宜业的画卷、一幅和谐和睦的画卷、一幅普及普惠的画卷。

  26日、27日两天,无锡日报将推出党代会系列特别报道,展现全市上下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赶考、敢破难题的实践,让画卷一步步变为现实,推动无锡现代化建设成为全省全国率先中的率先、前列中的前列,书写新时代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进一步发挥产业科技创新优势,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要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一百年不动摇”的信念和毅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摘自党代会报告

  科技创新是引领无锡发展的最核心密码。奋力推动现代化建设走在最前列,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开创无锡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十个“进一步”。打头第一个就是“进一步发挥产业科技创新优势”,其引领地位不言而喻。

  过去五年,科技与产业的高度融合成为无锡的最显著特征。今后五年,科技供给能力要大幅提升,太湖湾科创带成为长三角原始创新高地和“高精尖特”产业重要承载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标准。目标已定,以“一百年不动摇”的信念和毅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的信号,发散到党代会会场内外,激起阵阵回响。

  攻关高水准创新技术

  深至“奋斗者”号成功到达1万多米的海底,快似“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每秒12.54亿亿次的峰值速度,代表了国家科技实力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科技的奋勇争先和跨越发展,靠的是自立自强、矢志攻关。突破重点产业领域“卡脖子”技术,形成更多自主原创核心成果,在技术攻关的“舞台”上,企业和科研院所的“C”位无可替代。

  克服“研用脱节”等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等院所已成为地方转型升级的“创新源”。浦栋麟代表认为,加深与产业的对接,科研院所应全面深入梳理和对接国内相关产业需求,结合地方政策的引导,遴选出需集中力量攻克的领域,做“蛇打七寸”的研发,突破“卡脖子”难关。同时,企业也要配合研究院所一起,通过应用加快高精尖产品的成熟度提升,“科研院所的成果首先要向无锡的企业推广应用,形成良好的‘内循环’。”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未来五年均要实现倍增,培育一批具有极强创新力的科技领军企业。“一般来说,企业的研发重点更多侧重于工程应用性方面,前期的基础研究主要依靠科研院所,所以产学研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来自企业的田秀杰代表表示,企业最接近产品端,要结合重点需求提前储备,充分整合上下游资源,把握真正需要攻关的重点技术,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打造适宜的创新生态

  强化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需要推动重点科技项目、人才、奖金的一体化、高效化配置,构建高效能的创新生态。

  “全面深化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将更好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赵建平代表说。目前无锡正推进《无锡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设专章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系统性规定,特别是在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科研人员转化激励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胆突破。增加科创的动能,他认为,完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很重要。我市正加快推进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无锡分中心等建设,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同时策划系列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日益受到关注。“产融结合,向来是无锡金融业发展的标签,”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人表示,无锡将打造产融高地,充分发挥资本的枢纽作用和资源配置功能赋能发展。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扩大天使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释放出加大股权投资业发展的鲜明信号。股权投资业的扩容,首先要完善股权投资体系,招引不同类别的基金,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形成融资的“闭环”;致力于打造基金集聚的高地,尚贤湖基金PARK即将建成亮相。据透露,一份促进无锡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正在征求意见中,吸收上海、深圳等优秀城市的经验,无锡将通过更给力的政策,优化股权投资业发展环境,到“十四五”末,管理基金和注册基金规模分别超过4000亿元和8000亿元。

  集聚更多“高精尖缺”人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未来无锡的科技创新,尤其需要擦亮“无比爱才、锡望您来”品牌,强化“锡引力”,集聚一批全球顶尖的“高精尖缺”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经过多年的悉心培育,太湖人才峰会、“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已颇具影响力。江南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殷宝良发现:无锡接连举办的多届科创大赛,不但宣传了城市,也引来不少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相比让人才“来得了”,他更看重的是“留得住”。

  “留住人才,强政策是第一步。”他表示,人才来锡创业,需要一套更加完善的“政策礼包”,要给到创业团队初期的“刀刃”上。此外,产业环境要做强做实,形成有益于企业成长的“土壤”,这更能够提升企业和人才留锡的黏性。

  对于加大引才力度的关注,延伸出一个服务于高层次人才的软环境建设话题。李平代表介绍说,营造更有“锡引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高层次人才“最美栖所”,无锡要持续完善博士后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的功能;同时,优化人才公共服务领域的“互联网+”电子政务平台,打造人才公共服务门户,利用大数据支撑积极探索“秒办”“秒审”,实现服务事项的快速办结。人社部门还将会同相关部门优化推进分类认定,积极参与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在项目申报、子女教育、出入境等提供更便捷的指导和服务,让更多高层次人才感受到无锡的温暖和便利。

  名词解释

  揭榜挂帅

  揭榜挂帅一般是为了解决社会中特定领域的技术难题,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我市面向生物医药企业发榜、深海技术太湖实验室面向全国博士后发榜,都取得了不错反响。

  9月24日,市科技局发布《“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指南》,围绕6个领域向社会公开征集一批难度大、创新力强的科技项目,力求在产业链关键节点有所突破。一个城市的揭榜挂帅,将紧紧围绕城市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坚持企业导向和市场导向,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不断增强发展自主性和供应链稳定性。

  科创飞地

  多形式布局市外孵化器、域外创新中心、研发基地等科创飞地,被视为“以彼之长补己短”之举。在无锡率先探索科创飞地模式的江阴高新区,至今已在上海张江、深圳、北京及西安设立了4个国内科创飞地,同时积极部署中瑞、中美、中德、中以等4个海外孵化器。成效如何?陈兴华代表抛出两个数据:引进科创项目28个、高层次人才60余人。“任何一个城市的创新资源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他认为,“科创飞地”多点开花,切实破解了城市能级、高等院校、高端人才等创新的要素瓶颈,让高新区在博采众长中为我所用。将此模式推而广之,江阴高新区筹划在成都、武汉、杭州等新一线城市新建科创飞地,酝酿成立异地孵化器全球创新联盟,让“研发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到高新区”的“逆向创新”模式蔚然成风。

  创新联合体

  创新联合体在无锡企业的实践中已有探索。在周震华代表概念中,十多年前建设的江阴高新区创业园,入驻了100多家企业,就已有创新联合体的雏形了。他认为,创新联合体是科工贸的集成,需结合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的研发技术,组建成产业研究院、创新联盟等形式,一般研发集中在短时间内需突破的“卡脖子”技术上,从而实现以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作支撑、各单位合作的综合创新体系。如何做好创新联合体,周震华认为,要共商,充分发挥政府强大的计划性、资源配备能力,和市场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当前最需要攻关的技术;应共建,确定一套成熟的组织机制让联合体能够可持续发展;需共享,联合体内单位同心合力攻关技术。

  简答题

  科技之“城”, 协同创新显担当

  党代会报告中关于“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的表述中,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太湖湾科创带之外,出现了梁溪科技城、太湖湾科创城、霞客湾科学城等“新生力量”,“一带多点”形成全市协同创新之格局。

  “南有科创带、北有科技城”的城市双核联动格局,随着梁溪科技城的出现而现端倪。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详规处负责人介绍,一条科技长廊将贯穿南北,把梁溪科技城打造成太湖长江发展轴上的重要科创锚点、充满生机活力的协同创新之脊;并且结合头部企业、小微企业等不同企业需求,设计了“总部基地、智造水廊、绿林工坊、创智小镇、湿地围院、科创峡谷”六大创新载体。他表示,以科技为支点,撬动的不光是北部科技创新上的“由弱到强”,更带动城市更新的步伐,成为无锡未来的产业新高地和城市新门户。

  霞客湾科学城,是江阴全面融入太湖湾科创带、扎实推进锡澄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扛鼎之作。“南征”战略推进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许铁军介绍,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高地是霞客湾科学城的核心定位。而且根据最新规划,设计增设的锡澄线S1霞客湾站(站名暂定)的坐落之处恰好与科学城规划的“一核、两心、四坊”中的一核重合。未来,锡澄战略平台携手,聚焦发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文旅经济、服务经济,培育原创新兴产业,将打造太湖湾科创带第一岛链。

  “科技创新是科技城建设的题中之义,”锡山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陶波说,宛山湖生态科技城位于锡山经开区东部,既可以和锡东新城同频共振,又可以带动厚桥、羊尖等地的协同发展,也是支撑环太湖湾科创走廊的重要战略节点。围绕基础科研、创新中心、高端制造等,科技城将打造5个全链条创新簇群,并以“创新单元”支撑创新簇群空间开发。“引领无锡东向融入是锡山未来使命,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则是有力抓手,”他表示,宛山湖生态科技城这座门户新城极有可能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创新策源地,长三角一流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的重要试验场。

  答卷人心声

  加大对在锡取得科研成果的奖励,需要通过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给予肯定。

  鼓励科技创新、吸引高端人才和项目,围绕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滨湖制定发布了“1+N”政策体系、升级了“滨湖之光”3.0人才政策,力度大、亮点多,比如对重特大科创项目的最高扶持比例提升至11%。

  全力打造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中最精彩的一段,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将持续加大。每年政策总盘子中将安排不少于60%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方面的奖励;加码人才团队扶持,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保留等全过程优化提升现有政策,覆盖各个梯队、各个层次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精神荣誉激励上,则继续放大“蠡湖杯”特别贡献奖激励效应,在全社会树立起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不断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企业争当发展排头兵。

  ——孙海东代表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