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6/24
09:35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3500余款违规AI产品被下架,96万余条违法信息被清理,3700余个违规账号被处置!中央网信办“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第一阶段成绩单甫一亮相,以雷霆之势彰显国家整治技术滥用乱象的坚定决心。当AI换脸诈骗让普通民众财产受损,虚假信息借由AI之手搅动社会信任,低俗内容借技术外壳污染网络空间,这把为技术立规、为发展护航的清朗利剑,正精准斩向AI发展中的“病灶”,为智能时代筑牢安全堤坝。
AI技术的狂飙突进,在带来无限可能的同时,也暴露了监管与伦理的暂时滞后。部分应用为追求流量与利益,将技术伦理抛诸脑后,利用AI换脸、拟声伪造身份、炮制虚假信息,不仅严重侵害个体肖像权、名誉权与财产权,更侵蚀着社会互信的基石,扰乱正常的网络秩序和经济活动。专项行动第一阶段正是聚焦这些痛点,直指AI技术滥用最猖獗、危害最直接的领域——AI换脸拟声侵犯公众权益、AI内容标识缺失误导公众等AI技术滥用乱象。今年4月启动专项行动以来,从北京处置有关举报26篇,到浙江各平台拦截2550万余条违规信息,再到江苏排查AI风险域名163个,一张覆盖全国、协同联动的AI治理防护网正加速织就,让违规者无所遁形。
有效的AI治理不是束缚创新的枷锁,而是为技术发展校准方向、保驾护航的导航仪——在防范风险中释放更大的创新动能。专项行动的深远意义,更在于其成功撬动了多元主体共治的生态格局。企业正从监管压力下的被动合规,转向价值认同上的主动履责。腾讯严把入口关,驳回、处置违规小程序、应用程序等570余款;微博强力清理违规教程4800余条并曝光典型案例;小红书针对医疗、金融等敏感领域强化模型训练,筑牢专业防火墙。这深刻印证:技术向善应内化为行业的基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价值底座。唯有平台将安全内化为发展自觉,中国AI产业巨轮方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审视全局,此次行动的意义早已超越阶段性成果本身。它标志着我国AI治理正从零散探索迈向系统构建的新阶段:第一阶段重拳清除表层乱象,第二阶段剑指AI造谣、低俗内容等七类深层顽疾,步步为营,层层深入。通过推动内容标识规范普及、训练数据安全管理和关键领域防护标准建立,一套融合技术创新与制度优势的治理新范式正在形成。这不仅是净化当下网络环境的必要之举,更是为智能时代的全球数字文明立规矩、树标杆的前瞻布局。
清朗行动,剑指沉疴,疗效初显。其更深远的愿景,是构建一个规则明晰、安全可控、值得信赖的AI发展生态。当技术的星辰大海有了规则的灯塔引航,其光芒才能真正普惠人间,照亮一个既充满创新活力又清朗有序的数字未来。(赵欣怡)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