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以金融创新之笔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2025

06/20

09:45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城,迎来新的历史坐标。6月18日至19日,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论坛以“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金融精英,探讨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如何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并运用新机制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本次论坛不仅释放了一系列重磅政策信号,更勾勒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清晰路径,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以金融创新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金融开放步伐不仅未放缓,反而加速推进。论坛上,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等八项金融开放举措,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使其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其中,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的研究推进,将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增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市场深度。

  中央金融委员会近日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以“八个坚持”为根本遵循,以“五篇大文章”为实践路径,为上海这座东方金融明珠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这不仅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更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关键抉择。鼓励上海在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先行先试,支持外资机构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特别是在消费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和财富管理五大领域,强化了上海作为全球金融开放“试验田”的地位,也为国际资本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机遇。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金融则是科技创新的“血液”。论坛上,科创板推出的设立科创成长层、扩大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适用范围等“1+6”改革措施,将更精准地服务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同时,证监会将优化并购重组机制,畅通私募股权基金“募投管退”循环,推动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体系完善。

  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下,绿色金融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预计2030年碳达峰资金需求将超25万亿元,外资机构可深度参与ESG投资、气候风险管理等领域。此外,上海正积极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推动绿色债券、碳金融衍生品等创新产品发展,助力中国低碳转型,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在全球经济变局中,中国将继续以开放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无论是人民币国际化、科技金融创新,还是绿色金融发展,中国都在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推动建立更加包容、公平的国际金融体系。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不仅是资本汇聚之地,更是规则制定者、创新策源地和风险管理者。随着更多开放政策的落地,中国金融业将在支持实体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稳定性和新动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进入“功能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当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当制度创新持续突破开放边界,当中国文化智慧融入金融治理,这座东方金融枢纽必将为世界提供新的文明范式。(钧屹平)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