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6/10
09:35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25年6月10日是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去年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把每年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以提升人们对文明多样性价值的认识,促进对话、相互尊重和全球团结,推动建设更加和谐、相互联结的世界、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文明因多样而多彩,因交流而丰富,因互鉴而发展。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不同的历史和国情,不同的民族和习俗,孕育出多元灿烂的文明,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百花园。这些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无论是非洲文明还是拉美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都值得被尊重、被欣赏、被传承。
文明对话,是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从汨罗江到德国美因河,不同国家的人们在龙舟竞渡中体验文明交融的魅力;此时此刻,中乌联合考古队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流域,一同发掘千年古城尘封的历史记忆;来自希腊、墨西哥等国的珍贵文物正与中国各地观众见面,展现世界文明的绚丽多姿。一幅幅文明对话的生动图景在中国与世界各地渐次铺展,播撒下更多友谊的种子。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前夕,全球联动的庆祝活动将这份“奔赴”推向高潮。5月25日,加拿大多伦多北美动漫节上,举办“对话·知音”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流行元素;5月30日,罗马尼亚“对话·知音——用音乐与世界对话”中国古筝音乐会上,以音会友,共同奏响文明交融乐章;6月5日,缅甸仰光庆祝中缅建交75周年暨“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中,泼水节的水花与端午香囊的药香相遇,绘就“邻居般亲近”的文明交流图景……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热烈举行,成为不同文明之间沟通与交流的生动注脚。
作为文明对话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中国始终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将文明互鉴融入全球治理的生动实践。从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启动“文化丝路”计划,到中阿合作论坛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从“2024·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到“金砖国家文明对话”系列活动,从建设“一带一路”,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项项扎实行动让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有了更多落脚点,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明对话为各国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坚实的人文基础,让全球团结的力量愈发强大。
在更广阔的维度上,中国正以多元载体搭建文明互鉴之桥:良渚古城遗址与雅典卫城的“世界遗产对话”,让“何以文明”的追问跨越时空;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会,成为各国青年分享生活、碰撞思想的“文明派对”;《哪吒之魔童闹海》《黑神话:悟空》等文化产品“出海”,让中国神话的浪漫想象与世界观众的情感共鸣同频共振;实施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旅游举措,举办中外旅游年、文化节、青年艺术节等,让文明在交流中扎根,于互鉴中开花,让中外文明相互交融、彼此促进,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的相遇从不止于“观赏”,更在于“生长”;文明的魅力不仅在于“各美其美”,更在于“美美与共”。在“文明对话国际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与世界不同文明互通互鉴,携手前行,让人类文明之花更绚丽绽放,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更光明可期。(张恒)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