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6/06
14:10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近日,在第十四届江苏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创作活动中,无锡市天一第三实验小学的原创心理微电影《答案》荣获特等奖。该剧由学校青年教师周洁、张辉等创作,众多师生共同参与拍摄,展现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优秀成果。
关注学生标签化心理问题
剧中,主人公小宇是一位被贴上“调皮捣蛋”标签的学生。某天,班主任张老师因不明原因被调走,同学们纷纷将矛头指向小宇,认为是他导致张老师离开。面对同学们的误解,小宇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内心满是愧疚与痛苦。最终,在张老师、心理老师和校家社协同支持下,小宇重新认识了自我,获得了成长。
“这部剧是由真实案例改编的,学校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发现部分学生因被贴上‘问题生’的标签而产生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希望通过心理剧这种生动、直观的形式,将这些问题展现出来,引起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该剧编剧之一、骨干班主任张辉说。
《答案》在心理辅导环节的设计上别具匠心。学校淡化了传统心理咨询的严肃氛围,构建了一个“伙伴关爱员发现问题—班主任转介—心理老师共情引导”的闭环。心理老师通过分析小宇的“心情晴雨表”,引导小宇觉察情绪、梳理认知,帮助他在安全的环境中自主完成心理重构。
“参演这部剧让我收获了很多,在排练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更加理解那些被误解的同学。”在剧中扮演主人公小宇的学生秦其选说。
“润心”行动为成长注入力量
该剧的成功与学校长期推进的“润心”行动密切相关。学校创新性地开展了“润心·光影课程”项目,将电影中的积极元素与润心育人有机结合,编写了校本教材。学校心理老师会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通过电影赏析、角色模拟、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趣味中获得心灵滋养。德育副校长尤立忠介绍,该项目以“润心微电影创作”“光影里的思政课”“亲子幸福影院课程”为核心内容,旨在全方位培养学生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为他们的成长注入自信力量。
围绕“润心”行动,学校扎实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在剧中,班主任的包容、心理老师的专业、接班老师的信任、同学的鼓励以及父母的关注,共同构成了小宇心理蜕变的生态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需要教育者、同伴、家庭共同构建‘支持性网络’。”学校心理老师周洁表示。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肯定,更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学校德育主任尤钰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类似的心理剧创作,深化‘润心’行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润心·光影课程’项目,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德育活动等有机融合,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谭艺琳)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