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无名之辈》火爆出圈 多场次、轻体量的演出模式革新观演生态

2025

03/13

06:51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近日,现代舞剧《无名之辈》火爆出圈,正式拉开了无锡春季演出的序幕。昨日(3月12日),记者获悉,由于观众反响热烈,主办方紧急加场,定于4月10日、11日的演出,开票仅一天便再次售罄。这部“全男班”现代舞剧不仅成了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更彰显了中小型特色演出市场的崛起。城市多场次、轻体量的演出模式正在悄然改变传统的观演生态,“小而美”的舞台风正席卷而来。

  演出市场灵活性显著提升

  3月9日,《无名之辈》在无锡的首演便掀起了“现象级”的追捧热潮。这部现代舞剧,以“沉浸式互动+力量美学”精准地击中了观众的痛点。演出结束后,无锡的观众们意犹未尽,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陆续涌现出大量观众自发拍摄的演出视频,不少网友呼吁增加演出场次。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总经理陆伟东坦言:“预料到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原定单场演出因票务系统崩溃,4月的加场票同样迅速售罄。

  《无名之辈》的火爆,成功点燃了无锡春季演出市场的第一把火,各类精品演出如雨后春笋般轮番上演。3月14日的老狼剧院演唱会同样“开票即售罄”,无锡大剧院票务部经理张薇薇表示:“歌手演唱会以往一般会选择大型场馆,而老狼团队这次选择放在剧院,正是顺应了市场的变化。大型演唱会投入大、成本高,过万的座位常常难以坐满。而在剧院里更容易售罄,成本投入也相对较低,舞美设计、道具物料等相较于大型场馆更为简单。可以说,老狼这种剧院演出模式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如果反响好,还能继续增加场次。”

  中小型剧目成为市场主力军

  “以前只追精品大剧,现在更喜欢有趣、有特点的剧目!”00后观众小林的话反映了市场的变化。2025年,无锡全年演出超过300场,中小型剧目占比超过70%,脱口秀、沉浸式话剧、互动舞剧成为主力军。5月,脱口秀演员小鹿的专场演出未演先火,马伯庸IP话剧《长安十二时辰》开票即售出50%的票,何赛飞主演的《日出》因“情怀杀”而预定加场。

  这类演出爆火的底层逻辑,是年轻人对“轻负担、强互动”体验的刚性需求。业内人士指出,中小型剧目成本低、宣发快,一场舞美投入不到百万,靠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精准投放就能撬动票房。以《无名之辈》为例,其“沉浸式舞台”打破了传统的观演边界,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舞者的肌肉震颤与呼吸节奏,这种“五感暴击”的体验被网友戏称为“多巴胺喷射现场”。观众王女士说:“我平时就喜欢看一些小剧场的演出,价格不贵,而且形式新颖,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像《无名之辈》这种有创新的演出,真的太棒了。”

  剧目一年来一次无锡更健康

  尽管“加场模式”风头正劲,但无锡市场仍持谨慎态度。张薇薇直言:“盲目加场可能会损害口碑。2022年《只此青绿》第一次来无锡,先开了两场,票瞬间售罄,又加开了两场,同样卖光了。可是加到第五、六场时,售票速度明显放缓,最后还有余票,这说明观众更喜欢‘限量款’。”数据显示,无锡观众偏爱“网红型剧目”——《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楼梦》《咏春》等顶流舞剧即便巡演多年,仍能靠“二刷三刷党”撑起票房;而新剧目则需要先靠社交平台“种草”,待口碑发酵后再加场。

  张薇薇表示,精品剧目一年来一次无锡比较健康,传统大剧靠“一年一刷”来维持其稀缺性。正如网友调侃:“在无锡,看剧和抢鞋一个逻辑——不是最火的我不抢!”面对这种情况,陆伟东认为:“剧场必须‘造浪’而非‘跟风’,要用艺术普及打破圈层,让观众从‘凑热闹’变成‘真热爱’。”

  (晚报记者 璎珞)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