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12
13:24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清晨的贡湖湾湿地公园,薄雾轻笼太湖水面。家住附近68岁的周阿婆在晨练,不时用软糯无锡话和相熟的“老姐妹”打招呼。不远处,年轻人小陈戴着耳机,沿着彩虹步道悠然慢跑,尽情呼吸着空气中满溢的清新,浑身透着蓬勃的活力。这幅“人在景中行”的画面,正是无锡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的最新注脚。
城市公园:多元功能交织,生态、社交、文化共繁荣
城市公园堪称城市“绿肺”,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重要功能,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内部植被还能调节气温,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为城市居民营造出更为舒适的微气候环境。据市市政和园林局数据显示,2024年,市区新增绿地面积达251公顷,新建城市绿道36.2公里,新建公园游园68个,全年完成80多条重点道路、总面积超过71万平方米的籽播和宿根花卉应用,高标准完成省政府为民办实事9个“乐享园林”项目建设……
周末,李女士带着女儿来到金匮公园。园内草木葱茏,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孩子在沙坑里玩得不亦乐乎,很快,一座座别具一格的“城堡”在其手中初见端倪,不远处的大草坪上,五彩帐篷星罗棋布。不少家庭围坐帐篷前,共享美食,欢声笑语不断;孩童们在草坪上嬉笑追逐,玩得忘乎所以。李女士告诉记者:“这儿特别适合亲子放松,孩子可以与丰富多样的植物亲密接触,轻松将自然知识收入囊中,是开展自然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理想场所。”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金匮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不同年龄、背景的市民积极参与体育、文化表演、亲子游戏等活动,互动频繁,在交流中增进情谊。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无锡人对公园有着特殊情感寄托。从民国时期公花园的“城市客厅”,到如今星罗棋布的社区口袋公园,这些绿色空间承载着代际记忆。众多城市公园亦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借由景观设计与建筑元素,传承、弘扬当地文化传统。像锡惠公园留存着惠山古镇、天下第二泉等古迹,江尖公园有见证古运河商贸的遗址,崇安寺公花园内藏有“洗砚古池”等遗迹。它们或是保留古老建筑,或是设置文化雕塑,或是延续传统园林风格,无一不是城市文化记忆的关键载体。
城市公园景观:花园城市建设的“助推器”
优质城市公园景观是花园城市建设的关键支撑,在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及优化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政协委员李重元建议,公园设计应兼顾生态与人的需求,既要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用本地植物为野生动植物营造栖息地,也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配备相应设施与活动区域。同时,公园设计要突出景观、功能和空间的多样性,融入文化特色,展现城市底蕴,建设管理遵循可持续原则,借助环保材料技术及雨水收集系统,推动公园长期发展。
在无锡花园城市建设进程中,贡湖湾湿地公园熠熠生辉。公园内绿地广袤、水域清澈,植物丰富、动物繁多,共同构筑起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水鸟湖面嬉闹,花草风中轻摇,绘就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作为优秀的城市公园景观,它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绝佳场所。公园内精心铺设的步道和休憩设施,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休闲时光。”李重元提到,贡湖湾湿地公园也对改善无锡生态环境成效显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极大缓解城市环境压力,并融入无锡地域特色,传承展现水乡文化,既是迷人景观,也是城市文化的生动载体。
未来城市发展与城市公园景观的规划与建设密不可分。李重元表示,要遵循科学设计原则,汲取成功案例经验,融合科技创新与文化特色,打造更多高品质、多功能且极具魅力的城市公园景观,助力实现花园城市的美好愿景。“未来城市公园景观将大力引入智能元素,借智能照明、灌溉及环境监测设备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其功能也将大幅拓展,涵盖应急避难、城市农业等,实现空间高效利用,还会着重生态修复与韧性建设,提升应对环境挑战的能力。”他说。(吴美玲)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