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处暑之际阴阳替,人文养生韵自起

2024

08/22

09:26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处暑,作为农历七月的中气,不仅标志着暑气的消退,更预示着自然界的又一次轮回更迭。这不仅是一个节气的更迭,也是自然界阴阳交替、万物更新的微妙节点,同时还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深厚的民俗传统,更蕴含着顺应天时、调养身心的生活智慧。

  阴阳交织,万物更新,是处暑的自然之韵。处暑之名,寓暑气之退伏,阴阳之交替。《月令七十二候解》中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阳气炽热而催熟万物后自然退位,阴气开始弥漫,秋风渐肃。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气温的简单变化,更是自然界阴阳平衡、生生不息的体现。处暑三候,鹰祭鸟、天地肃清、禾谷成熟,皆自然之韵律,生命之彰显。鹰击长空,祭鸟以敬天地,其冷酷搏杀之姿,实则是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遵循;天地肃清,秋意渐浓,万物开始收敛,准备迎接冬日的沉寂;禾谷成熟,金黄满地,是大地对辛勤耕耘者的最好回馈。每一候,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沉醉于自然之境的神圣与庄严。而处暑时节的秋云、秋水、秋声,更是将这一节气的自然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秋云轻薄,如纱如缕,轻轻拂过天际;秋水共长天一色,清澈透明,仿佛能洗净人间的所有尘埃;暑气渐消,凉意初起,万物开始进入受收敛状态。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魅力。

  诗意盎然,祭祖祈福,是处暑的人文情怀。处暑之时,不仅自然景色美不胜收,更激发了文人墨客的无限遐想。他们以诗寄情,将处暑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苏轼的“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道出了处暑时节天气转凉的惬意;王之道的“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则描绘了处暑时节农田的丰收景象。这些诗句之中,流露出对季节变换的细腻感知与对生活的深深热爱。此外,处暑之民俗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食鸭以庆丰收,放河灯以祭祖祈福,开渔节以迎海鲜之盛。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承载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顺应天时,调养身心,是处暑的养生之道。处暑之后,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亦随之进入生理休整之阶段。此时养生之道在于顺应天时、调整作息与饮食以缓解“秋乏”并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是恢复体力、提高精神状态的关键;饮食清淡、多食用应季蔬果则能补充营养、润燥去火;而适当的户外活动如快走、登山等则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并享受秋日美景。于秋日之中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实乃身心和谐之佳选。此时不妨放慢脚步、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祥和。让心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真正的放松与滋养。

  处暑之时,自然之韵、人文情怀与养生之道交织在一起共同编织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人们感受着处暑的独特魅力并享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于夏衣临晓薄、秋意渐盈怀之中品味诗意盎然之处暑时节;于丰收之景、祭祖之俗中体会深厚之人文情怀;于顺应天时、调养身心之中领悟养生之道。如此,方能真正领略处暑之美,享受生活的真谛。(陈震洋)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