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4/01
09:04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近日,民航局举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下一阶段发展低空经济的重点任务。从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低空经济”并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列,再到今年两会期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并将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2024年也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商业化元年。
低空经济是一种综合经济形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它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
发展低空经济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3年底,国内现有实名登记的无人驾驶航空器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加32.2%,持无人机操控员执照19.4万人。数据显示,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发展迅速,其服务范围已经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延伸拓展“低空+应用”“低空+服务”产业链,可以把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等联系在一起,甚至无人机物流配送业务已延伸到城市商圈与社区。
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将推动创新发展。低空经济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涉及航空制造、无人机技术、航空物流等多个创新领域,从农业植保到电力巡检,从物流配送到旅游观光,从环境监测到应急救援,低空经济赋能千行百业。当前,我国民用无人机已在农林牧渔和娱乐航拍领域率先实现行业应用。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将实现以智慧空中出行为代表的综合立体交通和低空融合飞行,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
低空飞行是低空经济的核心产业。低空经济的发展也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2023年,工信部等四部委提出《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到2035年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截至2023年末,全国注册通航企业690家,运营航空器2900架,月均飞行11.4万小时,分别是2015年的2.5倍、1.5倍和1.8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新赛道上不能掉队”。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待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之“进”,拓展产业创新之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才能为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奋力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激发“低空经济”澎湃动能!(高丹)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