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吴地习俗 > 正文

做个快活的农夫吧

2023

04/18

10:47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 秋声 文 |

  “周末咱们去挑荠菜吧!”闷在家里太久了,初春临近周末时,唐老师和我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起。

  挑荠菜,当然要去桃园。唐老师觊觎她小姨夫位于洛社林庄的桃园里的荠菜,已经很久了。出于礼貌,我们在周五晚上给小姨夫打了电话,一方面是提前预约,另一方面也是顺便了解一下荠菜的长势。

  “来嘛,荠菜有的是,可以用卡车拉!”小姨夫爽朗地回答,话语间显得颇为自豪,是他一贯的风格。

  果然,林庄那块不大的桃园里,绿草繁茂,弯下腰随便扫一眼,眼前成片成片的全是荠菜,与我们往年在菜地里东一棵西一棵地到处找,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肥美个大的荠菜实在太招人喜爱了,随便拿镰刀贴地皮一割,三五朵荠菜就起身了,荠菜大得跟菠菜一个样。挑这样的荠菜真是一种幸福的享受,蹲在那里简直舍不得直起腰。一会儿工夫,小半个苗篮就装上了。

  “还是树上的空气好些,地上这味儿真够冲鼻子的。”蹲久了,好不容易扶着桃树立起来,捶捶酸麻的双腿,舒展一下僵硬的腰背,我不由感慨。

  “不,地上的味儿是香的,粪香!”哈哈哈,唐老师又拿我很久前写的《粪香》一文,和我开玩笑了。

  “为了能长出好桃,我可是专门买了鹌鹑鸟粪,一袋要好几十块呢,还只能壅两棵。”小姨夫说起这金贵的粪,似乎颇有些肉痛。“不过,有了这肥打底,今年的水蜜桃一定会比去年的好。”

  在我印象中,小姨夫一直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形象。每次红光满面出场时,头发都梳得一丝不苟,西装一定会打着领带,脚上的皮鞋也始终擦得锃亮。最有范儿的是,他还会在西裤上装上两根吊带背在肩上,配上矮矮的个子和微微凸出的将军肚,分明就是一名港商的模样。

  “外甥,你讨媳妇辰光,我加送一把美元!”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姨夫从俄罗斯做生意回来参加我家小姑娘满月酒时,除了另外加送了二十美元,同时还豪气干云地对即将结婚的我的小舅子说。

  一把美元后来送没送,没必要弄清楚。在商海沉浮数十年,且在年近七十的时候,小姨夫居然不再做生意,弃商务农,半路出家和亲家公两人结伴一起做了桃农,实在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做桃农,侍弄这两百来棵桃树,他们行吗?

  果不其然,这些六七年树龄的桃树结的果子,去年送到我家来时,大多皱皱巴巴,个头比市场上的小多了。

  “卖相不好吃相好。”小姨夫一点儿也不气馁。确实,这桃还是蛮甜的。

  由于经验不足,种出来的水蜜桃卖的少送的多,这两年只有投入没啥产出。灌溉设备要买,除草设施要添,样样都要用钱,但他们却毫不在意。两位古稀老人,几乎一天到晚都在田里,除草、剪枝、施肥、浇水……桃树间隙,他们还种了蔬菜,搭棚养了鸡鸭。为了方便,还在地头修两间简易的小房子,一来给农具找个放处,二来渴了累了有个地方歇歇脚。

  桃园里的小姨夫,已经是十足的老农民形象,头发不再顺溜,身上的衣服也沾了星星点点的泥。只有脱了棉袄时露出来的两根背带,还能看出他曾经作为商人的一些痕迹。

  “主要是解解厌气。”小姨夫说。其实我很理解,他们这一代人是闲不住的。“种了桃以后,新冠都不找我们。”确实是,现在的小姨夫面色更加红润,一年到头百病不生。去年底许许多多人都在“哀嚎”阳了的时候,小姨夫他们愣是一点事也没有,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很神奇。

  “等我们退休了,就去做一对快活的农夫吧。”望着越活越年轻的小姨夫,我和唐老师再次心有灵犀地想到了一起。

  有一块小小的桃园,有一两个有趣的老友,有一群四处觅食的鸡鸭,这样的生活与其说是劳动,不如说是隐居,是另一种高端的养老方式。如果真能实现,必定会羡煞一众人也。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