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潮头条 > 正文

向春而行,这场全局性大会凸显了一股“势”

2023

03/05

10:11

来源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图片

  ◎高琼玲、崔欣润/撰稿

  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大会

  无锡市产业强市高质量发展大会

  ……

  进入春天的无锡

  用一场场主题鲜明的大会

  展现出澎湃的生机和活力

  3月2日

  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这场时隔五年

  再次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

  全局性大会

  在科创的赛道

  彰显无锡面向未来蓄力的势

图片

  2023版“科创春耕图”以快进模式展开。

  这幅“春耕图”里,从市到区,乃至镇街、开发区,都有精彩落笔:

  ★2月中下旬,无锡代表团赴大湾区开展以“双湾融合·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科创、人才等要素为重点,实现深层次、宽领域对接;

  ★春节后,无锡高新区欧洲科技经贸代表团以科创为主攻点,前往3国10城与高科技企业、高水平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

  ★2月中旬,江阴临港开发区举行科创项目集中投产、授信、揭牌仪式……

图片

  无论是跨越山海的携手,还是落地生长的美好,都折射出科创之势日盛。

  数字可佐证:2022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8%、有望连续十年位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升至50.4%。

  背后是城市大抓科技、聚力创新的信心与决心:科技创新是引领无锡发展的最核心密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育主体、建载体、攻技术、聚资源、优生态方面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图片

  敢于投入

  让企业有信心大胆行走在创新路上

  产业与科技高度融合是无锡的最显著特征。成就“最大增量”,需要企业发挥更多的创新动能。

图片

  不妨把无锡的企业研究院作为“切面”进行观察。

  “研发方面的投入持续在增长。”吴小林是兴澄特钢研究院副院长、棒材研究所所长。从1998年至今一直从事研发工作的他,对于所在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感受清晰,主要是一句话、一个会。

  这句话是“特钢是科技炼成的。”而一个会是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举行的科技大会,“对取得突破、贡献突出的人进行表彰,很有荣誉感、很有凝聚力。”兴澄特钢研究院成立近20年,如今已和国际国内知名科研院所、机构及下游行业顶尖客户形成密切合作,曾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图片

  “中科微至能够在短短数年间落地、生根、成长、上市,离不开优渥的创新土壤,无锡市相关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充沛的创新资源。”

  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10月锡山开发区、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与企业共同签订了三方协议,共建“智能物流装备与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政府牵头为企业创新、资源集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会将创新这条路走到底。”这家血液里印刻着创新基因的企业表示,将继续做深做强工业视觉产品,并布局电动滚筒全产业链,以智能物流核心产品为基础,将创新的触角延伸至智慧仓储、新能源、机场等多个领域。

图片

  “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

  此次采访的企业、板块、职能部门相关人士和科技工作者都谈到了一个“敢”字:科创就是要“敢”,企业发展总会面临一些挑战,但还是把持续的科技创新作为必然选择。

  有位企业家说,在平稳前行的时段,用科技创新去探寻新的空间和可能,在遭遇不确定性的时段,更要用科技创新去锚定确定性,“看准了敢投入,是信心也是必备的能力。”

  “敢”的信心也有支撑力。

  从市科技局获悉,2022年我市健全分层次、梯度式培育体系,推动全市创新型企业集群规模持续壮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活力持续激发。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首次突破万家、达到10651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46家。此外,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各项科技惠企政策,全市11275家(次)企业享受科技税收减免180.9亿元。

图片

  敢为人先

  让更多零的突破、原创技术在这里发生

  无锡已进入科技引领发展的阶段。2022年度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最近出炉,无锡提升1位,排名全国第12位。无锡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升至全国第18位,创近年来最好水平。这些榜单是城市创新力的比拼,而在未来,原创力、科创载体,将成为城市间的重要比拼项目。

图片

  城市的创新能力,在布局中提升。

  ★一个增长有力的数据——我市围绕“465”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需求,承担国家和省科技项目超260项、到位上级资金17.98亿元、同比增长108%。

  ★一批创新突破意义重大——“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09项中,持续突破了呼吸机传感器芯片等一批关键技术瓶颈。

  ★更有剑指前沿的重磅——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国家超算无锡中心等代表的战略科技力量正不断强化;与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分别共建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无锡分室、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分别成为我市主动布局引入的第一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个高校未来技术学院院地合作实体机构。

  零的突破、颠覆性、前沿、原创被期待不断发生:

  ★就在最近,无锡杰西医药的原创新药荣获2022年度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项目;

  ★无锡两家企业4个特医食品品种顺利通过核查,实现全市特医食品注册获评“零的突破”。

图片

  科创的灵感火花,在托举中绽放。

  近几年来,我市强化科创载体建设,一体推进“一带多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科创孵化链条建设。

  全市建设推进的重大科创载体项目共计105个,启动运营科创载体49个,新增功能完备的科创载体面积达到238.8万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载体都推出创新之举,力争“让每一个科技创意,在这里变成现实”。

  技术的创新突破,在转化中照进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成为无锡科技历史上最快时期。

  3年累计争取37个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立项,项目资金4.86亿元,分别位居全省第二和第三;78个项目获国家、省科技奖励,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

图片

  下大手笔

  让每一个创新创造的人都能大显身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成就“最大增量”,需要充分发挥好三个“第一”的能量。

图片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副院长王立成表示,近年来有两件事让他印象深刻。

  ★一是在科技创新布局上的大手笔,他关注到了无锡在关键技术、科创载体上的布局蓝图;

  ★二是创新资源集聚上的大手笔,比如丁汉院士团队被认定为创新顶尖人才团队,获得1亿元顶格支持,“这个在全国科技界都有影响,国外的师兄弟也专门来问。”创新的“吸引力”正在升级:2022年“太湖人才计划”新认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270个,同比增长30.4%。

  创新资源的集聚力,在朋友圈的扩容中升级。

  作为全国首个与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全面合作的城市,蓝图正变为现实: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锡山实践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来技术学院江阴创新基地等已揭牌成立,新的合作项目将陆续出炉。

  ★举办无锡(北京)科技合作洽谈会,74个战略合作及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到202.34亿元,目前已落地项目39个;对接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端创新资源,香港科技大学锡港协同创新中心、香港城市大学(无锡)创新科技中心等成立。

图片

  创新资源的集聚力,在政策体系的完善中升级。

  去年2月1日,《无锡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行至年底,《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政策意见》等科技创新体系“1+4”政策文件出台,形成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整体性制度设计。

  与此同时,创新生态的优化得到各方力撑,其中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更加紧密。根据科技部创投年度统计,全市创投机构管理基金规模达到372亿元、同比增长39.2%。

  资源的集聚力指向的是创新生态的优化,旨在让每一个创新创造的人都能在这座城市里大显身手、收获精彩。

图片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