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战绩彪炳的无锡射击队如何养成?百来个人里最多能挑中不到30个

2022

12/16

10:26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砰砰砰砰砰砰……”走进无锡射击馆,一阵阵枪声在回荡,对于王牌射击教练冯新网来说,这是年轻的声音,更是希望的声音。临近年底,是射击队引入新鲜血液的日子,昨天上午,150位初中生一字排开,正接受教练们的考核,冯新网说:“考核分多项,会有一个周期,孩子们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按照以往的经验,百来个人里最多也就能挑中不到30个。”

  好苗子必须过五关斩六将

  在今年省运会上,无锡射击队表现十分亮眼,20块金牌、21块银牌、16块铜牌,是无锡参与项目中成绩最好的。射击是一项考验心态的运动项目,那么,挑选射击运动员究竟怎么选?

  据了解,今年省运会射击比赛采用新规后,对于射击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冯新网表示,就算是在资格赛中排名第一的选手,也不一定能进入最终的金牌争夺。“因为在资格赛前的积分会全部清零,这意味着最后争夺金牌时,大家又在同一起跑线了,这时,运动员压力是非常大的,更容易有失误。”所以,在挑选新苗子的时候,除了考验教练的独到眼光外,通过九孔仪技术设备测试稳定性、垒弹壳这样的游戏来看协调配合以及视力的测试,均是针对性的筛选手段。“视力测试就要淘汰三分之一,稳定性测试也会淘汰很多人,因为力量是可以后期提高的,但稳定性属于神经性系统,是天生的。比赛的时候,一紧张稳定性就很差,那肯定不行。”冯新网说。

  孩子是否有射击的天赋、是否是个好苗子,教练们的眼睛能初步看出来。例如,小孩子的性格太暴躁、过于活泼,一般是不太适宜练射击的。挑选射击的“苗子”,稳定性和协调性以及心理素质都非常重要。“射击运动员都会给人留下稳重、严肃的印象,主要是因为射击运动员必须稳定性好,心理素质好,技术动作、情绪起伏不能大。”冯新网说。

  别看运动员射击的地方在室内,而靶位几乎全部在室外,步枪运动员在训练比赛时身着射击专用服装,看上去格外帅气,不过很少人知道,他们这身装备有十几斤重,夏天烈日当空高温难耐,他们依然要身穿射击服进行训练,尤为难熬。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下文简称无锡体校)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谢军告诉记者,现在射击比赛一般分为甲乙丙三个组别,甲组是16、17岁,乙组是14、15岁,丙组是14岁以下的组别,年龄层相差很小,在挑选运动员时也会选择13岁左右的孩子,“太小了枪拿不动,一把枪都要十多斤,而且射击还是智慧型的运动,年龄太小不理解,也容易练伤。”

  本土射击运动员占比很高

  在体育竞技运动中,射击项目运动寿命比较长,所以相比起其他运动项目,射击队伍中本土成长起来的运动员很多。目前,无锡体校任职的15位教练和注册在本土的130多位运动员,无锡籍的达到40%。无锡射击队是一支老牌的射击运动强队,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不管是个人赛还是团体赛,均表现亮眼、成绩突出,称得上是一支战绩彪炳的“王者之师”。已经转到行政岗位上的汪浩,曾是无锡射击队最红的教练,在30多年的教练生涯里,他带出了一批猛将,获奖无数,如丁峰、袁静、蒋科律三位奥运选手均是土生土长、由无锡培养输送的本土队员。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丁峰顶着首战奥运、规则改变等巨大压力,在男子25米手枪速射比赛中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铜牌。这是无锡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重大突破,当时创造了中国射击队在该项目上的奥运会最好成绩。从职业运动员到无锡体校教练,丁峰一直感恩无锡的培养,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继续在无锡当射击教练的原因。在这一年,国际射联2011年年终官方统计结果揭晓。在这张名单上,中国射击队收获颇丰,共有15人进入国际射联前十名大名单,无锡籍运动员吴潇、丁峰、袁静、万翔燕等4人跻身前十名大名单。

  随后,胡皓喆勇夺世界杯男子25米手枪速射金牌;朱豪杰在第五十二届世界射击锦标赛摘金,破2项世界青年纪录;2022年世界射击锦标赛上,杨柳与王仕文、刘阳攀配合,以17:15获得男子25米手枪速射青年组冠军,无锡培养的小将,成绩都十分亮眼。

  “当时,每到9月新生入学,我就去无锡各个学校转悠,每天都在班级里观察,与学生交流。”汪浩回忆,加强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一直是国家体育总局所强调的,也是各地期待和贯彻执行的,一个好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反应力都很重要,而这是打小就能看出来的,这也是为何各级教练员均可向各国家队、国家集训队输送体育人才的原因。(璎珞/文、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