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教育 > 正文

职业教育多样化成才路径,让更多学子升学有门就业有路

2022

08/03

10:18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661.5分录取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城职院),656.5分录取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无锡卫校)……今年我市中招录取有些不同寻常:多所职业学校出现新生中考成绩高出普高分数线数十分。这些学生“浪费”分数选择上职校,为什么?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采访。

  多所职校培养项目 投档线高于600分

  今年,能上高中却踏入职校大门的考生不是个例。

  从日前市教育局公布的2022年中招提前批次学校投档线来看,多所职业院校的培养项目投档线超过600分的普高线。以“5+2”贯通培养项目为例,无锡卫校的护理专业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投档线分别为619.5分和611分;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无锡机电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的投档线分别为607分和608.5分。普职融通班也是热门选项之一。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今年录取最高分达到了619.5分,该校普职融通班中四分之三考生分数在600分以上。

  记者从各个职业院校了解到,部分考生放弃上重点高中的机会,提前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学习。两名宜兴考生的考分折算成无锡市区分数后分别为661.5分和648.5分,被无锡城职院的音乐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录取。无锡机电高职共录取6名620分以上考生,其中最高分为635.5分。无锡卫校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展的护理“5+2”高职本科贯通培养项目热度颇高,今年的录取最高分达到656.5分。“与去年相比,护理‘5+2’项目的录取分数线、平均分、最高分以及录取学生中考段位数均有显著的提升。”无锡卫校招生就业处副主任(主持工作)赵喜林介绍。

  高分考生为何选择上职业学校?

  宜兴考生小朱今年中考发挥稳定,678.5分(折算成无锡市区分数为661.5分)在当地能上一所很不错的高中。“孩子能上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的,但我们还是在第四批次填了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考生家长余春芝说,查出中考分数后,一家人在孩子的升学问题上一度出现过分歧,“家里其他人都认为这么高的分数不上普高亏了。但我和孩子力排众议,还是选择了无锡城职院的音乐教育专业。”

  “656.5分到无锡卫校报到”的话题前不久引发锡城家长热议。主人公小苏是市区一名向往投身医疗行业的学生。她母亲蒋晶分析,女儿理科学习不强,进入高中若选择历史等科目类,大学选专业会受限,“无锡卫校的‘5+2’护理专业在家长中口碑很好,学校的管理和培养模式也符合我们的预期。”

  这些孩子放弃普高去读职校,亏不亏?采访发现,这些“浪费”分数上职校的孩子都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目标和方向明确且坚定。余春芝认为,孩子选择了适合的成长路径,中考分数再高也不存在“亏”的说法。她根据小朱的特长和学习情况发现,上高中并不是最适合她的路径。最终在家人支持下小朱明确了未来目标:专科阶段她会认真学习打好基础,再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目标是成为一名音乐教师。

  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无锡越来越多高分考生选择职业院校,是社会大众开始逐渐接受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的有力见证。”赵喜林如是说。蒋晶身边还有不少考生分数达到普高线,经过权衡后选择入读职业院校。她感叹道:“家长们的观念确实变了!”

  高分考生选择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形象在转变。

  职业院校持续提升的管理和教学水平,给家长和学生更多信心。“‘5+2’项目的学生要高质量完成学业并不轻松。除了专业课学习外,我们对该类学生的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的要求较高,合作的本科院校每年会为核心科目命题。”无锡机电高职副校长莫剑中说。

  此外,“5+2”“3+4”贯通培养等多样、通畅的升学路径以及良好的升学、就业前景,也给家长吃了定心丸。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大约1.3万名中职毕业生中超七成升学,选择就业的学生就业率达到97%。应届毕业生罗佳玲在无锡城职院音乐教育专业学习5年后升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习了2年,今年凭借强劲实力成功考入新吴区一所小学。她说,自己在城职院5年间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进入本科院校后学习游刃有余,求职期间增添了更多自信。

  无锡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副处长翁爱祥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今年5月已施行,“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有了顶层设计和法律支撑,已自上而下逐步贯彻落实,让职校学生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继续发展有基础,就业创业有优势,获得越来越多人生出彩的机会。”(陈春贤、杨涵)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