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今日看点 > 正文

江苏无锡:精塑运河生态水韵,让“黄金水带”变身“城市绿带”

2022

06/23

08:19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悠悠大运河,千年水潆涟。随着运河建设“无锡金名片”的具体样貌跃然纸上,关于运河“水”的守护路径也更加明晰。近日,《京杭大运河(含古运河)水生态环境提升专项规划》出炉。根据目标,到2023年底,京杭大运河水生态环境将力争实现“两绿、一活、一升、一降”,即岸绿、水草绿,鱼虾活,透明度提升,总磷浓度下降,努力绘就“清水映绿岸、活水兴百业、秀水绕千户、净水润万家、绿水养人心”的动人画卷,让市民群众“看得见鱼游草长,听得见蛙叫虫鸣,赏得了曲水流觞”。

  生态共富 打响“保Ⅲ增Ⅲ”攻坚战

  去年,随着无锡打响“保Ⅲ增Ⅲ”攻坚战,望亭上游国考断面水质首次达到Ⅲ类水标准,对大运河无锡段水环境提升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水质达标,关键在于控制总磷浓度。”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何永军表示,大运河水质今后要稳定达到Ⅲ类,还需啃下不少“硬骨头”。

  造成总磷成为大运河污染物“元凶”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沿线入河排放的污水厂总磷排放量大、处理能力不足、雨天管网溢流,船舶生活污水直排、支浜污染入河等。以支浜污染为例,去年12月的监测结果显示,大运河沿岸Ⅴ类、劣Ⅴ类支浜分别为12条和8条,占比达15.4%和10.3%。部分支浜周边住宅及工业企业众多,污水入河、截污槽(管)溢流等污染问题时有发生;部分支浜周边存在蔬菜产业园、农田、规模化养殖场等,养殖尾水、农田退水影响河道水质;部分闸站内水质汛期一直处于劣Ⅴ类,对河道水质影响较大。

  此外,大运河自五牧进入无锡境内后,在惠山段浊度就开始上升,透明度低、观感较差。从内源污染来看,是由于河床底泥淤积较厚,船行带来水体扰动,造成悬浮颗粒物等“二次污染”。从外源污染来看,锡澄运河的汇入导致大运河局部流速升高,高桥周边混凝土码头、施工工地较多,地表径流带来大量悬浮颗粒物且难以沉降,高桥—山北大桥段浊度达到峰值。

  滨河岸线开发强度较高,生态服务功能亟待提升,也是大运河(无锡段)面临的现实困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运河里泥鳅、草鱼、鲤鱼都还很常见,现在难觅踪影。”专家表示,大运河水域及滨岸生物多样性整体丰富度较低,沿河绿地和沿河广场的植被群落组成也较为单一,“往往绿意很浓,但并没有建立起稳定的生态系统”。

  水岸联动 “还清于河”“还绿于民”

  高总磷、高浊度的运河水如何更清更净?水中的鱼虾如何重现活蹦乱跳?围绕《规划》目标,该市将实施“净水、绿水、活水、宁水、护水”五大行动,打好治污攻坚战、生态修复战、强基扩容战、安全保卫战、治水持久战。

  其中,净水行动是“五大行动”的基础,涵盖了减少入河污染排放、严控船舶码头污染、实施流域综合整治、加强城镇污染防治等内容。6月21日,随着大运河无锡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首批分项工程签约,“绿色航运”的推进吹响了冲锋号。据透露,为强化航运污染管控,今后大运河两岸零散分布的港口码头将搬迁归并,整合建立洛社作业区等5处绿色滨河特色港区,两岸货运特别是砂石码头都要建设沉砂池,收集地表径流,望亭断面上游5公里内也将采取限流及限速措施。

  改善大运河水质,以“支浜保干流”是不二法宝。连日来,旺庄街道的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巡查辖区内香泾浜的排水口情况。整治前,这条河道沿岸环境脏乱差,水体缺乏流动性,水质状况堪忧,实施岸线清理整治、生态清淤、生态修复等举措后,如今香泾浜河容岸貌焕然一新,水质逐步改善。“我们已建立起大运河干支流统筹、上中下游统筹的治污体系”,水利部门有关人员表示,将根据大运河支浜水质及周边情况,推进支浜分类施策及综合治理,最终实现“消劣奔Ⅲ”。

  还河于民,还要还岸于民、还景于民。“绿水行动”将采取生态绿地建设、护坡生态化改造、古运河建设用地生态提升等一系列“水岸联动”“蓝绿交融”措施,重塑鱼翔浅底、百鸟欢鸣的景象。此外,科学引清控流的“活水行动”,强化动态监测的“宁水行动”,坚持铁腕执法的“护水行动”,将共同构建起更为宜居、更为亲善、更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运河体系。

  文旅融合 彰显“生态经济”价值

  生态缓冲区的建设,不仅能净化水质还美化环境,仿佛一颗颗翡翠在城市周边闪耀。位于沪蓉高速与中惠大道交叉口附近的惠山污水处理厂生态安全缓冲区就是这些“翡翠”中的一颗。记者见到,这里的污水处理之后,达标尾水经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再排入锡北运河,大大减轻大运河“负担”。

  根据《规划》,为提升水生态环境,该市拟投资85亿元实施重点工程项目11类48个。惠山污水处理厂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就是其中一个,而以其为代表的污水提质增效工程达16个项目,投资超74亿元,是所有工程中的“大头”。其他还包括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

  岸线全面覆绿、生态通道提质、水岸空间重构……明年底,通过生态廊道工程的建设,一条贯通南北运河的生态长廊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利用大运河的联通性,这条绿带上将构建起“一廊、四源、十节点”的空间布局。4个“物种库”源地分别为五牧公园、北尖公园、南尖公园、望虞公园,它们是湿地鸟类的天堂、湿地鱼类的乐园,能展现湿地净化的魅力,又集运河植物的大观。从五牧湿地到摇车湿地,由北向南如珍珠般镶嵌其中的10个重要生态节点,将成为运河水生生物的暂栖地,为这道绝美风景锦上添花。

  这张闪亮的“生态名片”还将赋予更多内涵。“生态廊道的建设将与旅游、科普、文化等有机结合,通过构建标识系统、科普基地等,形成生态旅游的新增长点,促进全民自然教育,推动京杭大运河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人士表示,将生态环境提升工作嵌入运河文化景观,既擦亮大运河的生态底色,又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彰显大运河承载的“生态经济”价值。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