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历史探源 > 正文

铜活字:印刷术故乡的丰碑

2022

05/17

10:04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一、印刷术塔尖

  说起“铜活字”,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感到陌生,不知其所以然。然而,若将其置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它便是一座丰碑。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铜活字则是活字印刷的金字塔塔尖。曾记否,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执导的开幕式上,曾出现动人的一幕,近千名演员模拟活字印刷的字模,在古人箴言的吟诵声中,上下起舞,气势恢宏,震撼全场。然而,时至今日,用铜活字印刷的线装书,对于当下大多数人来说,已是一个空白的记忆。

  但这个记忆是不应该忘却的,尤其是无锡人,因为我们身处于印刷术的故乡。无锡在悠久的中国印刷史上留下了三座丰碑;第一座丰碑便是铜活字印刷,明代中叶荡口华氏、胶山(安镇)安氏的铜活字印刷,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最为完整的活字印刷的史料实证。第二座丰碑,是晚清无锡人俞仲还、廉南湖、赵鸿雪等人在上海创办文明书局,首先在国内使用珂罗版印刷技术,将印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尤其是对绘画作品的印刷升华到一种崭新的境界,对古今艺术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赵鸿雪被称为“中国珂罗版第一人”。第三座丰碑,是历史进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无锡籍院士王选在全世界首创中文电脑激光排版印刷技术,这是一座世界级的丰碑,而笔者所在的无锡日报也是当时全国最早使用激光照排系统的报纸之一。笔者三十多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正好亲历了从人工铅字排版及机械印刷的铅与火时代,以及走向全新的电脑激光照排系统的电与光时代。

  三座丰碑,本文单表一枝,即第一座丰碑,明代铜活字印刷。中国古代印刷史,渊源流长,在活字印刷之前,是雕板印刷。其起源,据孙毓修《中国雕板源流考》云:“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然雕板印刷有很大局限,如要刻大部头书籍,像大型类书与史书,要雇用大量手民,耗费大量时间,并且每次雕板后只能印这一部书,要刻其它书,只能重新雕板,可谓劳民伤财。所以像《资治通鉴》《通典》《文粹》等大部头书,都是奉圣旨开板的内府本,或是官局本,坊间只能刻些个人著述及小部头书。而活字印刷,能重复排板,重复印刷,大大提高了书籍与知识的传播,故被誉为“文明之母”。活字印刷的书籍,还有一个雅称,叫“聚珍版”,这是乾隆皇帝取的名字,他认为“活字之名不雅驯,因以聚珍名之”。

  二、华氏与安氏

  活字印刷始于北宋,见沈括《梦溪笔谈》:“庆历中,有布衣毕昇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庆历即北宋仁宗皇帝年号(1041年至1048年)。毕昇发明活字,要比德国的金银匠兼印刷商谷腾堡用活字印刷《四十二行圣经》早了400余年。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但他所印刷的活字书籍却未见世传,令后人无法一睹其庐山真容。如今国内现存最早用汉字印刷的活字本,是明弘治三年(1490年)无锡荡口华燧会通馆印制的《宋诸臣奏议》。又过了三十多年,另一位无锡同乡,胶山安国桂坡馆于明嘉靖年间印了《吴中水利通志》。以上书籍,不光是活字印刷,而且用的还是铜活字,它比一般的木活字、泥活字要坚硬得多,亦更加耐磨,可以印制更多书册。后来华氏、安氏又相继刊刻了许多铜活字书籍,名噪一时。但铜活字成本昂贵,与其它活字不能同日而语,非巨贾富家莫办。而无锡华氏与安氏都是望族,尤其是我的先祖安国,其财富几可敌国,当时乡间民谣有“安国、邹望、华麟祥,日日金银用斗量”。所以,铜活字印本总体数量不多,流传至今更少,如今明代铜活字本,藏家视之几与宋版等值。

  明代弘治以后,铜活字印刷颇盛行,当时最著名的出版家大都集中在无锡,荡口华燧的“会通馆”,华珵的“尚古斋”,华坚的“兰雪堂”,使用铜活字印书,先后印制了《校正宋诸臣奏议》《锦绣万花谷》《容斋随笔》《蔡中郎文集》《渭南文集》《春秋繁露》《艺文类聚》等。胶山安国的“桂坡馆”先后印刷了《吴中水利通志》《颜鲁公文集》《魏鹤山文集》《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初学记》等,明代吏部尚书廖纪,听说安国的铜活字印刷精美,特地委托他印刷自己撰写的《正德东光县志》六卷。这是我国唯一有记载的铜活字印刷的地方史志,可惜已失传。

  无锡华氏、安氏在明代印刷史上交相辉映,彪炳一时。而安氏的刻书比华氏校勘更为精细,大多以宋版原刻为底本,进行校勘,被后人誉为明代铜活字印书的杰出代表。明代末年文坛盟主钱谦益在古籍校勘跋语中说:“万历壬寅,余读《春秋繁露》,苦金陵本讹舛,得锡山安氏活字本,校雠增改数百字,深以为快。今见宋刻本,知为锡山本之祖也。”钱基博《版本通义》:“明以来,活字版盛行,出于吾无锡安国家者,流传最广,为世珍秘;其次华氏……然华氏所刻书,不如安国之精。”

  如今在荡口古镇河岸旁有重建的华燧“会通馆”,馆内存放着华燧的雕像,活字印刷的设备模具,以及铜活字印本复印件,以供参观者了解活字印刷的知识。而在距荡口二十公里外的安镇胶山北麓,尚存安国墓前神道石马,2003年被列为无锡市级文保单位。

  三、“活字”三藏家

  虽说铜活字版本珍贵,但以往古籍收藏家中,有癖于斯者甚罕,从民国起才有人专题收藏活字本。以前历代藏书家大多是佞宋主义者,嗜好于宋元名椠。从他们的藏书楼名称就能看出,如清代吴槎客的“千元十驾斋”,清代陆心源的“皕宋楼”,民国袁寒云的“后百宋一廛”,皆自我标榜收藏有千部元版、百部宋版,甚至两百部宋版。当然,收藏宋元版本的年代早已时过境迁,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不要说是一部宋版,那怕一页宋版,也是可遇不可求。笔者友人藏有宋版一页,亦是花万金而得。

  话说铜活字本收藏,晚近以来直至当下,不得不提及三个人,即赵元方,周叔弢,韦力。赵元方,名钫,蒙古正黄旗人,本姓鄂卓尔氏,光绪时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荣庆之孙。赵元方精通版本目录之学,室名无悔斋。所藏多为善本珍籍,尤以藏明铜活字本为多,无人能及。他共收藏了明铜活字本十九种,几乎占了早期铜活字本存世的十之七八。其中包括最有名的无锡华氏、安氏的多种铜活字本。建国初期,他将十九种明代铜活字本中的十七种捐给北京图书馆,自己留了两种,聊以赏玩。我多年前购藏的“中华再造善本”丛书《吴中水利通志》影印本,一函六册,宣纸精装,此书便是据赵元方旧藏明嘉靖三年锡山安国铜活字印本双色影印,上面有其多方藏书印。

  周叔弢与荣毅仁是一南一北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曾担任天津市副市长。周叔弢又是著名藏书家,他原不以活字本收藏为主,早年亦嗜好宋元,袁公子的旧藏善本,后大都归于他。周叔弢解放初将自己收藏的七百余种珍贵古籍善本全部捐赠给北京图书馆,其中仅宋元刻本就有一百余种,成就了北图的半壁江山。然周叔弢长年以来养成的藏书鉴书习惯却一时放不下,心痒手痒,难以忍受。当他年过七十后,“忽发收集清代活字本之兴”,《弢翁藏书年谱》中说:“人生不可无所适以寄其意,有小嗜好亦不为病耳。”周叔弢先生从一九六一年开始,五年间共收了四百多种清代活字本,其中铜活字本六七种,后全部捐给天津图书馆,成为该馆一大特色收藏。

  再来说说韦力,乃中国当今私家收藏古籍第一人,据数年前的统计,他收藏古籍逾十万册,其中宋元及以前刊本、写本和宋元明递修本约七十余部、五百余册。韦力之名,在藏书界早已如雷贯耳,十余年前我就读过他的大著《书楼寻踪》,还曾循着他书中的足迹去姑苏寻访过黄丕烈的故居。对其唯有敬仰,却无缘识得。然我多年前关注了韦力微信公众号“芷兰斋”,因其文章中有一个小小的笔误,我随意指出了一下,没想到,韦力很快就回复“谢谢指误”。我们也因此在网络上得以相识,并进行了交谈。

  韦力谈到他藏书的两个小专题,一是嘉靖本,一是活字本。我好奇地问他目前活字本收藏有多少?他答复已收藏九百余种,其中有明代铜活字本五种,清代铜活字本十数种。仅次于赵元方,非常了得。我问韦力,当年嘉德拍卖的安国铜活字本《颜鲁公文集》,不知花落谁家?他回复我,正是他所拍得。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此书拍卖前,友人给我打来电话,告知嘉德将拍卖我祖先安国的铜活字本,估价八九万,我一听便热血沸腾,急着筹钱想参拍。半个小时后,友人又打电话来,说刚才是给我开个玩笑,估价是八九万后面加个零。这一下我死心了,没那么多钱。而拍卖的最后落锤价是268万,高出估价三倍。哈,祖先名刻归于韦力,亦算是适得其所。据韦力告知,当年同场拍卖还有明华燧会通馆《校正宋诸臣奏议》残本,亦被他收入囊中。而且是以低于估价的11.2万拍得。此书虽为残本,但刻于明弘治三年的该书被称为我国存世铜活字刻本之祖,极具印刷史料价值。现在看来应该是个大漏。

  笔者亦喜收藏活字本,但与上述大咖不能同日而语,连小巫见大巫也没资格。我藏有明清及民国活字本一二十种,数十册,其中有明铜活字《太平御览》残本三卷一册,此书于明万历年间在无锡刻字印制,还有一套民国六年木活字本倪云林《清閟阁诗集》,很有无锡乡土文献价值。我对活字版本的爱好,也算是传承了先祖安国的几分基因吧。(安健)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