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古迹寻踪 > 正文

杜鹃园里红醉人

2022

05/04

09:02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在中国传统审美中,杜鹃花是最能唤起乡愁的名花。其故事的渊源为:周时,思乡心切的蜀主杜宇,灵魂化为杜鹃鸟,在飞归故土途中,悲啼泣血,洒成一路杜鹃花。唐朝成彦雄有诗云:“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在唐朝时,大诗人白居易约在公元819—820年间,成功将山中的野杜鹃移栽于厅前,完成了杜鹃花“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的角色转换。

  而在我们无锡,山野间原有映山红、满山红和开黄花的羊踯躅等三种野生杜鹃花资源。清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杨莲趺(1742—1806)所著竹枝词有句云:“太保墩前仙女墩,清溪溪畔百花村。杜鹃开后春难住,细风轻雨总断魂。”诗后附注:“仙蠡墩俗称仙女墩。清溪即是梁溪,中桥唐园、薛园杜鹃最盛。”仙蠡墩相传是功成身退的越国大夫范蠡携西施在无锡的隐居地。范蠡本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县)人,西施则是越国苎罗(今浙江诸暨南)人,仙蠡墩上的杜鹃花是否唤起了他们的乡愁呢?令人遐想。邵宝族裔邵涵初在清同治七年(1868)编写的《惠山记续篇》载:“双塔寺杜鹃花一大本,围以石栏,高透屋檐,花开数万,如丹山。”杜鹃花是灌木,能长到这样大,可见有些年头了。在无锡近代园林中,1927年始建的蠡园所植杜鹃花的品种有紫蝴蝶、玉蝴蝶等。1930年8月6日的《锡报》载“远游客”的《蠡园新咏》有句道:“遍地杜鹃春色丽,独愁落去染池塘。”几十年沧桑风雨刹那间,李正先生于1979年规划设计,1981年秋建成的“杜鹃园”,则把无锡杜鹃花推向极致。

  开门涉趣 引人入胜

  杜鹃园坐落在锡惠公园“映山湖”畔,系“园中园”性质。当时占地2.13公顷,面积恰是寄畅园的一倍。园之整体,倚山临水,紫气东来,顺山之脉络,揽水之清波,为藏风聚气的形胜之地。

  园门朝东,甚简约,以“三月崧少步,踯躅红千层”楹联,点明园子特色。入门为亭,壁开漏窗,透三分消息,又避免园景一览无遗。其前,一抹翠岗,上面满栽沁绿吐翠花团锦簇的杜鹃花。沿石径折而往西,鉴塘水景,柳暗花明,有轩亭倒映,见曲廊蜿蜒。至此,宜从鉴塘和沁芳涧之间的汀步拾级而下,再循涧上行,景色如同长轴画卷,迎面扑来。

  沁芳涧的原始地形是东西走向的大土涧,造园时请苏州匠师在土涧旁堆叠了具有重岩复岭、深溪幽谷意趣的驳岸护坡,于此可见老树垂荫,芳草添绿。所以沁芳涧之名,得益于花香,又美在细细芳草飘洒在山石之上。溯涧而上,在廊桥“映红渡”旁,巨石危峙,有画意。过桥洞,涧道盘曲迂回,前为伫立在石龛平台和“醉春泉”之上的“云锦堂”。堂之对景为“醉红坡”。这里是杜鹃园的主景所在。沁芳涧的洞底铺鹅卵石,又散点嶙峋巨石,使人联想起是湍急的涧流而磨石为卵形,行语称之谓“旱涧水做”。在涧底仰望,见嵯峨山石之上,有亭翼然,亭下叠石为洞。穿过山洞,拾级而上即为“枕流亭”。于亭内可俯视沁芳涧的石景、水景之美,又可仰借锡山龙光塔。该亭是“踯躅廊”的起点。循廊曲折而下,串联云锦堂、廊桥“映红渡”、绣霞轩和云墙,就像一条轻柔飘逸的彩带,将杜鹃园围合成一个优雅的庭院空间。云墙上开“云蒸·霞蔚”月洞门,如画框纳入所见美景,不啻是一幅水彩画。

  绣霞轩是踯躅廊的收头。轩址原为土坎,地势高处为小丘,低处为水塘。造园时,于小丘之上建一座高雅精致、小小巧巧的三间体轩屋。从轩内拾级而下,为“照影亭”,亭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鉴塘。这里的碧水清漪和绣霞轩门前所见的媚山秀色,一则淡雅开朗,一则浓郁深邃,适成鲜明对照。且在这高林花丛间,点缀“山花烂漫亭”,尤饶“黄茅亭子小楼台,料理溪山煞费才”的意境之美。亭畔立陈毅元帅《杜鹃花》诗石,其诗云:“淡黄粉白复朱紫,双瓣重叠似套筒。牡丹开后君为主,妒杀桃李与芙蓉。”为全园杜鹃花的绰约花姿,平添了无限诗意。

  娇花欲语 满堂生辉

  杜鹃园中之杜鹃花,大体上可分为地栽的毛鹃和盆栽的西鹃、冬鹃、夏鹃等两大类。其中盆栽的适合在厅堂轩屋内,静下心来作细细品赏。由此在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云锦堂和绣霞轩内更让人目不暇接。

  无锡的盆栽杜鹃花,声誉鹊起于20世纪20年代。先是孙静庵、庄衍生(名医)、沈渊如、李梦菊、蒋东孚等人在经商或行医之余,各从日本邮购西鹃、东鹃、夏鹃若干种作引种栽培,至1920年代末,无锡已有盆栽杜鹃花品种七八十种。尤以继起者夏星寰(1901—1988)在西鹃的育种及栽培上作出不俗成绩,并坚持了50多年。岁月如水,斗转星移。1979年园林部门在惠山东北麓即杜鹃园园址所在地建杜鹃花房后,除从民间收集杜鹃花精品名种外,园林匠师吴鸿章、强洪良、游兴生又相继育成优良品种。于登达、张国保等则在杜鹃花的繁殖、栽培技术上取得突破。所以,在杜鹃园云锦堂和绣霞轩内展出的盆栽杜鹃花,可说是集无锡百年杜鹃花之大成。其中尤以云锦堂堪称内外交融、满堂生辉。

  由当代文学家冯牧题额的飞檐翘角、典雅轩昂的云锦堂,面宽五间,在平面设计上取“凸”字形,使中间三楹明间的左右次间,让出位置,以嵌入踯躅廊身,使厅堂、廊檐、平台、深涧、高坡能够有机整合,圆满完成从建筑的人工美向涧坡的自然美过渡和渗透。每当杜鹃花盛开的季节,它就沉浸在如云如锦的一片花海之中,这也是云锦堂得名的由来。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堂一般朝南或者朝东,但云锦堂却坐南朝北。这是因为该堂所在位置在当时的景向,南俗北嘉,按“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原则,它必须朝北开门,南面开窗,但又不能坏了规矩。怎么办?于是就吸收苏州园林“鸳鸯厅”,南北朝向,鸳鸯对合的做法,设计成无锡版的鸳鸯厅。既为了屏挡南面的俗景,利用杜鹃花房北面的粉墙,堆叠贴壁假山,又在该假山和云锦堂的南窗之间,布置一泓清池,形成一幅以粉壁为纸,湖石为绘,水池作镜的立体壁画。而且这南窗外的池石小景又与堂北一派开畅的灿烂景观形成强烈对比。深涧碧草,幽林繁花,景色十分怡人。尤其是暮春雨后,沁芳涧的嶙峋山石得水而活,对岸醉红坡上的杜鹃花着雨更妍。嫩红新绿,清溪倒挂,诗情画意,油然而生。游人小坐堂内,身居背阴处,面对向阳花,观赏效果之佳,无言自明。而堂内摆设的各色盆栽杜鹃花,堪与朝霞媲美,能同丽日争辉,那娇容多变,风韵独具的天然丽质,让人眄视流盼,一赞三叹。

  造园成就 可圈可点

  杜鹃园的园址,本是一片杂木荒草丛生的坡地,地势西高东低,中部横有土坎,顺着山坡有个土涧,还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在这种地方造园,有其有利的一面,明朝吴江人计成在其名著《园冶》中说:“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当然,这对胸有丘壑的大师级人物而言,能够据此并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作提炼,从而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美园林。但如果请来的设计师无此境界,无此功力,那就难免荒腔走板不入调。从杜鹃园的造园实践看,唯李正斯人能在斯地造斯园。

  例如园址中那条土涧,上无源,下无流,终年干涸,杂草丛生。而李正“除将此涧依势曲折,逐段收放外”并在涧的西南中段“重点叠石”形成“雄浑自然气氛”。在这组叠石的对面“则利用涧岸倾斜坡地,丛植各色杜鹃”“又特意在坡上堆叠土岗,增加山坡台地的高度,使杜鹃花层层上升,漫坡覆盖,蔚为壮观”。从而组成了杜鹃园的主景“沁芳涧”和“醉红坡”。沁芳涧之旁原有的水塘、山池,经流浚形成广约亩许的“鉴塘”,该塘与沁芳涧则以汀步交集。继而以穿行于上述主景、水景的踯躅廊所串联的亭、堂、桥、轩、墙,“勾勒自然空间,形成一个半闭合的庭园空间,减弱视线干扰,控制游人视野,借以创造特定观赏境界”(引文载李正著《造园意匠》一书)。又如:园址内原有混生杂植的枫香、乌桕、麻栗等若干乔木大树,都刻意保留下来,它们除了为地栽杜鹃花提供了适度庇荫外,又与相关建筑掩映有致,匹配生情,增添了不少画意,博得人人赞好。

  杜鹃园不俗的造园成就,使得该园声誉鹊起,好评如潮。1982年3月,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建筑泰斗杨延宝教授专程视察了杜鹃园,他评价道:“这个园子因地制宜地修路,因地制宜地叠山,因地制宜地引泉,因地制宜地建了一些房子,我觉得确确实实做到了因地制宜,至少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总投资仅花了九十万元,做到这个成绩令人钦佩,尤其是现有很多地方都在做这种工作,做到这样是很难想象的。游览此园后,如读了一篇美的华章,文章读完后,余味还在脑中回旋。我在走到去大桥(指锡山大桥)的路上还在想,像这样因地制宜地建了这么个园子,原来的树木利用得很好,要是再有一两棵古树,那更将会增加不少动人镜头的。”1983年2月2日,无锡市人民政府鉴于寄畅园有明清古樟,无锡又有梅园、杜鹃园这样美丽的园林,决定香樟树为无锡市树,梅花、杜鹃花并列无锡市的姐妹市花。1984—1985年间,杜鹃园迭获国家城乡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优秀设计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殊荣。

  1985年4月,李正的老友、著名园林和古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赋诗赞赏杜鹃园:“年来谁识真中味,野趣难寻怨意浓;洗尽凡心消尽俗,风光何必强人同。看花雨里春如洗,廊引人随几曲工;塔影沉潭轻点笔,醉红题罢映山红。”该诗和园林大师朱有玠为杜鹃园所填的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沙陆墟所撰《杜鹃园记》,后来均立石刻碑,镶嵌在踯躅廊半轩的壁间,为游人认识杜鹃园的造园理念、手法及构景之妙作诠释。2007年10月,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为杜鹃园挂牌“杜鹃花品种资源基因库”;江泽慧女士亲书“中国杜鹃园”作为该园的冠名。杜鹃园是无锡的骄傲,中国的骄傲!(沙无垢 钱立真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