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人物春秋 > 正文

《周末生活》与姚德云

2022

04/26

10:05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一

  2021年12月30日清晨,接到老听众苏欣勋悲伤电话:姚德云老师走了。心里不禁一怔,半晌无语。一个多月前,我们还在迎宾楼一起欢庆《周末生活》60周年。“此生无憾的,就是听众对我的挚爱。”我和姚老师紧握着手,深情的话还在耳边回响。未料,竟是他最后的心声。

  相交几十载的老朋友突然驾鹤仙逝,夜不成眠,许多往事在脑海翻腾。

  1930年生于无锡的姚德云,本名姚仲逸。从小就有两个爱好:一是酷爱国文,中学毕业后,考取久负盛名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但因故未能入学;二是痴迷广播,踏上社会,拿到第一份工资,就买了一台电子管收音机,从此,一生不离。

  1956年春天,26岁的姚德云写信给无锡人民广播电台,建议电台将每晚结束时播放的终了曲托赛利《小夜曲》,改为无锡民间艺人瞎子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后来,电台领导不仅采纳此意见,还把他调到电台工作。从此,《二泉映月》以它扣人心弦的旋律、如痴如醉的曲调,几十年来,一直陪伴着“太湖明珠”无锡的美丽夜晚,成为一座城市的安眠曲,也是无锡广播最早的名片,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从青年到暮年,每晚,我总是在《二泉映月》乐曲中走进甜蜜的梦乡。

  二

  姚德云,在广播听众中,可以说无人不晓。他个子不高,戴一副近视眼镜,拎一只陈旧工作包,一点看不出名人的样子。平时不擅言辞,为人低调,却善于思想,尤其善于发现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

  1961年,他创办了《周末生活》,充分发挥广播特点,将趣味知识小品、精辟思想杂谈融合,穿插优美歌曲,每期围绕一个中心话题,组合成一档寓教于乐、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形式新颖的专题节目,这在当时“清一色”大环境下,大胆打破新闻广播的沉闷,勇于开拓广播新的天地,立即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半个世纪漫长岁月中,姚德云为《周末生活》,可以说花尽了一生心血。不仅以优美文字、生动故事、巧妙联想,精心编辑每档节目,创出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广播艺术特色,而且,永不满足现状,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使节目不断丰富,不断完美。

  上世纪80年代,《周末生活》如日中天,收获了万人空巷“元宵猜谜”“海外分店”广播佳话,书写无锡广播史新的一页。他却十分冷静,不断琢磨节目,从内容到音乐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反复听节目开始曲,似乎还不尽人意。于是,他请作曲家重新配器,在《无锡景》基础上,加入新的音乐元素,准备去南京录制。他打电话告诉我,正好我要去省里出差,于是一同前往。当夜,在省台录音室,请二胡演奏家朱昌耀演奏,直到深夜才完成。改版后的开始曲,曲调悠扬,江南韵味更浓,更显无锡特色,一直沿用至今。

  三

  为了《周末生活》,为了可爱的听众,姚德云把节目当作亲生的孩子,精雕细刻,无微不至。1989年底,为了节目800期纪念活动,他来我家,说要定制一首终了曲,这样,一档节目就完整了。我说:这个创意很好。未曾想到,他把这个歌词创作任务交给我。作为老听众,这么多年受益颇多,无以回报,又想为名牌节目写歌,怕弄不好砸牌子,只是答应试试。

  连夜动笔。《周末生活》已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非常熟悉,歌词不断从笔端下跳出,两段歌词,虽然平常,一气呵成,歌名为《周末抒情》。

  过了几天,姚德云来我家,认真看了歌词:“当夕阳在西边燃烧/晚风送来亲切的问好/轻快的旋律飘呀飘/在周末生活寻找珍宝/这里青春常在/这里充满欢笑/我们歌唱生活/欢度周末的良宵//当星星在夜空闪耀/晚风送来温馨的微笑/轻快的旋律飘呀飘/在周末生活寻找珍宝/这里彩灯闪烁/歌声陪伴舞蹈/我们赞美生活/欢度快乐的良宵。”他当即说:好,就是它了。

  他又把作曲与演唱任务全部交给我,我觉得压力不小,但又无法推诿。我立即与在北京空政文工团的著名作曲家孟庆云联系,在电话里,他二话没说,要我把歌词传真给他。很快收到回复:请放心。

  不到10天时间,一首由孟庆云作曲、著名歌手杭天琪演唱的《周末抒情》录制光盘,由北京快递送到我手中。赶上《周末生活》800期电影招待会,歌曲在人民大会堂会场首播,优美的旋律、悦耳的歌声,在广大听众心中久久回荡。姚德云动情地对我说,这是个难忘的夜晚。这首歌曲,至今已播出30多个春秋,1600多期了。

  这里,我特别要指出,老姚是个非常重情意的人。当年除了杭天琪,词曲作者未付分文稿酬,但是在节目里常提起此事,他绝对没有忘记这个情份,听众与编辑之间情谊是无价的。在他辞世前不久,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一档地方台节目,有开始曲,有终了曲,而且播了那么多年,受到听众欢迎,难能可贵。我说:这是你精心打造的结果,没有你的创意,就没有《周末抒情》。

 

  四

  姚德云对于个人利益看得很淡,他是副高职称,有人多次劝他申报正高。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不想挤这个车了。20多年返聘,主要是心里牵挂听众,每档节目播完,总有不少听众打来电话,这种交流,甚至意见,是无法言语的快乐。

  一个甲子的默默耕耘,一辈子为听众作嫁衣。回想当年,在手机、网络尚未问世的年代,听众要回听节目,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它不是报纸,文字只是作为声音在空中传递,总觉得是个遗憾。听众的需求,他一直惦记在心上。不断反问自己:如何满足听众的愿望?前思后想,决定“翻箱底”,把历年已播出节目旧稿拿出来整理。先后花了两年多时间,精心挑选,精心编排,在台里同志协助下,先后编成两册厚厚的《周末集粹》,共计29个栏目,1441条,70多万字,这部融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兼具实用性的“百科全书”,在新华书店公开发行,听众、读者排起长长的队伍,这道“买书风潮”风景线,深深印在老听众的记忆中。每当我翻阅它,总会有意外惊喜的收获,每个闪光的文字,像闪光的金子,闪亮别人的心灵,也闪亮姚老先生光彩的人生。

  姚德云是成功者,他一生的优秀作品,就是《周末生活》。84岁还收获“最美广电人”荣誉。其实,他的成功,除了聪明的才智,更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的勤奋。他有“三个看家功夫”:一是阅读功夫,订十几份报纸、五六份杂志,每天海量阅读,做笔记,剪报,厚积薄发;二是思考功夫,他不随波逐流,注重选题,每编一档节目,酝酿良久,反复推敲,突发奇想;三是沉淀功夫,好的题材,潜心打磨,有的一年两年,甚至更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他说:急火米饭,烧不出好味道,听众不会喜欢。

  2010年,他已年逾八旬,我去他家拜访。他在书桌前戴着两副眼镜,还用一个放大镜照着写稿子,太费神了。我建议他把笔放下,你无愧《周末生活》了,留点时间给自己吧。他对我说:想是想啊,就是听众太可爱,真舍不得割爱呀。还是那句刻在骨子里的话。继续坚守岗位,直到86岁,眼疾越发严重,无法继续笔耕,主动到我家,商量怎么写“割爱请辞书”,只能依依不舍“解甲归田”了。

  五

  2016年12月16日下午,广电领导专门为他举行欢送会,姚德云圆满收官。我作为听众代表之一,有个简短发言,点了三个赞:一赞他工作长度。从事广播60年,《周末生活》55年,这样的长度,恐怕在广电界是唯一的,这体现了一个境界,一个精神。二赞他工作高度。1961年创办《周末生活》,半个多世纪,久播不衰,它的特色就是既保持原汁原味,又与时俱进创新,创新就是品牌,品牌就是高度。三赞他工作温度。几十年如一日,执着、热诚,始终把听众放在心里,听众心里也牵挂着他。由于他的节目有内涵,有骨子,有深度,听众从听矿石机开始一直到现在,遍及江浙沪、新疆以及海外。一档节目,倾注一生情感,就是他工作温度。

  退休后,他依然关注《周末生活》,每档必听。有一次,他听了一档大兵编的“京剧名伶孟小冬在无锡”立即打电话我,这个选题好,你听了吗?他除了关注《周末生活》,还关注广播新闻、广播文艺,我们的空中交流,很是投机,常常超过半个小时。他念念不忘的,是那些黄金搭档的播音员:如最早的陶中行、管弦,南京的胡德兰,上海的张培等,以后的张鹂、韩冰、江南、肖鹏,以及现今的陶然、张岚与大兵,还有一茬茬默默无闻的录音师。他从内心感激他们,没有他们鼎力相助,不可能有《周末生活》今天的口碑。我打趣道,你们是绝配,正如京剧大师马连良不能没有李慕良操琴,评弹艺术家张鉴庭不能没有张鉴国的琵琶。

  《周末生活》是无锡广播的骄傲,中国广播的奇葩。斯人已去,思念滔滔。姚德云留下的不仅是《周末生活》与《周末集粹》,更有老一代新闻人贴心听众,坚守真善美的初心。(孟敦和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