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农业新险种撑起“护农伞” 助力无锡特色农业产业做精做优

2024

06/27

07:52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25日晚上,江阴申港街道螃蟹养殖户薛林富收到保险公司人士发来的微信:21日,江阴申港街道日降雨量115毫米,你投保的淡水养殖综合气象指数保险已达赔付条件,单次可获赔900元。“这个新推出的险种撑起‘护农伞’,让我们应对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更有底气了。”薛林富说。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农业保险已成为农业强市“助推器”,前5个月保费6862万元,同比增长5.1%。其中,商业性农业险保费规模近800万元,同比增长66%。

  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经营,意味着农户面临更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农业风险保障的需求明显增加。薛林富说,暴雨期间,水温急剧下降、光照减弱,养殖的水产品容易发生“应激”反应而患病,以前他们只能自己承受损失。当保险员介绍这款新推出的保险产品时,他没思考多久就花8000多元为56.3亩蟹塘投了保。“现在有了气象指数保险,让我们遭遇恶劣天气时能减少损失。”

  诸多接地气的农业商业保险新品种涌现,让更多农户增强了干事创业底气。近日,全省首个商业性百合种植产量保险落地宜兴,为宜兴市新庄街道史宸昊等百合种植户85亩百合提供风险保障240万元。药用百合生产不确定因素多,可能受高温、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而减产。“这款保险根据百合种植户历史平均产量来约定保险责任,一旦未达约定产量就触发保险理赔”,街道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钱东明说,“虽然每亩保费1000多元,但一旦出现减产,农户获得的赔偿可远大于缴纳的保费。这让农户能更放心地增加投入、扩大生产。”目前街道药用百合种植面积500多亩,预计秋季种下一茬时增加5%左右。

  信息显示,当前我市商业性农业保险品种已达80多个,数量是2019年前的十多倍,为我市做精做优蔬菜、茶果、水产等特色农业产业提供助力。

  商业性农业保险亦在粮食增产增收中发挥“稳定器”作用。5月23日,宜兴丁蜀镇种了1400多亩水稻的袁美军,喜滋滋地投保了商业性水稻育秧种植保险。这款保险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无锡分公司于今年在全市首推,能弥补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直接造成的秧苗损失,让农户安心育秧、放心种粮。他的10亩水稻育秧田共获得4万元保额风险保障,让他放心大胆引入新基质新方式育秧。市农业农村局人士介绍,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充分利用保险手段破解种粮风险,创新性地推出小麦、水稻气象节气指数保险等新的商业险种,有力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为粮食丰产丰收保驾护航。(朱雪霞)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