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智慧工地"在锡山区各建筑工地成为"标配" 数字新技术让工地更"智慧"

2024

06/17

09:19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刷脸”进出建筑工地、AI视频实时监控、塔吊在线监测、有限空间“双锁”安全闭环设置……这一系列充满黑科技管理的措施已被广泛运用到最新的建筑工地。日前,记者在锡东新城商务区小核酸创新药研发生产基地看到了不少现代化施工管理的“新花样”。从锡山区住建局获悉,该区正大力发展绿色智能建造,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武装”智慧工地,筑牢建筑本质安全防线,为建筑全生命周期安全提供坚实底座。

  6月初开始,锡山区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观摩活动在一家建筑面积37132平方米的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展开,数千名建筑从业人员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绿色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及智慧建造等观摩学习。

  作为全市安全生产观摩样板项目,位于锡山区先锋中路南侧的小核酸创新药研发生产平台项目总建筑面积37132平方米,是包含一座3楼生产车间、5楼研发办公楼、2楼污水处理房以及一座甲类配套仓库、储罐区和局部地下室构成的多功能复杂建筑施工现场。“该项目功能结构较复杂,使用了不少建筑新工艺,在塔吊和配电箱等器械设备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在垂直运输、精准吊装、高空安全等领域开展多维度安全管理。”施工方中建三局有关人士介绍。记者在现场看到,塔吊基础防护采用蒙古包形式,设置智能门锁进入模式,司机及电工采用指纹开锁,检查人员使用电子卡开锁,保证防护门时刻处于关闭状态,阻止非相关人员进入。塔吊吊钩则采用高清可视化系统,不仅可实时追踪吊钩位置,对焦拍摄,同时扩充司机视野,杜绝隔山吊、盲吊的安全隐患。对于高处作业来说,现场使用操作面更大的机械化可移动升降操作平台比传统的操作架和登高车更稳固和便捷,临边防护更齐全,有效降低作业高坠风险。目前,该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平台项目已实现主体完工,有序跟进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后续施工进程,人员安全教育、消防应急演练常态化举行。

  一座现代化施工工地也是VR安全体验馆和消防逃生体验馆现场,让观摩者对各类施工相关安全隐患“身临其境”。跟随建筑从业人员进入工地,各类先进施工工艺要点、安全教育图像模拟展板、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科普知识等沿路知识“进度条”提醒所有进场工作人员提高安全警惕、多角度学习重温火灾逃生技能、“畅通生命通道”应急演练等安全技能。随着绿色智能建造不断发展,和大数据、智能化、BIM、物联网等集成应用与施工现场深度融合,“智慧工地”在锡山各建筑工地成为“标配”。

  (陶洁)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