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苏东坡《阳羡帖》真迹在宜兴展出

2024

06/17

08:29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昨日,“殆是前缘——苏东坡真迹《阳羡帖》宜兴特展”开幕式举行。即日起至8月31日,市民们就能在宜兴市博物馆一睹《阳羡帖》真容,与“全民偶像”苏东坡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此次《阳羡帖》真迹的“回归”展出,不仅是苏东坡与宜兴市民跨越近千年的再次相逢,更是对宜兴打造“苏东坡第二故乡”城市形象的有力推动。

  苏东坡与宜兴之间的历史渊源深远而独特,从他出生到终老的六十六年里,与这片千里之外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宜兴,作为东坡每次贬谪后选择的“疗愈”之地,不仅成了他买田置宅、安度晚年的梦想之地,更是他诗文中屡屡明言的期望归老的故里。他在一百八十余篇诗文里,提及了宜兴山水人物和风土人情,使宜兴成为了他不折不扣的“第二故乡”。

  《阳羡帖》,是苏轼写给友人的信札,内容很短,只有68字。据旅顺博物馆馆长王振芬介绍,《阳羡帖》是旅顺博物馆的一级藏品。先后经历元代、明代、清代的多位收藏家收藏,后入藏清宫,帖上的69枚印章见证了这件作品的收藏印迹。民国初年流传到长春,1963年入藏旅顺博物馆。

  展览以《阳羡帖》为核心,深入剖析其人文、艺术、收藏等方面的价值,同时用宜兴现存苏轼题词或相关碑拓、古籍、书画等进行辅助展示。从“吾来阳羡——苏轼与宜兴的情缘”“买田阳羡——传世名作《阳羡帖》”“心安阳羡——苏轼的宜兴足迹”三个章节,讲述苏轼为何喜欢宜兴、怎样来宜兴以及在宜兴发生的故事、留下的历史遗存。例如讲到东坡对宜兴的眷恋,展示了他的《楚颂帖》,“逝将归老,殆是前缘”这一句也明确表达了苏东坡希望在阳羡安度晚年的愿望。

  此次展览有很多特色,在预热阶段就将流传最广的10个小典故拍摄成“童话东坡”短视频,并以二维码的方式嵌入展陈,方便观众扫码观看。“为了给参观者提供趣味的互动,还选了50枚《阳羡帖》中的印章进行了1:1的复刻,其中包括沈周、乾隆皇帝、嘉庆皇帝等的珍贵印章。”宜兴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捐带造桥”“竹符调水”“东坡提梁壶”苏轼与宜兴的这些故事流传已广。追寻苏东坡足迹,将东坡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此次,宜兴还打造了东坡文化旅游平台,发布了东坡行旅图,将东坡书院、东坡海棠园、善卷洞等历史遗迹、景点等相串联,打造极具宜兴特色的东坡游线路。(蒋梦蝶 图文报道)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