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出场即出圈 首条跨越沪苏浙皖的高铁环线来了

2024

06/16

09:07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6月15日,在无锡新区站候车室,一位准备乘坐G8388次列车的旅客展示自己的车票。当日起,上海站—上海虹桥站的超级环线高铁闪亮登场。

  从时尚魔都到六朝古都,从黄山之巅到西湖之畔,昨天上午10时27分,从上海到上海的长三角超级环线列车正式开通。这是从上海出发的首条环线高铁,横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无锡域内经停无锡新区站、惠山站两个站点,至此“轨道上的长三角”新增一条环形“走廊”。

  新体验:8小时畅游三省一市

  昨天中午11时13分,随着G8388次列车稳稳地停靠在无锡新区站站台,30名旅客在此搭乘上了这趟首发车。“太幸运了,我是去合肥办事的,没想到坐上了长三角大环线首发车,要好好欣赏沿途的风光!”市民范女士惊喜地发现,自己搭乘的是刚刚启动的长三角“超级环线”,还掏出手机拍下火车票发了朋友圈。和范女士偶遇“超级环线”不同,锡城“火车迷”小顾一个多月前就关注这条高铁的动态,还成功抢到了首发车的车票。“买了无锡新区站到南京站,打算坐一段区间感受首发车,准备暑假再去体验8小时畅游三省一市。”小顾开心地说道。

  据了解,G8388次列车从上海站出发,终点站上海虹桥站,列车沿途停靠上海站、上海西站、苏州站、无锡新区站、惠山站、常州站、镇江站、南京南站、合肥南站、庐江西站、安庆站、池州站、九华山站、黄山西站、黄山北站、千岛湖站、杭州东站、海宁西站、嘉兴南站、金山北站、上海虹桥站,其中于中午11时13分、11时28分分别抵达无锡新区站和惠山站。

  铁路部门人士介绍,这条环线高铁沿途串联沪宁高铁、宁蓉铁路、京港高铁、宁安铁路、池黄高铁、杭昌高铁、沪昆高铁,将沪苏浙皖连成一个“圈”,单向行驶里程超1200公里,全程8小时9分钟。首日开行的G8388次列车采用CRH2C车型,列车定员610人,目前列车全程二等座票价591元,一等座票价949元。

  解密码:“超级环线”缘何选择无锡这两站?

  这条串起沪苏浙皖的“超级环线”为何选择惠山站和新区站?无锡新区站副站长周权介绍,这是一次从“小圈”到“大圈”的全新尝试,以无锡新区站为例,该站位于无锡市东南片比较居中的位置,距离苏南硕放机场、沪宁高速公路入口均在5公里车程范围内,连通地铁3号线,周边交通便利。车站周边新吴区、梁溪区、滨湖区、经开区等区域的市民可通过自驾、地铁的方式选择无锡新区站出行,融入“超级环线”大圈。

  出场即出圈,这条“超级环线”能给无锡带来什么?“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沿线居民出行时无需中途换车即可直达沿途城市的需求。”周权说,很多家住无锡的通勤族乘坐早上7:03的G7031去上海上班,还有不少市区旅客在新吴区上班,他们一早乘坐通勤列车到无锡新区站,晚上再从无锡新区站乘车返回。市民可便捷前往沪苏浙皖沿线城市,方便沿途城市之间的直达,助力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

  在业内人士看来,长三角“超级环线”将无锡新区站、惠山站作为途经站,大大降低了周边企业员工跨区域出行的车辆、时间成本,形成半小时通勤圈、1小时生活圈和3小时高铁圈。此外,通勤便捷度是企业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超级环线高铁”列车的开行,为建立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人才环境,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无锡实践注入新的动能。

  好风光:一路串起长三角“黄金旅游线”

  昨天,市民吴女士带着刚刚结束高考的女儿坐上了“超级环线”首发列车,计划去九华山游玩。“大环线串联了周边几个我们想去旅游的地方,比如千岛湖、黄山、九华山等,可以一趟车直达,特别方便。”吴女士兴奋地说,这条环线让“诗与远方”变得触手可及,后续准备趁着女儿暑假好好去打卡沿线站点。

  登黄山看奇松、怪石、云海,观钱塘江“天下第一潮”,尝一尝“太湖三白”的鲜美,坐乌篷船赏水秀江南之韵,品味都市弄堂里的人间烟火气……近年来,市民的出行热燃旺了文旅热。此次首发的G8388次环线高铁列车也是一条风景线,从时尚魔都上海站始发,途经江南园林的苏州、无锡、常州,再到六朝古都南京,从青山绿水的九华山、黄山再到杭州西湖畔,一路串起长三角“黄金旅游线”,沿途尽赏江南好风光,也促进长三角的文旅融合。

  铁路部门人士表示,目前这条超级环线高铁列车将以上海站—上海虹桥站的单向模式开行,旅客可按需“分段乘坐”。铁路部门将持续跟踪列车开行情况,结合即将到来的暑运,摸清该列车区段客流特点,积累旅客出行数据,持续优化该列车开行方案,按需采取扩编增能等措施,为沿线旅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晚报记者 蔡佳/文 还月亮/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