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传承江南文脉 守护中华宝藏 无锡有支“女子考古队”

2024

06/09

09:2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紧握手铲,保持蹲着的姿势,是她们的工作常态;全副武装,只露出一双眼睛,是她们的日常装扮。无锡天墩遗址内,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女性,成为考古工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就是来自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女考古队员。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围绕“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的主题,无锡日报联合市考古所推出遗产日特别策划,让我们走近无锡首支女子考古队,聆听最真实的文博宣言。

  考古是一项考验脑力、体力和耐力的职业,对于女性而言更具挑战。一个个考古探方里,姑娘们用手铲、刮铲、小锄头,一点点凿,慢慢地掘。“江南地区的土质比较黏,难挖,很多时候要用手去抠、去剥离。”张雷是女考古队员的前辈,老家在河南郸城,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考古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2019年,无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调优秀青年人才,张雷应聘来到无锡市考古所。而今,她已经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考古队员。

  张雷旁边,蹲着一位瘦小的女孩,名叫颜葭露,她是市考古所最新招聘的人才,浙江嘉兴人,毕业于山西大学考古学专业本科,是位“00后”,也是目前无锡最年轻的女考古队员。颜葭露跟在前辈身边,边看边学。回忆起大学实习时,第一次踏进考古发掘现场的情景,小颜难掩兴奋。而今,她格外享受考古这份职业带来的“成就感”与“惊喜感”。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深入推进,文博专业机构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无锡于2021年起实施考古前置,自此,全市的考古发掘项目陡增,市考古所的工作量也随之倍增。“平均每10个考古勘探项目就新发现一处遗址或墓葬区,出土的大批文物需要修复整理,考古一线、文物保护、研究管理等各领域都亟需人手。”市考古所所长刘宝山说,为了充实文保考古人员编制,去年,考古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7名工作人员。其中,颜葭露、高笑天、朱玉、王诗源4名考古、文物保护专业科班出身的女孩子,充实到了无锡考古一线队伍当中。她们和张雷,以及从事地上文物保护的蒋心怡、从事文物鉴赏与修复的许庭嘉一起,组成了无锡首支女子考古队。

  女考古队员被文博爱好者们亲切地称之为“宝藏女孩”。她们长时间在户外作业,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中,守护中华宝藏。“我们大都是被科教频道带‘入坑’的,学了考古之后发现真的很有意思,考古就像开盲盒,可以用科学的考古发掘实现与古人无声地对话。”高笑天出生在文物大省山西,从小就爱看文博类节目,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大同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后来又考取了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常州姑娘朱玉,硕士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喜欢历史,又不喜欢只读历史书”,考古让爱动、爱刨根问底的她找到了兴趣的出路。她戏称,“考古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热爱照进现实注定是幸福的事。这些女考古队员为了同一个爱好,来到无锡投身考古事业,探寻中华文明,传承江南文脉。姑娘们个个时髦靓丽,她们喜欢无锡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包容开放的城市。姑娘们说,她们赶上了好时候,来到了好地方,她们希望在无锡扎根,让梦想开花。(张月)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