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观山路 > 首页推荐 > 正文

活化利用,让文博场馆长久“火”下去

2024

05/28

20:45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文博场馆既是收藏历史记忆的文化空间,也是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文博场馆游持续升温,每到节假日,一些热门博物馆、纪念馆常常一票难求。这两年,无锡启动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发利用形式,优化拓展名人乡贤故居功能,积极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向活化利用转变。通过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无锡一批纪念馆、名人故居焕新升级,吸引许多观众来打卡,但要让文博场馆长久“火”下去,还要不断创新活化利用方式,增强受众黏性。

  无锡是工商名城,要了解无锡的工商历史,肯定要知晓荣氏家族的情况,荣毅仁纪念馆就是一个值得参观的地方。荣毅仁纪念馆坐落于荣巷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是无锡城市工商业文脉的重要载体之一,全面展示了荣毅仁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卓越功勋。3月28日,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的荣毅仁纪念馆焕新启用。此次焕新提升,以原有建筑和空间为基础,就展陈内容、展陈方式、展陈空间等进行全面提升、修复和更新,充分发掘相关史料和研究成果,立足珍贵的档案、文献、文物和口述资料,全方位、系统性展示了荣毅仁的光辉业绩和传奇一生,打造出完整的荣氏文化IP。同时,通过多变的场景复原、艺术装置、沉浸式展品展示,以及高科技的展览形式,让参观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一”期间,荣毅仁纪念馆临展区还展出“荣耀之路——爱国企业家事迹联展”,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南通张謇和厦门陈嘉庚两位爱国企业家的光辉事迹。此举很好地丰富了纪念馆的展陈内容。今后可以灵活调整临时展览的展陈内容,做到常换常新,与很多纪念馆和故居十几年不变的基本展陈相比,不定期举办临时展览无疑是吸引人气的好方法。但也要看到,尽管是“五一”假期,荣毅仁纪念馆的参观人数仍偏少,还需要加强宣传引流,这也说明活化利用是进行时,让文博场馆长久“火”下去还要下更大力气。

  推出串联场馆的打卡线路。工商名城是无锡的一张独特城市名片,但游客想要全面了解无锡的工商历史,却缺少专门的游览线路。建议文旅部门、旅行社等联手推出无锡工商文化一日游线路,线路景点包括梅园、荣毅仁纪念馆、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丝业博物馆、祝大椿故居等,让游客全面了解无锡的工商历史文化和工商名人。同时,这条线路还可以作为无锡工商文化研学游线路来推介,多设计一些打卡用的纪念章和有工商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吸引年轻人。

  加强场馆与受众的互动。文博场馆不是孤立的存在,其发展路径不应局限于馆内陈设,而是要加强场馆与受众的互动。比如,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过由北京什刹海周边居民、曾在旧址生活过的人共同策展的“海畔老友——恭王府与什刹海的共同记忆展”,让人们了解这片土地的过往。馆方还与什刹海街道联合主办“恭王府与什刹海”系列讲座,让博物馆文化走进社区。无锡的很多文博场馆都坐落在街巷里,在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上有很多文章可做。可以在纪念馆内定期举办交流分享活动,邀请名人后代、名人研究专家讲述名人生平事迹、最新研究成果,让受众加深对名人的了解,自然会提升名人故居对受众的吸引力。

  让文博场馆长久“火”下去,还要用好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活动鼓励游客在这些平台上以图文、短视频的方式分享参观感受,让文博场馆为更多人知晓。

  ( 陆 晟:无锡博物院)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