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唤醒土地 富了百姓 经济相对薄弱村“破茧成蝶”

2024

05/20

09:34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昔日坑洼不平的泥泞小道,已变为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村中心;原本贫瘠废弃的“飞地”、荒坡经过统一流转和科学种植,变得沃野千里、硕果累累;开办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推广特色农产品,一泓清泉引来八方游客,让曾经默默无闻的土地焕发新生机,也让村民们的脸上漾起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在无锡市纪委监委的精准结对帮扶下,太华镇乾元村、桥涯村等昔日经济相对薄弱村正展现出风光旖旎的新面貌,每一块土地都在诉说着“破茧成蝶”的新生。

  近年来,全市各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五增行动”,全市100个市级单位与100个薄弱村结对挂钩,选派年轻干部担任薄弱村第一书记进行驻地帮扶,实实在在解决了薄弱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产业项目全面覆盖,村级收入全面达标,激活了这些土地上沉睡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乾元村。(受访者供图)

  挖掘自然禀赋

  乡村旅游成村强民富新“引擎”

  走进乾元村,群山环绕、竹林悠然、茶海延绵,一草一木皆是美景。尤其是一泓从山间流淌而下的清泉,叮叮咚咚地敲打出悦耳动听的自然音符。谁能想到,曾经“脏乱差”的山泉溪流经过几年整治后,如今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去年暑假,该村人气爆棚,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今年“五一”期间,村里的每家民宿都“一房难求”。

  “自2017年无锡市纪委选派干部到乾元村进行驻地帮扶后,就更坚定了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乾元村党总支书记宗汉平说。找对方向的乾元村先后入选“市首批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省传统村落”“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从曾经的经济薄弱村实现了2023年村级年收入150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6.5万元的跃升。

  生态美带动产业兴。“前几年,这里还是一个杂草丛生、随处乱石的荒坡,自从种植黄桃后,现在每亩收益能有1万元,不久前我还拿到了绿色食品证书和有机产品证书。”2017年,返乡创业的董岳强正迷茫种点什么好,正巧遇上市纪委挂职太华镇党委副书记、乾元村第一书记徐斌在村里调研考察,在徐斌的建议和指导下,他成为村里首个引进并采用原生态方法种植黄桃的果农。现在,黄桃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水果,全村黄桃种植面积超过200亩,带动了村民增收和特色农业发展。

  经过四年的帮扶,乾元村已顺利脱贫。如今,乾元村围绕“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文化”,规划了“茶、竹、药、果”四大特色产业,采取保护性开发生态资源,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国硒中心太华桥涯富硒稻米示范基地。(潘凡 摄)

  盘活闲置资源

  焕发门户薄弱村“造血”新动力

  桥涯村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江苏西南“门户村”,也是无锡市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2021年6月,市纪委监委选派干部韩晶来到桥涯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走村入户时,很多村民都向他反映“种田难”。原来,“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桥涯村山林多、农田少,377亩耕地集中在6公里开外的安徽广德境内。“老人种不动,年轻人又在外工作。”韩晶说,盘活“飞地”,势在必行。

  这块位于4A级景区太极洞入口的“飞地”,是经中国地质学会权威认证的天然富硒土地。韩晶和村委一班人决定以桥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将这片富硒农田集中统一流转,提升耕地利用率;同时引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种植大户,“返聘”村民种植增收,打造“太华桥涯牌”富硒大米和富硒百合等品牌。

  修路、筑渠、建蓄水池,规模化种植水稻和百合……两年时间,“荒田”变身“良田”。在现任驻村书记顾嘉超的接棒努力下,田埂边又竖起了“国硒中心太华桥涯富硒稻米示范基地”,桥涯村通过和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合作,种出的百合、大米均达到富硒认证标准,富硒百合供不应求,富硒大米更是获评“江苏好大米”金奖,每斤售价达7.5元,比普通大米翻了一番。

  在驻村干部的积极带动下,通过将村级闲置资产变为优质固定资产,桥涯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被不断激发。原先太极洞景区附近一处破旧危楼被改建为多功能服务中心,已与一环保公司签订5年租赁协议,每年可带来村级稳定收入20万元。闲置村属小学校舍摇身一变成为“桥涯·溪谷”景观民宿,已与江苏福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签订5年租赁协议,将带来稳定客流,每年可增加村级稳定收入20万元,“造血”功能进一步提升。

  随着一项项“造血”工程的落地及特色农业的发展,桥涯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桥涯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98.8万元,人均年村级可支配收入2494.32元。 (记者 潘凡)


  数据

  2021至2023年,无锡市级安排项目资金1.2亿元、市(县)区及乡镇安排帮扶资金约1.9亿元,对全市100个相对薄弱村开展的经济发展类项目进行精准帮扶,三年来共扶持项目112个,总投资约5.9亿元,项目覆盖率100%。

  通过各项扶持政策的优化和完善,薄弱村经济规模逐渐壮大,村级收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截至2023年底,无锡市级相对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平均总收入712.37万元,比2020年底增长61.3%,全部达超250万元;经营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稳定收入较2020年底显著增长。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