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话说无锡 > 正文

这个无锡老地名你读对了吗?

2024

03/30

08:44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近日,有读者向网事悉心办栏目反映,此前受原有字库影响,无锡地名中用“东绛”替代“东土夅”,如今字库更新,但一些新开的商铺依然沿用了“绛”字。

  报料:“绛”“土夅”二字依旧混用

  该读者反映,自己春节期间路过东土夅地区,发现部分商铺招牌乃至路牌使用的都是“东绛”字样,“绛”字下方标注的拼音为“jiang”。为此,他查阅了字典和文献,确认“土夅”的规范读音和无锡本地话是一个读音,读“gang”,是“岗”的异体字。据他介绍,早期无锡的印刷出版物使用的都是“土夅”字,使用电脑打印后,因为这个字较为生僻,起初未被收录,用其他字代替无可厚非。前些年,“土夅”字就被收录进了字库,为何依然“土夅”“绛”混用?

  该读者表示,这种情况并非孤例,早些年宜兴湖㳇镇的“㳇”字,使用了同音字“滏”来代替,在字库更新后,当地的路牌、标牌均进行了更改。他认为,应尽快将“绛”字纠正,否则对本地地名传承是一种伤害,特别是新生代的无锡人,已是只知“绛”而不知“土夅”了。

  走访:“jiang”“gang”读音也难分清

  小江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走访,发现如这位读者所说,当地的商铺有用“绛”字的,也有用“土夅”字的。在一家新开业的药店门头上,就写着大大的“绛”字。一些门头较久的商铺,使用了“土夅”字,采访中,有店铺老板反问:“不一直是土夅吗?”

  各类导航软件也是使用“东绛”的重灾区。小江注意到,目前当地很多政府部门已经使用“东土夅”字样,不过在地图上却依然沿用为“东绛”。在百度地图上搜索“东绛”时,东土夅地区出现了数十个地名,包括学校、公交站、医院、银行等,其中有一家菜场甚至是以“东降”命名。而当以“东土夅”搜索时,仅有寥寥4个选项。此外,有的输入法或设备依然无法打出“土夅”字,搜索时会显示乱码,只能以“东绛”进行关联。

  “东绛”与“东土夅”字形不同,读音也有差异吗?小江遇到了正陪着母亲买菜的市民小刘,在小江询问应当是“东jiang”还是“东gang”时,小刘信誓旦旦地表示读“jiang”。一旁的母亲听了之后拍了一下小刘的背,用无锡话笑骂:“明明是东gang东gang,自己说了二十几年还会读错。”小刘则反驳说,她知道无锡话应当读“gang”,但是“普通话里不就是读jiang嘛!”小刘告诉小江,她一直以为读音不同是因为无锡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我跟别人用无锡话交流的时候,经常分不清我们东jiang和锡山区的东港,为此还经常吐槽,为什么不用普通话说呢?”

  小江发现,类似小刘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部分当地的年轻人,虽然知道正确的字样是“土夅”,但在使用中也习惯读成“jiang”。

  回应:文献中原为“冈”或“岗”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据介绍,此前也有市民向他们反映过这个问题,经和相关部门沟通,已经在逐步整改中。

  “这是地方上自己造出来的字,带有一定的区域性”,无锡文史专家郁有满介绍,“土夅”在规范汉字中属于三级汉字,比较生僻。其实,历史文献中原先既不是“绛”,也不是“土夅”,而是“冈”或“岗”,都是指“高地”的意思。无锡多水,先民选择高地居住,所以有了“土夅”之名。如黄泥土夅,这样的地名在无锡约有几十个。有些地方原先为“港”,到了近代改为“土夅”,如丁港里改为丁土夅里,实际上也是岸边高地的意思。

  类似的还有“军嶂山”,很多人认为军嶂山的“军”应该有个“山”字旁,但查阅史料发现,官方文书中,使用的一直都是“军”字,“山军”的用法只流传在民间,直到1949年以后,官方记载中才开始出现“山军”。“我们尊重志书原已记载的历史地名,要看这个字最早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出现的。”地名专家表示,地名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区域特色,在确定一地之名时,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证。

  延伸:地名里的无锡“味道”

  历史悠久的无锡,不少地名都很有地方“味道”。如市中心的前西溪和后西溪,就因此处原有前后两条溪而得名。中间的住宅宅南为前西溪,宅北为后西溪,如今溪流不再,但通过名字还能想见这片地方原来的风貌。因地形地貌得名的还有似羊腰的羊腰湾,因状如鹅肫而得名的“鹅肫荡”,因“真”与“肫”音近,“鹅肫荡”又称鹅真荡,今天我们更为熟悉的名字是鹅湖。鼋头渚的名字也由此而来,明末,王永积《锡山景物略》称:“更有一巨石,直瞰湖中,为鼋头状,因呼为鼋头渚。”

  地名还呈现出了一片区域在特定时期发挥的作用。“棉花巷”因清朝巷内设有棉花行而得名;“上马墩”因该地位于城外,古时送人远行一般到此留步休憩,而后道别上马,故称“上马墩”;原南门外谈渡河上,传说谈姓人士于老渡口建了一座桥,故名“谈渡桥”,现河已填没,桥也无踪迹,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有些地名沿用至今,有些地名在历史洪流中渐渐消逝,有些地名虽保留了名称,却已非昨日之景……翻开城市地名演变史,就像打开了一扇走向城市历史的窗口,也正因如此,细究地名中的一言一字显得尤为重要。(晚报记者 甄泽 予之)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