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人物春秋 > 正文

画到家山笔墨亲——写在冯其庸一百周年诞辰之际

2024

03/26

09:35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 陆 阳 文|

  今年,是一代红学大家冯其庸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日,一场名为“画到家山笔墨亲”的冯其庸捐赠书画展,不久前在其家乡隆重举行。在他93年的生涯中,三分之一的时光是在家乡无锡度过的。他在无锡的岁月,完全可以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来形容,也正因为如此,才奠定了他今后卓然成家的坚实基础。在此,特地爬梳史料,整理还原冯其庸的无锡岁月。

  在贫苦中辗转求学

  晚年的冯其庸,为书斋取了“瓜饭楼”的雅号。究其原因,正是他对年少贫苦生活的回忆和感怀。

  冯其庸,原名冯迟,出生于今天的惠山区前洲街道冯巷。其祖上世代务农,至其父辈时家境困顿,经常断炊,每至秋冬时节全家只能以南瓜代饭果腹。由于家中人口众多,有时连南瓜也有不济的时候。这便是“瓜饭楼”的由来。

  1932年,九岁虚龄的冯其庸入读家乡的县立前洲小学,但学费总是让其母亲发愁。冯其庸曾数次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我小学每个学期的学费是两块银元,母亲每次都要为了两块银元发愁,有时候偷偷哭,因为无处筹措。我那时不懂事,每次跟母亲讲,老师又催学费了,她总是说过几天就给你缴,实际上是毫无办法。”因家境贫寒,冯其庸在十岁之时已经下田干起了农活。不过,他天生是个“读书种子”,在农活之余读了《水浒传》《西厢记》《古文观止》《史记菁华录》《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源》《陶庵梦忆》等书籍。他回忆,读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时,他被这位圣僧以万死不辞的勇气赴西天取经的精神所震撼、感动,这精神不知不觉在他年少的心里种下了求学求真的种子。

  1937年抗战爆发,学校停办,冯其庸失学在家种地。他回忆:“凡田间农事,如插秧、割稻、翻地、种麦、戽水、担肥、收割种种,无一不能,故双手皆结厚茧。”直到1940年时局稍为安稳,他才进入家乡的私立青城中学继续读书。在校期间,他在无锡《锡报》上发表了散文《闲话蟋蟀》和两首《浪淘沙》词。1943年,冯其庸从中学毕业后,报考了省立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染织科。这所学校虽是一所工科学校,却有“雪巅词客”张潮象和善诗的顾钦伯这样的老师。这两位老师联合一帮诗友组织了“湖山诗社”,邀请冯其庸作诗,于是他写下生平第一首诗:“东林剩有草纵横,海内何人续旧盟……”张潮象评价“清快,有诗才”。

  因为张潮象的缘故,冯其庸因此得以拜识山水画家诸健秋,并获其赏识。每逢周末,冯其庸就到诸健秋的画室观摩其作画。诸健秋对他说:“看就是学。”这样的生活前后长达半年时间,冯其庸始得山水画之入门门径。

  还是因为家境贫寒,冯其庸入读无锡工业专科学校仅一年就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回乡边种地边在农村小学教书。1945年抗战胜利,冯其庸在无锡南门孤儿院小学短暂任教,后考入暂时迁来无锡的苏州美专,但两个月后又因学校回迁苏州而失学。

  在无锡国专深受国学熏陶

  上天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在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冯其庸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拐点。

  无锡国专,创办于1920年初,是民国时期一所以国学为专科的私立学校。全面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广西办学,并在上海设立分校。抗战胜利后,内迁广西的无锡国专尚未回迁,校长唐文治决定先在无锡原校址实行春季招生,冯其庸就是在1946年春进入该校。

  到了1947年底,“沈崇事件”爆发,无锡教育学院、无锡国专联合全市其他学校掀起了全市性的学生大游行。身为无锡国专学生会会长的冯其庸,被记两次大过、两次小过,仅免于开除。无奈之下,冯其庸于1948年春转到上海无锡国专分校。到了1948年下学期,冯其庸又回到无锡国专本校,并于当年年底毕业。

  无锡国专虽规模不大,却是名师云集。唐文治讲《诗经》,王蘧常讲《庄子》,朱东润讲《史记》和杜诗,周谷城讲授中国通史,童书业讲授秦汉史,蔡尚思讲授中国思想史,冯振心讲《说文解字》,周贻白讲目录学和戏曲,吴白匋讲“词选”,王佩诤讲地理学……据冯其庸回忆,那时唐文治双眼已经不能视物,腰间还挂一个尿袋,但用“唐调”吟咏起《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韵味悠长,回味无穷。

  在上海分校,经教务长王蘧常介绍,冯其庸结识了合众图书馆馆长顾廷龙。他在合众图书馆遍查资料,用半年时间完成了《蒋鹿潭年谱考略》初稿。在无锡就读之时,正值钱穆在私立江南大学任教,冯其庸就与同学沈燮元一起策划邀请钱穆来校讲课。沈燮元回忆,他们两个跑去邀请,钱穆欣然允诺。讲课那天钱穆坐着黄包车,两个小伙子跟在后面一路小跑,又累又开心。钱穆那天有关如何治学的专题讲演,让冯其庸终生难忘。他回忆:“(钱穆)谆谆嘱咐,读书治学一定要‘我见其大’。这是我终身不忘的一句名言。”

  在无锡国专,学术风气轻松且自由。冯其庸与沈绍祖、梅鹤徵等几位同学发起成立了“国风诗社”,创办油印本《国风》诗词刊,还与同学们办过名为“彻札”的墙报。在《国风》,冯其庸曾发表多首诗词。其中一阙《调笑令》云:“休去,休去,且伴春风同住。夜来香满帘旌,怕见花问月明。明月,明月,何苦照人离别。”

  也正是在无锡国专,冯其庸养成了实地学术调查的习惯。他实地踏访了明末江阴抗清斗争的遗迹,写成《澄江八日记》,发表于1947年的《大锡报》。

  在无锡国专,冯其庸接受到了堪称顶级的一流教育,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多年后,冯其庸动情地说,自己的学术起点始于无锡国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校也”“无锡国专,它决定了我这一辈子的人生道路”。

  从无锡国专毕业后的1949年2月,冯其庸应聘回到家乡的前洲树德小学教书。不久,附近堰桥胶南中学的地下党员章振之老师奉命去常州筹备迎接解放事宜,冯其庸被安排前去接替。3月初,冯其庸来到胶南中学。4月22日晚,解放大军突破江阴防线,直接进军无锡。第二天一早,冯其庸步行到无锡苏南行署政治教育处,办理入伍手续,正式参加解放军。同时参加解放军的还有无锡国专的同班同学沈绍祖、张仁迪、陈志刚、陆振岳等。之后的8月,冯其庸与沈绍祖又一起被安排到无锡市第一女中教政治课,后来又教语文课。1950年2月,冯其庸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8月,他又被调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这一年他30岁。在中国人民大学,他被安排教授大一年级的国文课,不久又为新创办的新闻系讲授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课程。他说,之所以能把这样重的任务担下来,“我真正要感激在无锡国专三年诸位老师对我的栽培。如果没有无锡国专三年的苦学,我是无论如何承担不了这些课程的”。

  冯其庸去往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是其无锡国专同学吴文治的举荐。吴文治,江阴人氏,与冯其庸同届进入无锡国专,一年后转入地处苏州的东吴大学,于1949年毕业,分配到新华社苏州分社筹办《新苏州报》。适逢华北大学在上海招生,吴文治经保送考试进入华北大学就读,1950年9月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文教研室,先做研究生,1952年登大学本科讲台,先后讲授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等。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需要语文老师,于是吴文治推荐了冯其庸。后来,吴文治成为韩愈研究专家。

  种下“红学”的种子

  冯其庸以“红学大家”名世。他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交集,也始于无锡国专期间。

  省立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有位印染学老师范光铸,见冯其庸酷爱诗词,就劝他去读《红楼梦》,说:“《红楼梦》尽是讲作诗的。”这是冯其庸第一次听说《红楼梦》,他借来书一读,却不感兴趣,因为“不是讲做诗的”。

  在上海分校期间,刘诗荪开讲一学期的《红楼梦》,这是冯其庸在课堂上正式听讲《红楼梦》。但当时的冯其庸沉迷于词学,又整天在合众图书馆里撰写《蒋鹿潭年谱》,因此只听了起初的几堂课。但尽管如此,用冯其庸自己的话来说,“研究《红楼梦》是一门学问这一认识,这时算是确立了”。

  冯其庸真正读《红楼梦》是1954年到北京以后了,当时批判胡适、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政治运动在全国展开,也带动起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红学热”。因为这场运动和上课所需要,冯其庸认真通读了《红楼梦》及相关论文和理论著作。1975年,国务院下设《红楼梦》校订组,调冯其庸任副组长。他一头钻了进去,一钻就是50年,终于成为一位蜚声国际的红学大家。《论庚辰本》《〈石头记〉脂本研究》《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梦边集》《漱石集》等专著先后问世。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