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人物春秋 > 正文

用一生凝视民间艺术——追忆黄永松和他的《惠山泥人》

2024

03/19

10:50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 姚起亚 文|

  惊蛰前一天,也就是2024年3月4日,凌晨4时30分,《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先生走完了他81岁的人生之旅。获此消息,颇为意外。我无缘与黄先生相识,但我刚放下他和他的团队编著的《惠山泥人》,仍沉浸在深深的感叹和无边的遐思中。

  《惠山泥人》这部巨著共有三册,500多页,最早出版于2003年,有繁体和简体两个版本,过了20年才读到它,我有相见恨晚之感。

  今年元旦后,我把研读惠山泥人题材的著作作为课题,先后在市、区图书馆和朋友处借来了近10本专著。比较而言,无论就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它们都无法与《汉声》版《惠山泥人》比肩,它至今仍是惠山泥人研究未能逾越的高峰。此书给我很大的震撼,为此还做了数万字的摘录。

  《汉声》版《惠山泥人》在无锡存量不会很多,3月10日,我聆听了此书的重要当事人——惠山泥人著名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南仙的追忆,现就此书的内容、出版过程和影响、意义作简约概述。

  11天零距离的采访

  1998年10月11日,小雨转阴。这是黄永松忙碌的一天。上午9点钟,他率刘道广、张思惟、冯利、刘镇豪一行5人离开南京,到达无锡站后,由惠山泥人大师喻湘涟和她的小女婿接到华宫大酒店(原光明内衣厂旁)入住。稍事休息,下午2点他们就急急忙忙地赶到不远处的喻宅。他们要在这里完成惠山泥人制作全过程的拍摄,主角就是喻湘涟、王南仙两位大师。

  喻宅是一幢普通的两层小楼,位于今天的锡山大桥东南侧,当年叫孙家桥的一条小巷子。喻、王两人退休后就在这里“上班”。84岁的王南仙回忆当年,仍记忆犹新:“喻老师比我大一岁,当年她59岁,我58岁,我们搭档几十年了,她擅长泥塑,我对彩绘是‘吃粒瓜子香香’。黄先生跟我俩也已相识多年,我俩退休后已加入了汉声与东南大学合作创办的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他是经张道一教授推荐找到我俩的。”

  原计划工作地点放在一楼,黄先生看后感觉到空间太小,光线也比较差,就调整到了二楼。大家一阵忙乎,调整了二楼的桌椅、床等家具,还在二楼阳台临时搭起棚子,作为喻老师捏塑的地方,临窗的室内是王老师彩绘的地方。当晚工作团队进行了分工,由张思惟、刘道广拍摄喻老师的泥塑,刘镇豪、黄先生拍摄王老师的彩绘和装銮。

  “黄先生率团队来无锡,零距离地采访我们,是为对惠山泥人的制作做彻底的整理、收集、研究。在前一天,也就是10月10号,他们就开始做了准备,工作组分头在南京汇合,并拟定工序手法,进行了热身。从那天开始,总共11天。”王南仙说。

  正式拍摄从10月12日开始。工作组计划,每天上午8点到达喻家工作,下午5点收工。翻看当年的《工作日志》,上班时间基本是保证的,但下班基本做不到,大多要到晚上8点,还有几天直到晚上9点才结束。可见工作强度相当大。

  开始的两天有个磨合过程,由于拍摄要喊“停”,让两位大师很不适应。因为程序是连贯的,一旦停了,往往影响到下道程序的进行。这个问题二三天后就解决了,两位大师都掌握了叫停的环节,清楚拍摄的要点,会自己停下来叫“拍”。

  喻宅一下子多出四五个大活人,顿时显得拥挤起来。喻老师在阳台上,虽然相对宽松,可是太阳忽有忽无,给摄影曝光带来很大的不便。王老师每天回家的公交车,到了晚上6点后就结束了,她在彩绘完成后就先行离开。此时喻老师他们就转移到二楼室内,打开光源,抓紧工作。

  黄先生在这11天中,也有几次“碰巧”,使他在无锡的日子,既充满了变数,又收获着快乐——10月13日那天,黄先生安排好工作,准备取道南京回台北,巧的是台风已逼近台湾,老天把黄先生留下了;黄先生在聊天中流露出了对江南芋头的眷恋之情,喻老师和她母亲放在心上,14日那天让黄先生如愿以偿;15日晚上,由喻老师小女儿安排,他们在湖滨饭店吃到了阳澄湖大闸蟹;17日是黄先生的生日,大家早餐吃了一碗无锡银丝面以示庆贺;19日晚归旅馆途中,黄先生他们在高巷口意外地遇到了唱滩簧卖梨膏糖的草台班,他们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历时八年巨著出世

  紧张而难忘的采访结束后,喻、王两位大师的工作还在继续。在黄先生的指导下,她俩担纲,一起合作,清理出以她俩为中心的惠山泥人百年来的师承关系,她俩寻访故旧,寻找资料。由于年代久远,加上人事复杂,所以多次修改也是势所必然。

  还有一项工作,是对昔日惠山古镇原貌的追寻。编辑们数次来到惠山,在仅存的旧屋中拍照、速写。但半个世纪的变化,老街早已物是人非。在黄先生他们的指导下,从小生活在寄畅园的王南仙、生活在上河塘的喻湘涟,头顶烈日,一处一处走动,细说各处是何家店铺、门面如何、屋顶如何。此时,惠山古镇的修复改造已经开始,白墙上的“拆”字,在提醒他们抓紧拍摄留资料。“1949年惠山泥人耍货店、祠堂分布图”,这是迄今最详尽最权威的资讯,为古镇的修复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这样等待了8年,2005年《惠山泥人》正式出版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套三册沉甸甸的巨著,送到了两位大师的手上。“没想到是这么厚的书,我俩各收到了好几套。真让我们想不到,简直是喜从天降!”王南仙大师忆及当年仍然喜气满面。

  第一册包括“论述篇”与“图录篇”。论述篇介绍了无锡市惠山镇的优美环境,捏塑泥人的源起和传说,著名品种大阿福与手捏戏文,以及知名的老艺人们。图录篇主要收录了无锡泥人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珍贵惠山泥人,以及两位师傅仿做的传统泥人,总共600多件。

  第二册首先呈现的就是1949年惠山泥人街区原貌图,泥人店和祠堂鳞次栉比,可遥想当年的情景;接着是汉声编辑们11天采访两位大师的工作日志;然后是相关的论述,梳理近百年来惠山泥人的历史,厘清苏州泥人和惠山泥人的消长变化。接着从三千多道程式工序中,归纳出“捏塑十八法”“彩绘七法”,是技法层面的整理、分析、归纳,基本涵盖了惠山泥人中不同品种、不同角色的工艺特点。工艺记录之后是喻、王两位大师和喻老师母亲蒋兰英三人的自述和记述,她们从艺一生,酸甜苦辣,言尽而意犹未尽。最后是喻湘涟、王南仙师承关系表,这是惠山泥人业技艺传承的主要脉络。

  第三册“工序篇”记录了惠山泥人制作的全过程。用数千幅图片,展示了二十四种泥人的捏塑和彩装,记录了3200多道工序。对比师傅的要诀、手法、心法,归纳并厘订了“捏塑十八法”——印、搓、捺、摘、捏、推、拉、扳、剪、包、镶、拍、挤、滚、捋、挑、捻、戳。“彩绘七法”——拓、涂、勾、点、掸、晕、刷。“装光四法”——剪、削、黏、扯。

  对此,王南仙说:“这些手法都是历代师傅积累的经验,以前我们只会做,或者各家口传心授,从未有过文字的具体解释和流传,是这项手艺最详尽的记录。”

  “留住手艺篇”则集中了国内学者专家重磅级的论文,以及他们由衷的心声。汉宝德《保存玩泥巴的文化》中说,保存数百年的传统手艺等于保存民族的灵魂;林谷芳《工、艺、道的连接与转化》呼吁以“艺”入“道”,重视工艺;林保尧《真情记实 最美薪传》认为,善用科技手法,报道不受重视的传统工艺,并归纳出程式化手法,有如传统建筑之《营造法式》,是件重要的事。张道一《传统如流水》总结惠山泥人主题多年工作的目标与过程,阐明民间手艺的传承与演变,犹如流动的水。

  “我们以一套三册的出版,向老艺人们致敬。每一项手艺都应该得到这样的尊重和珍惜,因为他们的手艺是即将从我们身边消失的一种文化。希望藉由文章与图片,让大家增加更多地了解,共同努力留住手艺。”《汉声》在出版序中表达了心声。

  他与惠山泥人同在

  黄永松从1971年起,半个世纪编办《汉声》,坚持深度记录民间文化。资料显示,他第一次看到惠山泥人的实物,是在到大陆之后在张道一教授家,他为精美的惠山泥人所震惊。为发掘这项民间工艺的魅力,1995年,《汉声》与南京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合作创立了“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第一项工作便是对惠山泥人考察、整理和传授。

  为完成这个专题,他们曾希望通过相关人员、相关部门,提供历史作品的拍摄,结果却无功而返。不得已黄先生只得到苏州、上海、南京等地去收集资料。幸好在南京遇到徐影秋、吴山两位专家,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收集整理了早期的惠山泥人作品,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为了拍好这些早期作品,黄先生请扬州摄影家王虹军、北京编辑陈密专程赶来南京工作。在友人和关心惠山泥人的社会人士的帮助下,逐渐丰富了资料的收集。几年的历练,竟使他们成为“泥人专家”,掌握了对惠山、苏州两地泥人作品的辨识能力,纠正了南京博物院两地作品混淆的情况。

  泥人戏文的拍摄告一段落后,紧接着的问题是戏名剧目的确定,黄先生他们搜集、研读相关文献,熟悉那个历史时段流行于民间的戏文情况,还先后到江苏省京剧院、昆剧院查核剧本资料,回到台湾后又请专家对某些未能定论的剧名提供意见,硬把自己逼成了“戏剧专家”。

  黄永松编办杂志五十余年,长年投入民间文化采集与田野调查,以影像为民俗艺术留下系统性的珍贵记录。除惠山泥人外,他的团队记录了陕北剪纸、贵州蜡花、山西面食、中国结、蓝印花布等5大种10类56个项和几百个选题,建立起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

  “汉声不是一家寻常的公司,黄先生与员工的关系,更像是传帮带的师徒关系。黄先生小我2岁,他对我们十分尊重,工作作风也十分严谨。他们的选题都是那些不被重视、将要消失的、活生生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一旦选定则不计成本,可以花上五年十年只为做好一部书。黄永松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只要有惠山泥人在,他就永远在!”王南仙动情地说。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