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唤醒老街巷|大窑路:数百年窑业历史汇于此

2024

01/17

09:45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无锡民间曾流传一句俚语:“窑荒十八行”,意思是窑业兴则十八行兴,窑业衰则十八行衰,可见当时窑业在无锡的地位是何等的举足轻重。大窑路是当年无锡窑业的中心,因窑而兴,也因窑得名。如今,大窑路两侧还散落着数十座当年的砖窑,诉说着当年砖瓦通达四海的历史。

  历史留痕 大窑砖瓦达四海

  大窑路曾名老窑头、大窑坊,居民习惯称窑上,道路北起伯渎港古运河东岸,南至金城路。但在不少老无锡眼里,还得加上伯渎港至塘南路的一段,将沿途多个小区揽入其中。

  大窑路184号是一户居民住所,与左右邻居不同的是,这户人家有着黑色的院墙。据介绍,早年住在大窑路上的居民在建房时,会将烧窑的煤渣、炭灰混在石灰中粉刷墙壁,因而墙体呈黑色。不过,如今窑业不存,这户人家的黑色墙面用的是颜料,而非传统的煤渣。

  继续往北穿过南水仙桥,是无锡大窑路窑群遗址所在,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初“下塘十里尽烧窑”的盛景说的便是此处。大窑路建窑烧砖始于明初,最盛时有砖窑百余座,延绵1.5公里,窑工近万人,所产砖瓦畅销大江南北。现存砖窑42座,其中19座较为完整。

  刘外窑,是大窑路地区比较标准的窑座,窑门外建有存放燃料的窑屋数间,窑顶上面覆盖着小瓦片。烧窑时,窑洞几乎全部封堵。上面只留有连续进料的小方口,下面筑有半圆形的出灰口,烧窑工具仅用二刺灰扒钩,用火力较强的松枝芦苇等做燃料,以慢火(俗称熟窑头)焙烧一周左右就止火封窑,在窑顶筑水打洞进行烧水。此外,老中窑、对直窑都是当时比较常见的砖窑。

  邱仲贤是大窑路的居民,他年幼时家中便有这样一座烧砖瓦的窑。邱仲贤说,那时候,大窑路的砖瓦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砖瓦运输靠人挑,一担能装40块砖。船只停靠在码头上,一担担地往船上装,接着便运往各地。

  几经沉浮 兴盛数百年的窑业

  细数大窑路窑业的发展脉络,泰伯奔吴后带来了筑窑的萌芽。相传是泰伯教会了当地居民先进的中原文化,掘土制坯。到了明清时期,大窑路的窑业达到鼎盛,因为紧傍京杭大运河,无论是从外地运来的制砖瓦的泥土、烧窑需要的木材,还是将烧制好的砖瓦成品装运,都极为方便。如今,在南京明故宫东华门遗址,残城砖上还有明朱元璋时期的铭文:“常州府无锡县提调官县丞贾从善,司吏朱原,作匠徐宁。洪武二年七月”。因此有“南京的城墙,大窑的砖”的说法。

  数百年间,大窑路的窑业兴盛不衰,“砖窑相望,络绎不绝”说的便是当时到无锡装运砖瓦的船只云集在城南的景象。明末清初时,大窑路上形成了周、刘、冯、薛、铁五大砖瓦制作家族。之后,五大家族变为苏、毛、马、殷、冯、黄、刘,周、倪、丁,李,邱、赵等十余家,统称为十大砖瓦家族。但是到了民国37年,由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无锡窑业变得萧条不堪。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底,大窑路成立无锡市大窑砖瓦业同业公会,会员有62家。古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大生产中。

  如今的大窑路,位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与南长街一河之隔,东南面是新开的运河汇,地理位置优越。虽然往昔繁华的窑业已不在,但其本身依然是一处极其珍贵的研究古代砖瓦历史的“博物馆”。

  (甄泽/文 朱浩/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