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最新考证 > 正文

“国字头”重点科研基地华东工作站在锡揭牌

2023

09/18

09:29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9月17日,关于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方面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华东工作站”在锡揭牌成立,为无锡考古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再添助力,同时,也将有利于在华东片区开展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

  “随着考古前置工作的大力推行,新出土的文物和新发现的重要遗迹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增大,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整理提上了议程”,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宝山介绍,2021年5月无锡市开始执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土地储备考古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锡政办发〔2021〕19号),2021年全年收到省、市文物局委托的考古调查勘探项目达到了120项,开展的考古发掘项目10余项,工作量是上一年度的5倍以上;2022年完成考古调查勘探项目88项,完成考古发掘项目16项。平均每10个考古勘探项目就新发现一处遗址或墓葬区,出土了大批文物需要修复整理。

  面对压力和问题,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拓思路,积极联系具有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资质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展横向合作,在无锡设立“华东工作站”,以有利于在华东片区开展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

  成立“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华东工作站”,也是抢抓时代机遇。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的意见》(文物博发〔2020〕8号)总体要求,到2030年,国家将围绕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和管理的重要紧迫需求,拓展科研基地规模,总量达到50家。优化完善科研基地的研究方向布局,在增补空白的同时,实现领域细分和动态调整。“因此,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委市政府和滨湖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的有利条件,吸引‘华东工作站’在此落户”,刘宝山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西晨表示,工作站的设立,将更好地发挥科研基地的基础辐射和引领作用,在技术应用示范、人才培养等方面多实践创新,提升现场文物保护的水平。

  延伸阅读

  “华东工作站”何以花落无锡?

  透明的“玻璃罩”里灯光明亮,恒温恒湿的空间给文物保护与研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走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的探源科考舱,现代化和科技感的气息扑面而来。赵西晨透露,正是经过对基地的前期考察,认为无锡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合适,才决定将华东工作站落户无锡。

  吸引“华东工作站”落户,无锡有优势。此前,无锡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阖闾城遗址管理委员会等开展多方合作,引进社会力量,建设了考古实验室大楼,创建“探源科考舱”,有效缓解了考古压力,提升了考古出土文物预防性保护效率,一批宋代窑址等重要遗迹得到了保护展示利用。与此同时,还创新性地采取实验室考古直播等形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开启6000年盲盒”的考古直播,在短短两个小时中,吸引了310万人次观看,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820万人次,全网传播总量突破1500万,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刘宝山表示,今后无锡将继续加强文物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科学合理地提升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抢救性整理既往形成的文物科学调查档案、考古发掘资料、科学数据、文物与考古科研标本、科技资料,并逐步开放共享。这次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在无锡的挂牌,将会加快无锡的文物保护修复和科技考古人才的培养,为无锡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加速。

  “华东工作站”将承担五大任务

  据了解,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华东工作站成立后,一方面,将开展科技攻关,加强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研究,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大力发展成套技术和装备。重点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提高文物展示利用的技术实现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文物保护和考古应用基础研究,着力突破文物无损或微损检测分析技术,考古现场残留物与信息提取技术,发展新的实验测试技术。对危害文物的常见多发病害,加强病理研究,优化对文物本体和环境的监测技术,创新监测数据研究方法,为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用项目带动文物保护人才培养。在此过程中,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将科研基地建成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发源地。建立覆盖“实验室研究-实验观测-优化改进-应用示范-应用后监测”全周期的文物保护技术科学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科研基地与优质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专利成果产品化和产业化。

  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也将进一步深化,加强科研基地的跨机构、跨行业合作,特别是科研基地之间的横向交流,打造文博行业协同创新平台。掌握国际文化遗产领域科技发展动态,把握国内国际两个需求,发展联合科研、人才培养、国际化团队建设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

  链接——

  最新科技考古成果发布

  无锡首获6000年前古人类DNA

  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华东工作站”揭牌仪式上,无锡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了一项最新的科技考古成果——无锡市马鞍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人骨检测报告。

  马家浜文化是无锡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可以说是无锡地域文明之源。在2023年6月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活动中,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探源科考舱”内,对无锡市滨湖区马鞍遗址发掘并提取的两座距今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墓葬开展实验室考古探源,发现了两具古人骨架。现场,体质人类学专家、岩石矿物学、粘土学、微生物学、微痕分析和科技考古等方面的专家齐聚一堂,多角度、专业化提取了墓葬内的各种信息。时隔三个多月,这两具遗骨所承载的信息和故事正式揭开。

  “这是我们首次成功获得了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人类基因组数据,填补了因为环境影响、保存不佳所导致的中国南方古DNA研究缺环,为我们理解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化人群的起源和迁徙提供了重要参考”,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教授团队的博士后杜盼新介绍,这也是中国考古界首次获取长江下游地区马家浜文化样本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目前长江流域古DNA数据仍然有限,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要。”

  杜盼新分析,中国南方由于保存条件和环境等因素,人骨保存都比较差,遗址中能够留下两具保存比较完好的人骨是相当幸运的,为科研人员用分子DNA技术来研究马鞍时期的人群迁徙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在其中一具骨架中,复旦大学的专家团队成功提取到了古DNA。经检测,该例样本为男性,其母系遗传类型属于单倍群F1a1'4。检索对比已发表的古代各地区考古提取的线粒体DNA数据,此类型DNA在越南北部(距今4000-2000年前)、老挝北部(距今3000年前)、印尼(距今2000年前)、菲律宾(距今1800年前)、广西(距今1500年前)的古代遗址和泰国北部(距今2500-800年前)悬棺葬中存在。“通过将无锡马鞍遗址马家浜文化古人的这一遗传类型与现代各语系人群的遗传谱系比较,我们认为无锡马鞍遗址的古人可能与侗台语人群的祖先有关。”(陈钰洁)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