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许倬云:越过万重山千重浪 我还可以回故乡

2023

03/04

09:3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学习贯彻落实这一精神,主流媒体应更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千年文明的重任,在迅猛发展的数字化时代,通过创作更多富有仪式感的内容,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再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它推广出去、传承下去。于是,《太湖周刊》在“天下无锡人”专栏的基础上,将与更多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理解的大咖、学者、专家进行对话,用文字专访、音视频采访的形式,让读者在视听新体验中,感受与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

许倬云全家福

  这次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我们采访到了许倬云先生。出生于1930年的他,是当今最著名的华人历史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等。我们将用三期内容来领略93岁高龄的他,如何以博古通今的学问,关切民族与人们的境遇,思考人类文明的命运……

  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举办时,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视频中讲述了《我的家乡在江南》。许倬云是无锡人,这些年,他在访谈节目中,常常会提及故乡无锡,也时常撰文回忆家乡的种种风土人情。作为先生家乡的媒体,却始终欠先生一次专访,这成了我们的一个心结。于是,2023年的春天,在许氏后人许树铮先生的热心牵线下,我们向许倬云先生表达了无锡日报希望对其进行独家专访的愿望,先生慨然应允。考虑到他的身体原因,也尊重他的想法,我们通过电子邮件完成了这次特殊的访谈。忆起故乡,许倬云情真意切,几度哽咽,他说:“我还可以回去。”

  桑葚是童年的味道

  沧海桑田,褪不去许倬云对家乡的深刻记忆。“1930年,我生在厦门。在厦门的时候,每年也要回到无锡,但那时年纪还小,印象不深。后来,我们就搬到了湖北荆州沙市,也是每年都要回家的。”许倬云所在的许氏支脉祖籍河南,后迁至福建,乾隆年间,由福建迁到无锡,深受江南文化的浸润,成为江南士大夫家族。虽然许倬云的家族在无锡,但因为父亲许凤藻在厦门工作,所以许倬云没有出生在无锡,而是出生于厦门。

  许倬云告诉记者,那时回无锡,他年纪尚小,对无锡的情况不是很清楚,但对家里的生活,印象很深。“我家的院子里,种了许多桑树,小孩子就喜欢去摘桑葚吃,紫紫的嘴巴,红红的手,很好玩很有意思。”家乡桑葚的酸甜可口和那抹紫红,是许倬云最深的童年记忆。

  许树铮在无锡的老家跟许倬云的老家离得很近。许树铮介绍,许倬云在无锡的老家位于城中东河头巷,即现在的梁溪区崇宁路、东河花园一带,彼时是典型的枕河人家。许倬云清楚地记得,他们家前门后门都有河,有码头。过年的时候,河面船只往来忙碌,乡下的船摇来城中送油、送米、送菜果、卖柴火,很是热闹。“亲戚朋友往来频繁”“家里的祭桌上摆了许多祭品”“墙上挂着历代祖宗的肖像”……许倬云回忆,那时,在乡下看田的农夫也会带着磨子到城里来替他们磨粉、蒸糕,孩子们等不及做好米糕,便去拿米粉往嘴里塞,“一人拿一坨,糯糯的,甜甜的”,这些温暖的记忆,人情味十足。

  无锡有终身的朋友

2009年,许倬云与辅仁中学同学合影。(钦嫣供图)

  许倬云成长的年代,烽烟弥漫,家国罹难。“抗战期间不能回家。”许倬云说,那时候,他们一家从沙市辗转各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许凤藻早年留学英国学习军事,受过中西方教育的熏陶,历史、地理功底很好,视野宽广。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天生残疾、行动不便的许倬云从小喜欢读书。但抗战期间的东奔西走,令他无法进行系统学习,“基本是父亲和舅舅、哥哥和姐姐有机会就点拨几句,大部分时间是自己看书,是一种不规律的学习方式”。正是那段边逃难边读书的艰苦岁月,让许倬云有了较同龄人更强的毅力与见识。抗战胜利后,许倬云一家回到无锡。“那是我第一次在无锡上学,在辅仁中学上高一。”许倬云回忆,他刚入学时,没有学籍,是寄读生,参加月考之后,才升级为正式生。

  许倬云告诉记者,在无锡读书的两年半,是他学术生涯里最快乐的时光,因为终于得以接受学校教育。许倬云说,在辅仁中学,不仅有老师的教育,学生之间也相互交流辅导。他直言,当年,假如没有同学的帮助,他的学习无法步入正轨。因此,他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生涯始于无锡。“但我对他们也有一定的贡献。我去过的地方,比他们多多了,我受尽了苦难,也获得了经验,这是他们所缺乏的。”许倬云打趣道。他说,跟同学们彼此交流,各有受益,而他也将那段时期的朋友视为终身的朋友。许倬云还记得,他们校园离东林书院不远,老师上课会说起,他们是东林子弟,有东林的气节,“东林书院的那副对联,我们每个人都记得很熟,像是生命的指导一样”。

  家乡可以交托一切

  家乡是什么?江南又是何方?许倬云给出了他的回答:“家乡不是地理,家乡是亲情传递。”“江南有上天给的福祉,有湖、有江海,也有秀丽的山川,一年粮食两熟,鱼虾满池子都是,这是特好的福气。”许倬云说,每次回无锡,他们都要去上坟祭祖,也会到惠山祠堂祭祀,他感受着一路优美的风光,更感怀着地方淳朴的风俗,体味着乡人间的温情传递。“这都让我觉得,无锡是个富有人情的地方;让我觉得,无锡不是路过之处,而是安身立命之地,不管离乡多久,都会让我想到,无锡是我可以交托一切、放下一切的地方。”许倬云说,这就好像在外旅行的人回到家,换了衣服,鞋袜一脱,两脚一泡,喝上一杯茶,那种安逸,就是家了。“所以,我对无锡,是归少离多,这种温暖和怀念,后来升华为我对中国的感情、对中华同胞的感情。”许倬云说。

  许倬云定居美国后,回来无锡很多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家也会在无锡举行家庭聚会。天南海北的许氏子弟回乡寻根,聚集一堂,出席人数多达上百人。许倬云回忆,他上一次回到无锡,是2005年在南京做访问教授期间。那时,他回无锡的次数很多,逢年过节会来无锡扫墓,拜会长辈,与同学聚会。他还记得,有次辅仁中学的老同学聚会,“两个大圆桌,聚了一整天,同学们又是哭又是笑”,后来再回来,老同学每次少一点,再后来,大家连通信也没有了,“但也有老同学从无锡到美国来看我的。我感激他们,也想念他们,在那个年代,这种情感是无法代替的。”

  采访末了,许倬云深情地说:“我93岁,我不能想象在我此生,我还有没有可能回来,因为我已经瘫痪了。梦魂之中,常常万里关山,一重山一重山,千重浪,一波浪一波浪,最后,都会进入太湖……我还可以回去。”

  (张月、韩玲)

江南春初

许倬云

到江南,杨柳新绿;

待得柳抽丝,江南春已暮。

海外游子已老,

但梦中问:“人在何处?”

乍暖犹寒,叶初绽,枝头滴露,

东来紫气,花非花,雾非雾,江南才春初。

有书信:赶上江南春,长与春住。

稍蹉跎,慢动身;

乳燕已离巢,草长花老叶满树。

花非花,雾非雾:江南春已暮。

江南子弟他乡老,西望夕阳,山外山。

万重山、万里浪,才是太湖。

中夜醒,孤灯黄,眼模糊。

花非花,雾非雾,

拭眼问:“心”在何处?“身”在何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