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观山路 > 探索·思 > 正文

保护传承利用好无锡运河非遗

2022

11/23

11:39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分布在大运河文化带上,且其形成、发展、演变受到大运河及其功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运河的流变在无锡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无锡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期,无锡要在制度建设、风貌环境保护、市场开发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下更多力气,赋予运河非遗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无锡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现状

  无锡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泰伯庙会、梁祝传说等无锡独有的非遗项目,也有锡剧、吴歌、苏绣、竹刻、古琴、昆曲、江南丝竹等并非无锡独有却在无锡得到传承和弘扬且形成无锡特色的非遗项目。目前,无锡拥有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51项省级非遗项目,共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95项(含扩展项目),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285人。

  近年来,无锡打造特色鲜明的大运河无锡段人文纽带,建立政府主导的运河非遗保护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运河非遗主题活动,运用数字技术推进运河非遗保护传承。依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无锡建设保护区“两园三带十五点”,加强运河非遗活化利用载体建设,运河非遗成为无锡文化旅游的靓丽名片。

  但也要看到,无锡在积极推动运河非遗保护传承与运河文化、地方经济发展相融互促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需要深化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非遗管理制度不健全,非遗价值研究深度不足;非遗保护系统性推进不够,非遗项目创新开发滞后;非遗项目产业化程度较低,非遗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非遗传承持续性困难较大,非遗人才资源供给匮乏。

  加强管理制度的体系化建设和传承创新的系统性研究

  围绕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优化无锡运河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非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立非遗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非遗产品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的保护原则,切实加强运河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政府主导、智库支撑、政策完备、社会参与、企业投入、机制灵活的无锡运河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立足区域特色,健全无锡运河非遗名录体系,规范清单编制,明确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分类保护无锡运河非遗的个体传承项目、团体传承项目、群体传承型项目,有效区分非遗的非产业化项目和产业化项目。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挖掘和梳理无锡运河非遗精神内涵与内在价值,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扩大无锡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对于运河非遗研究、运河非遗传人培养、运河非遗普及项目、非遗活化专业引导的扶持范围和支持力度。充实非遗研究与保护的专业力量,广泛开展非遗学术交流和专门推介宣传,营造无锡运河非遗保护和宣传的浓厚氛围,夯实市民和旅游者的自觉保护意识。

  推进风貌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和资源类别的融合性开发

  无锡“城河相连”的运河特征,商周遗址梅里,吴泰伯开凿的伯渎港,始于春秋的黄埠墩,古运河芙蓉湖,临运河老街街巷肌理和老建筑风貌,南长街、南下塘、大窑路与运河河道独特的水弄堂格局,惠山古镇祠堂谱牒文化等,彰显了无锡运河非遗的特色。无锡运河非遗保护传承需要依托无锡大运河文化带的古村落、老街区的环境、场所和老宅,整体性和原生态保护非遗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在城市更新中要注重传统风貌和非遗文化内涵的复合性活化利用,打造传承无锡运河非遗文化的平台、乡愁记忆的活动场所、展示特色技艺风俗的载体。

  遵循“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使运河非遗与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商贸业、农业、工业相融合,与演艺、动漫、节庆、展会等多种业态相融合,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无锡运河非遗特色的高颜值、高品位、高效益的主题旅游线路,成为旅游景区、主题园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历史文化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非遗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延伸产业链,实现非遗资源向旅游产品、演艺产品、文创产品、动漫产品的创造性转化,打造资源、产业通融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格局。

  加强项目运营的市场化推广和文化旅游的内涵式发展

  将当代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注入无锡运河非遗项目,以数字化赋能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引领时尚潮流。把电商运营、直播带货、短视频拍摄、流量提升等数字推广模式引入非遗,推动非遗传统商业模式迭代升级。加强非遗数字藏品探索,发行更多的无锡运河非遗国潮IP形象及数字藏品。非遗展示场馆要充分利用数字科技手段,突破传统展陈方式,通过区块链、5G、云计算、AI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数字空间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打印、3D扫描、动态捕捉等技术手段,打造虚实相生的新型消费体验,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元素和现代意义,焕新无锡运河非遗品牌形象。

  持续推进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在景区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提升非遗项目的融入性、互动性和代入感,使游客于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推进“两园三带十五点”以及荡口古镇、梅里古镇、巡塘古镇、灵山拈花湾等文旅新型产业空间的非遗活化利用,增强市民和游客参与度,恢复无锡文化记忆,扩大无锡运河非遗的地域文化标识影响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全面推进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无锡段)旅游廊道建设,发挥无锡运河非遗作为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重要载体作用。

  注重传承队伍的整体性提升和专门人才的复合型培养

  非遗的生命力“取决于那些一代又一代将其传统、技能和习俗的知识传递给社区其他成员或其他社区的人”。为此,要进一步增强非遗传承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加强运河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提升培养,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活动;激励更多的新媒体人加入非遗传播的队伍之中,突破传统媒体单向度的传播缺陷,拓宽具有更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网络非遗传播渠道。

  建构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为非遗人才培养提供教育培训、创新创业、产品转化、营销融资等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更广泛地建立青少年非遗研学基地,推动无锡运河非遗进中小学、进乡村,让非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扩大、积聚非遗传承的社会影响。遴选无锡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非遗相关专业和课程,把职业教育和非遗传承有机结合,依托非遗工坊、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等模式,培育既精通非遗技艺又擅长现代经营管理、数字技术和现代科技运用的非遗复合型创新人才。

  (瞿立新: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