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拾遗记|创办范家壶庄,传承紫砂技艺 “大生壶”传人:有心人的坚守

2022

09/01

10:18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在宜兴范家壶庄,有一件折翼的雄鹰紫砂雕塑,陈列在历史名作馆。这件紫砂雕塑作品为范鼎甫所制,1935年在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这件略有残缺的“宝贝”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范家壶庄创办人兼艺术总监范伟群心里,是他悉心继承祖辈技艺并力争发扬光大的动力源泉。

  “大生壶”传人创办范家壶庄

  8月26日,范伟群刚从广东回到宜兴。作为宜兴市丁蜀镇西望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率领西望村一批紫砂艺人到岭南美术馆举办作品展览,获得成功。

  范伟群于1990年创办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所在的西望村有600多户人家,八成都从事紫砂陶瓷的生产经营。以范家壶庄为阵地,范伟群组织村民从事紫砂壶艺的创作、研究和开发,推动宜兴紫砂陶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与弘扬,他也因此获得“全国百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的首届“江苏工匠”等荣誉称号。

  西望村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紫砂艺人,其中尤以生于同治末年的范大生技艺最为精纯。“范大生”是社会上对制壶大家范广善、范钦仁父子的别称,“大生”是父子二人的公用艺名。他们的作品制作精美,造型丰富,民国时期就享有“千金难求大生壶”之美誉;他们所创作品连续六次获得国际金奖,是宜兴紫砂第一个国际金奖获得者,“大生壶”以此享誉海内外。

  范伟群生于1970年,是“大生壶”四代嫡传,先后师从吴同芬、季益顺、徐汉棠学习紫砂陶制作技艺,经过30多年的学习钻研与创作实践,所制作品工精、型美,文化内涵深厚,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并被表彰为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三枚世博会奖牌背后的故事

  作为江苏省非遗传人,范伟群收藏有三枚世博会奖牌。这是他在拍卖会上花12万元竞买获得的。其中包括1915年巴拿马赛会金牌、1927年巴黎博览会铜牌和第一届南洋劝业博览会银牌各一枚。

  范伟群之所以收藏世博会奖牌,源于宜兴丁山范姓紫砂人家与世博会的缘分。祖辈范大生作为清代宜兴紫砂名家,制作的《大柿子壶》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江苏南京举办的第一届南洋劝业博览会上荣获金牌,这是宜兴紫砂壶在国际性展览中首次获得如此殊荣。

  据范伟群介绍,宜兴紫砂陶本世纪初就已经全面走向世界,参与了好几届世界性的博览会并多次得奖。其中,1915年,由民国制壶好手程寿珍制作的掇球壶在巴拿博览会与贵州茅台酒同时获奖,这是宜兴陶瓷制品首次在世博会获得的最高荣誉。

  如今,除了象征“范家壶”荣誉的第一届南洋劝业博览会奖牌,大生制作的《大柿子壶》也在海外流转百年之后重新回到宜兴。该壶用段泥制作,呈白果色,容量350毫升左右。壶体似柿子形态,壶盖如柿子之柄,形象逼真。壶腹的一面镌刻山水图案,另一面是行书:“何当破闷出躯壳,君乘石瓢我浮蠡”,署“宜兴出品”款,无陶刻人的姓名。壶盖内有“大生”印。

  紫砂技艺传承在于有心人

  怀着继承紫砂传统技艺的使命感,范伟群不仅先后参加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而且还结合实践经验写作和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他先后参与编写和出版的专著有《宜兴紫砂简史》《民国紫砂简史》《范伟群紫砂艺术作品集》等,他主编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范家壶艺传统技艺档案》成为宜兴紫砂园地重要的文献资料。

  在范伟群的辛勤努力下,西望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一村一品”(紫砂)示范村,“西望紫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为集体商标。范伟群的作品先后被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陶瓷博物馆、韩国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等收藏。

  如今,范伟群的女儿范倩雯,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通过自身努力,继承了范氏制壶技艺之精髓,已成为新一代的范家壶艺传人。

  (何小兵)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