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今日看点 > 正文

非凡十年|无锡写好"民生答卷" 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2022

08/31

07:4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过去十年,无锡究竟书写了一份怎样的“民生答卷”?8月30日,“奋进新江苏、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之人民生活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这些年,无锡织密“惠民网”,在医疗、养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出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布会上的一组组翔实数据里,洋溢着无锡人民的欢声笑语,镌刻着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幸福指数。

  这是无锡民生福祉大踏步前进的十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万元,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其中城镇居民7.05万元、农村居民3.96万元,均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3:1降低到1.78:1,为苏南5市最优;成为首个国家健康城市示范市全覆盖的地级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全省第一,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消费者满意度监测全国第一……一个个高光时刻、一项项亮眼成绩,折射出无锡人民稳稳的幸福。

  翻看这些年无锡的“民生账单”,一项又一项惠民成果,顺应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又一个民生项目,让百姓福祉日益提升。十年来,无锡不断优化完善为民办实事体系,深耕社会保障“幸福地”。至2021年底累计在12大领域完成630个实事项目;针对3%最低收入人员建立相对贫困帮扶机制,低保标准、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60元、1600元,位列全省第二,孤儿养育标准位列全省第一;实现了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累计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400余户。就业是民生之本,无锡实施了高质量就业促进行动,出台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政策措施,精准高效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近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保持15万人左右,约占全省的12%,完成率始终位于全省前列。

  新时代,人民对幸福的追求,体现在更有品质的生活。十年来无锡共计对661个、2789.6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受益群众38.3万户,有力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条件;累计购买公益性文化项目646项,培育群众文化团队3300余支,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成功创建3家国家级湿地公园、6家省级湿地公园、30个湿地保护小区,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7.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的7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2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到82.2%,成为全省首批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基本公共服务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温情、温度的具体表现。十八大以来,无锡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年增加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副市长秦咏薪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年来,无锡不断优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今年又在国家和省定标准的基础上“做加法”“提增量”,制定出台《无锡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明确了14个领域31类100项服务项目,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可及和公平享有。同时强化要素保障,逐年增加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2021年无锡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1038亿元,支出比重较2012年提高近10%。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动态评价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从民生幸福“六大体系”监测,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监测,目前无锡已经成立由17个部门单位组建的监测评价工作专班,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维度不断拓宽,专业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110个城市公共服务质量进行监测,无锡满意度位列第7位。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迈进新征程,无锡将继续围绕“百姓富”谋篇布局,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擦亮“幸福无锡”民生底色。(祝雯隽)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