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人物春秋 > 正文

梁溪脆鳝与“大眼镜”

2022

07/19

09:43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惠泉山给了他依托,二泉水赋予他灵感。他将雍容大气的皇家气派与清新不俗的乡土底色巧妙地融合,创制出留传百年、堪称经典的无锡地方名菜——梁溪脆鳝。

  他是谁?

  大名朱秉心,小名朱泉根,外号“大眼镜”。

合影照后排右三为“大眼镜”

  旧时无锡人游惠山,把游完惠山去二泉品茶、吃“大眼镜”脆鳝,看作最惬意的享受。“大眼镜”的小饭店,就开在泉亭上的竹炉山房。“大眼镜”既是老板又是掌勺。饭店与“天下第二泉”毗邻,取名“二泉园”。附近还有好几家茶馆店,天好,茶馆店是瞎子阿炳必到之地。碰巧,“大眼镜”的吃客,还能边吃边听上几段隔壁传来的阿炳的胡琴曲。

  于是,天下第二泉、“二泉园”饭店、朱泉根老板,“三泉”聚合,“大眼镜”脆鳝这道美味珍馐,遂脱颖而出。

  此刻,让我们穿过岁月的尘雾,去一睹“大眼镜”的风采。他高大魁梧的个子,圆脸,秃顶,满脸花白的络腮胡子,戴一副黑边圆眼镜,正颤巍巍地、步履蹒跚地从二泉庭院的深处,缓缓走来……

  “大眼镜”有没有徒弟

  “大眼镜”出了名,人们不禁要问,他有没有带过徒弟?笔者多方打听、寻访,了解到,“大眼镜”晚年时曾带过徒弟,他就是在饭店干了一辈子厨师、如今83岁的邓永昌老人。

  说来话长。那是在1956年秋天,国家对私改造不久,私人开的小饭店纷纷合并成公私合营,人员缺乏,厨师力量薄弱,亟待新鲜血液。市劳动局在全市招工36人到饭店当学徒。家住南门日晖桥的邓永昌就是其中之一。报到那天,他跟随饭店私方副主任张云生,步行穿过半个无锡城,来到惠山直街上的惠山聚丰园菜馆。

  15岁的邓永昌被安排在煤炉间当学徒。邓永昌中等身材,偏瘦,但结实精悍。他走进厨房,只见两位老师傅正在忙碌。一位是从聚丰园调来的煤炉师傅姚荣根,一位是惠山小饭店合并进来的老板朱秉心。中年的姚师傅是个厚道人,厨艺不错,和蔼可亲,无架子。年纪较大的就是“大眼镜”,饭店专门为他砌一副灶头,专菜专用,烹制脆鳝。

  没有拜师仪式。从这天起,少年邓永昌就跟随两位师傅学艺。他当然不会知道,正是命运的这一随机安排,使他在厨艺上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直至今天,邓永昌老人每当提起两位师傅给自己的启蒙和提高,仍十分动容,充满感恩之情。

  对于收了徒弟的“大眼镜”来说,这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岁月。在惠山聚丰园,他的脆鳝有了最后的归宿。更使他欣慰的是,有了一个可以差遣和接班的小徒弟,“大眼镜”脆鳝后继有人。

  “大眼镜”脆鳝的独门绝技

  脆鳝是“大眼镜”研究了一辈子的独门绝技,从不示人。如今有了徒弟,“大眼镜”不再保留。

  学徒,从学起步,从做开始。邓永昌把铺盖搬到店里。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黄鳝缸换水,接着,升炉灶、出煤灰、揩台抹凳、做清洁工作。等“大眼镜”上班,就开始煮鳝了,这是初加工,不复杂,但盐分和时间要适当。盐多,咸味渗进鳝肉里,影响口味;盐少,鳝肉不紧密,易松散。煮多少时间?“大眼镜”的经验,以鳝的嘴巴张开一半为度。煮好的黄鳝放入冷水中降温漂清,接着就是划鳝。用牙刷或蛤蜊壳,磨成薄而尖的划子,剔除鳝骨、鳝血、头尾,成鳝坯。待客人点菜后,就是灶上功夫了。

  油锅烧热后,将鳝坯投入,发出强烈的爆炸声,用漏勺轻轻拨散,捞出,待油热,再投入,如是者三次。“大眼镜”关照徒弟,最紧要的环节,是最后一次下油锅,必须是热锅温油,操作不能急躁。此时,蜷缩的鳝条,在滋滋作声的油锅中翻腾,等待着最后的华丽转身。原先鲜活的黄鳝,即将获得新的完全不同的生命,在灭寂中涅槃,成为人间美味。

  “大眼镜”脆鳝食之有轻快的沙沙声,嚼起来松脆、不粘牙,但不是一脆到底,而是脆中有酥,有丰富的层次感。“大眼镜”脆鳝还有一个特点,适于热吃,冷了就会返软,更适合作为酒席上一道热菜。难以相信的是,即使牙口不好的人,也咬得动“大眼镜”脆鳝。

  脆鳝起锅,“大眼镜”总是怀着虔诚的神情,庄重地、轻轻地把鳝条搭架成美观的造型。在“大眼镜”眼里,一道菜,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个灵魂。任何细节都不能轻慢。

  “大眼镜”的厨艺,虽然每次都是重复,但对徒弟邓永昌来说,就如走进一个陌生而又丰盈的中国烹饪的广阔天地。师傅在操作脆鳝时,常强调操作者与菜肴的交流和沟通,“烧菜时,你一定要把魂灵头放心上。”这一点,使邓永昌终身受益。

  1960年,邓永昌被选派去苏州参加江苏省烹饪学校进修班深造,为期八个月。进修班每天下午请苏州各饭店的名厨来轮流做菜,结束后要招待师傅吃夜饭。主持烹饪进修班的张祖根(苏州松鹤楼名厨、江苏省烹饪协会副会长)特地挑选一名学员为做菜师傅烧菜。结果这光荣任务落在无锡学员邓永昌身上。进修班学员共30多名,为什么看中无锡的邓永昌?不言自明。如果没有“大眼镜”和姚荣根两位师傅的熏陶,没有烹饪上的扎实功底,这个任务就轮不到邓永昌。

  “二泉园”饭店兴衰

  “大眼镜”脆鳝成名于上世纪40年代。在此前,朱秉心的父亲曾在惠山附近开设一家油货摊(即卤菜摊),在祖传烹饪技术的基础上,制作脆鳝,成为油货摊一大特色。

  1920年,已经在太湖船菜的制作上小有名气的朱秉心进一步创业,在二泉竹炉山房开了一家小饭店“二泉园”。朱秉心住在惠山直街上的松滋王侯祠,每天到竹炉山房,几分钟就走到了。

  惠山是风景区,游客风吹一半,雨落全无。正因为难以掌握气候变化和游客多少,“大眼镜”每天准备的脆鳝是限量的,有时客人兴致勃勃赶到惠山来吃“大眼镜”脆鳝,而没有吃上,只好预付钞票改日再来,以免扫兴。

  一辈子住在惠山的86岁的蒋荣海老人,从小几乎每天见到“大眼镜”这位邻居。他印象中,“大眼镜”是个有本事的能干人,说话不多,开口却很幽默。

  “大眼镜”把客人定位于少数有些闲钱又有闲暇的闲人、雅士,其中不乏挑剔的美食家。客人懂行,门槛精,要求高,“大眼镜”迎合客人要求,投其所好,品种不多,但只只是精品,脆鳝就是招牌菜。

  “大眼镜”的经历也与一般厨师有异。他家境不错,自己就是享乐惯了的大少爷。他是从喜欢吃再发展到开饭店经营吃,一边养家糊口,一边自娱自乐。他是厨师中的边缘人,没有框框,善于研究,不按常规出牌,反而出了名。除脆鳝外,还有脱骨鲫鱼,活炝、红烧土婆鱼,虾仁跑蛋等。

  1956年,惠山街上的聚乐园、惠鑫园、陈福记以及二泉园等饭店,在政府对私改造政策下,合并成一家公私合营的惠山聚丰园,开在原来的山货公所。

  泉亭上的“二泉园”消失了。但“大眼镜”脆鳝没有消失,它被“大眼镜”带进了惠山聚丰园。

  上世纪60年代初,“大眼镜”还未退休。中午,一行游客四五人,慕名来吃“大眼镜”脆鳝。脆鳝上桌,如风卷残云,吃得精光,似意犹未尽。主人征得客人意见后,又重复点了一盆脆鳝。

  待第二盆脆鳝上桌,“大眼镜”脱下饭单,缓步走出厨房,来到包厢门口,看看是什么样的吃客会连吃两盆脆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客人对脆鳝的偏爱,无疑是对“大眼镜”的最高奖赏。“大眼镜”站了一会,面带满足的笑容缓缓转过胖大的身体,走回厨房。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眼镜”脆鳝的影响逐渐扩大。上世纪70年代,无锡中国饭店推出十大名菜,为首的就是梁溪脆鳝,做法完全仿照“大眼镜”脆鳝。无锡古称梁溪,为突出地域特色,命名为梁溪脆鳝。

  改革开放以后,无锡厨师去国外访问、表演、营业,菜单中必有梁溪脆鳝。无锡名厨高浩兴有一年去北京人民大会堂表演,斟酌再三,带去的就是代表无锡的梁溪脆鳝。荣氏家族每次来锡,梁溪脆鳝是皆大欢喜的一道保留菜。

  如今在无锡人的酒席上,梁溪脆鳝几乎桌桌可见。遗憾的是,知道它的前身“大眼镜”脆鳝的人,已越来越少。

  “二泉园”的新生

  2018年,消失60多年的“二泉园”招牌,重新出现在惠山古镇。老的格局依稀可见,新的特色扑面而来。

  在如今网络时代,“二泉园”不可能是百年前的复制。店主孙炎是一个有着全新经营理念的中年人。“二泉园”地处惠山古镇,传统的品种自然是少不了的。“大眼镜”脆鳝的牌子挂在醒目处,召唤着历史和今天的交汇。古镇有名的小吃惠山油酥饼被引进饭店,增添了地方特色。用传统的手艺自己酿酒,名“慧山泉桂花酒”,是“二泉园”的创举。该酒绵和醇香,不烈不燥,符合江南人的秉性和喜好。“慧山泉桂花酒”与“大眼镜”脆鳝等传统老式菜的搭配,是孙炎的神来之笔。让人们在古镇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感受品味古老、悠远的“二泉文化”。

  在“二泉园”的经营中,孙总更多的是依靠新兴的网络平台。通过流量的收集,掌握生产、经营、成本等各道环节的变化规律,保证产品质量的标准化。

  孙总还有一个想法,在适当的时候推出热吃的脆鳝,将口味质量作进一步提升。

  “二泉园”的“大眼镜”脆鳝,目前已入选无锡市第六批非遗项目。“大眼镜”脆鳝活着,“大眼镜”就活着。人类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们将永远记得他。“大眼镜”脆鳝不仅是无锡地方文化中一张有特色的名片,也是中华美食中一座巍峨壮观的奇峰,将世代长存。

  本文撰写中得到蒋荣海、李海鑫、邓永昌、宋维娜等人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张振楣 文|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