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吴地风物 > 正文

梅子雨里说蓑衣

2022

07/01

09:09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进入六月,江南就进入了雨季。因为正是梅子黄透成熟时,所以称作梅雨季。每到这个时节,天地都湿漉漉的。雨,时而细如牛毛,时而瓢泼倾下。江南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水乡泽国,一眼望去,山林、河塘、建筑、道路……仿佛一切都浸泡在雨水里。

  年轻时,我喜欢在梅雨季去郊外,观赏天赐的景致。沿途,无论是街巷中的行人,还是在溪河湖泊里撒网垂钓的渔人,抑或是在稻田里劳作的农民,大多穿着蓑衣。那时,蓑衣是油纸伞之外,江南最普遍的雨具。

  蓑衣上半部分形如斗篷,又似披肩,没有袖子,和尚领,前襟有两对系带,行走或劳作时,左右翩翩如蝴蝶。下身蓑裙,裙衩飘拂,行走间如同鱼摆尾。整体造型犹如古代武士的铠甲。现在想来,颇有些浪漫情怀,难怪宋朝诗人苏东坡会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蓑衣起源很早,《诗经·小雅·无羊》中就有“尔牧来思,何蓑何笠”的句子。江南蓑衣有两种:一是由棕片缝成,不透气,也不透水,比较轻,也比较贵,一般是有钱人家用的。另一种由蔺草连缀而成,厚实保暖,四季可穿,但多用在秋冬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说的就是后一种。而今,蓑衣几近绝迹。在江南,只有太湖深处,或者僻静的水湾边,还有老者,披着这身行头,垂钓自娱。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农民雨天下田劳作或下水捉鱼时的行头便是箬笠(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加蓑衣、蓑裙。蓑衣、蓑裙是用抽了芯子的蔺草壳编的,蔺草没有节,光滑,不吸水。蓑裙通常是短裙,穿时,一般赤裸两腿。旧时,有些穷苦渔民穿不起裤子,少女就穿蓑裙遮羞。

  蔺草俗称石草,又名席草,草茎圆滑细长,粗细均匀,既柔且韧。它长在山路旁、沟沿上,人或牲口踩上去不当心,会被滑个跟头。旧时,江南人家在秋天把它割回家,精选细挑出上好的草梗进行晒制,然后用一种专用小刀剥出芯儿,这芯儿可做蜡烛的灯芯,也可做菜油灯的灯芯。

  编制蓑衣不是件容易事,需要熟练精巧的手艺,多由女儿家来完成。江南人家编制蓑衣是有分工的。一般是男人负责割草、晒草、剥去草芯,女人负责编织缝制。普通人家的姑娘十来岁就开始学习这一技能了。江南女儿,心灵手巧,制成的蓑衣,草梢整齐,外形光滑,恰如水鸟的羽毛;一针一线,细密结实,穿在身上,经得起风吹雨打。好的蓑衣,能穿一辈子。能干的江南女人,一天可以做成两件蓑衣。这活儿通常在农闲的冬季进行,一个冬季下来,一户人家可以做成几百件蓑衣。男人们会在梅雨季来临前,把蓑衣装船运到江南各地出售。过了黄梅天,就卖不动了,正如江南俗语所说“过了黄梅贩蓑衣——晚了”。

  在烟雨朦胧的江南,走出城市,到山水深处或田野间,看农人、渔民披着蓑衣在雨中劳作,实在是一件赏心乐事。往往会让人想起张志和的那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那年,我在江南乡下,撑着小船跟随渔人们在湖上打鱼,看他们或向天撒出网花,或一根竹竿垂钓。天上洒下不大不小的雨滴,在水面上画出大大小小的圈。雨点儿落在箬笠上,簌簌作响,再顺着蓑衣滴滴答答地敲打甲板。随船的鹭鸶,被雨水淋湿了翅膀,抻长了脖子的模样,像极了紧盯着水面的垂钓翁。

  蓑衣不仅遮风挡雨,还可以御寒保温。虽然大部分时间,江南的天气温和宜人,但在雨雪天,往往气温较低。这时候,披着蓑衣就会感到非常暖和。因此,雨雪过后,乡间的农人,会把柔软且隔潮的蓑衣铺在地头或船板上,坐下来歇歇。或者干脆躺下来望天,看云卷云舒,听风来风去,那感觉真是说不出的惬意。

  现在的江南,已经不大能看到蓑衣了。乡间的女孩儿也大多没了编蓑衣的手艺。人们更喜欢五颜六色的塑料雨衣,或是缤纷靓丽的雨伞。去年梅雨季,从莫愁湖到西子湖畔,我没有遇到一个穿蓑衣的人。

  沿着开满各色无名小花的小溪,走过一片稀疏的杨柳林,我在牛毛细雨中走进溪畔的小村。真是巧得很,在一口青石井的对面,粉墙黛瓦的大门下,正坐着一个编蓑衣的人。我仔细打量,那是个满脸沟壑的老阿婆。上前询问,老人家笑答:八十七岁喽。

  我问:“阿婆,这蓑衣,是要卖的吗?多少钱一件啊?”阿婆回答:“不卖,不卖,这是为人家博物馆定做的。”

  噢,原来如此。我不禁有些失望,摇摇头走开了。是啊,现代化、工业化的潮流不可阻挡,蓑衣,这农耕时代的旧物,渐渐被淘汰了。或许,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到博物馆去见识它了。我回头望向幽暗大门处的老阿婆,带着老花镜的她,正在一针一线地细心缝制。

  我走了,告别了老阿婆,告别了脚边的小溪。我还要与蓑衣告别吗?(江凤鸣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