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聆听无锡解放故事,继承前辈革命精神 73年前的那一刻激动人心

2022

04/23

09:55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图为周炎运授秦起中队队旗。

  1949年4月23日晚上11点,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光复门进入无锡城内,宣告了无锡解放。无锡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帮助下,掌握了管理城市的钥匙,完好地保护了城市,迎来了和平解放。昨天(4月22日),记者采访了这段往事的亲历者和相关的党史研究者,一起来回望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跟随部队驻扎在无锡,和平解放真好

  今年92岁的董振泰是淮安人,作为渡江战役的亲历者,昨天受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邀请,参加了庆祝无锡解放73周年座谈会。他还记得,1949年4月20日,中央发起了渡江战役。他所在的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第二野战医院从江都出发,渡江后,就驻扎在无锡石塘湾,接收当时郎溪战役中的伤兵,帮助伤员进行治疗。他当时是卫生员,因为无锡和平解放,不需要救治伤员,就没进入无锡城内。很快,他又从无锡步行到太仓、常熟等地接收上海战役的伤病员,还在南通收治了国民党战俘。

  这一切做完之后,他又来到了无锡洛社镇的白沙桥村。“我政治生命的起点就在无锡,1949年6月12日,我在白沙桥村成为了党员”,董振泰表示,他还跟随司务长到无锡城里采购伙食,从此和无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直对无锡深怀感情。

  1982年,他到无锡101医院当副政委,并在无锡离休。在现场,他还叮嘱积余实验学校的孩子们,让他们好好学习,“年轻人是希望,是未来,要走在时代的前列”。

  宣布解放的电波传来,百姓欣喜若狂

  “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解放了江阴,现在,解放大军已经抵达无锡……”1949年的4月24日凌晨,无锡上空传来毛泽东、朱德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和《解放军入城的约法八章》的声音。这是无锡北门的社桥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台根据地下党和渡江先遣人员的布置广播的,它给无锡解放增加了传奇色彩。

  原市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富耀南表示,1949年4月23日晚上11 点,无锡城里的百姓大多已进入梦乡,隐约听到外面传来几声枪声。还有人看到了天空中的三颗红色信号弹,这正是胜利的信号。一些百姓透过窗户看到许多解放军和衣睡在大街上,而此时另一支部队则进入了省立教育学院,和当时的台长接上了头。三个小时后,也就是24日凌晨2点左右,按照计划开始播放解放军顺利渡江的消息:我们的队伍来了,浩浩荡荡,饮马长江……无数无锡人如梦初醒,奔走相告。

  据介绍,这家电台原本是一座民众教育的实验电台,由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在抗战前创建。学院里有不少地下党员,他们作为进步力量,从地下党那里接过短枪,在无锡解放前夕日夜值守,保卫电台,并按约定播放解放军的信息。

  淬炼了革命精神,为无锡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原无锡市党史办主任杨玉伦表示,无锡是一座有着悠久革命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党的初创时期,无锡是全省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在大革命时期,英勇牺牲于军阀孙传芳密令下的周水平烈士和被陈云同志称为无锡工人运动先驱者的秦起烈士,是省内最早一批为工农革命运动捐躯的共产党员。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宜兴、无锡、江阴接连爆发的农民暴动,打响了江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点燃了大江南北农村革命斗争的熊熊烈火。在抗日战争时期,无锡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的第一站和重要的立足点,是新四军第六师的诞生地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对无锡民族工商业者的团结和争取工作,以及对江阴黄山炮台的策反工作,堪称我党统战工作的典范。

  杨玉伦说,无锡还涌现出了一大批重要的党史人物,其中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就有10位,可以说在革命斗争的每个历史时期,无锡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书写着光荣的篇章。

  昨天,原市人大财经工委副主任周炎运还在烈士陵园讲述了秦起烈士的故事,并为积余实验学校五(2)中队授秦起中队队旗。(记者 黄孝萍/文、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