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话说无锡 > 正文

最美最恒久的世界

2022

04/08

09:34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我们村在太湖边凰川湾的一个小山坳里。村前,一条小河蜿蜒流过。那水,是从村西大山深处的竹海里渗透出来的,清澈得像女娃们喜爱的镜子。村东,走百十步就上了104国道。村西,一条小山梁直咬小河,以至于小河底便是岩石。河边扁担宽的小道还硬是用钢钎打出来的,这使山脚便有个丈把高的石坎。石坎上部长有一片映山红等小杂树,石坎的缝隙里也冒出几十棵椿树、槐树。而河边,为防塌岸,队里又种了一批柳树、榉树。时间长了,本就狭小的村西口就树挤着树,它们除柳树基本上一律向河面方向弯曲地生长。树冠处葱郁密实的叶片,使村西上空好似一簇墨绿的云团在此安了个长久的家。

  出村西半里,小路便离开小河绕大山的山脚走了,它们保持约50多丈远的距离并行向西延伸,这样,村西就有了一片开阔地。这是个近百亩水田的圩子,它是小村人祖祖辈辈的饭碗。

  据说,当年孙权之母落难时曾在小村住过,故名国母村。

  村前的小河水平常才一人多深,村西口河底见着岩石的这河段更浅,是水运的一道关。小队的打谷场设在村东,平时生产队那条3吨农船,在农忙时从村西运载稻麦,通过这处时就有些勉强,如遇上枯水季节,仅能装个一两吨。许多时候,因贪心多载了三五担,船底就擦着下面的岩石走不动了。这时,撑船的、揺船的,都只能裸着下半身“卟通”着跳下水去。他们站在水泥船的两端各自抬着船帮,在一通“一二三”的号子声中,脸色涨得青紫,使出吃奶的劲,连抬带推,才会在船底与岩石摩擦后发出的一阵“吱嘎”声中,将运粮船送过这一河段。

  不论从村西圩子运到村东的稻麦,还有从村里送到村西水田的猪灰,除一部分由小船来往运送外,其它就全靠人工肩挑。农忙时,村西口的小路上人来人往,以至于人与人相交时,便有了个规矩:轻担的,须贴在一边的树杆旁静站着,让挑重担的能顺畅些在小路上通行。要是大家都是空着手相交而行,同性人,便只需各侧一下身就可各走各的;如遇异性,女人基本让着男人,小媳妇、大姑娘一类人怕吃亏,更是早夹着双腿,将屁股对着来者立在一边,让男人先走。当然,若是碰上村上暗坤、松林两个老光棍经过,不论哪个女人,就都当作贼一样防了,这时,女人们的尴尬样倒让这两人脸上有了难得一见的光彩。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秋收时分的村西口。

  晚稻成熟了。收割时,割倒在稻田的稻秆,需经太阳晒干后扎成小把,然后由村人将它们打成捆挑回谷场脱粒。因为农田多,往往最后一批稻把收回时,大地早就打上重重的霜花。此时,树叶已纷纷变成了黄、红色,村西口的上空也似换了个彩色的天。当我们居家的小孩,听到一声声号子从村西口传来,便会赶紧将早就泡在饭桌上瓦罐中的浓茶倒上一碗,端出门,齐整整站在村西口,候着自家的大人从村西口走进村来。

  “哎嗨哟嗬……”

  这是领号。“哎”“嗨”“哟”各为半拍,那个“嗬”字要一拍半,不仅拉长,还要比起调拉高。领号的人基本是队长柄松,从他的大嗓门中吐出的雄浑号子声透着权威。他挑着稻把走在队伍头里,脚步适中,节奏均匀,他得拿捏住合得上大家的步调,让后边队伍中的女人、半劳力、小个子,也都能跟得上他的步伐。扁担宽的小路,人走路上,两头挑着的稻把便擦着两旁树干,再也不可能让出距离给其他人行走。五十多个社员,一字长蛇阵,每人相间约一丈,没有号子来齐步,根本无法展开活计。

  “哎嗨哟嗬……”这是众人的和号。和号声不能喧宾夺主,需统一压低声调,这样不仅省力,还会让队伍前后都能听清领号,保持步伐一致。领队的人有时也轮换着,如几担下来队长的嗓子提得有些吃力了,下一担,即使队长不说,副队长也自然排在队伍前头。

  村西这百亩水田,最远的,距打谷场有两里多路,一担稻把上了肩,中间便不能停歇。男人每担约有150斤,女人挑约120斤,男人与男人,或女人与女人,担子相差不会超过10斤。因为涉及年底评工分等级,没有人敢偷懒。从村西口进村,也就很快将到谷场了,这时,是挑担人最累的时候。端茶候着队伍过来的孩子,一旦见着自家大人出现了,就会追着队伍,把茶送上。此时,大人通常不会说话,也不会停下脚步,他们会随着脚步,猛喝上几口浓茶,然后把空碗递给追随着自己前行的孩子,依然和号跨步向前,把稻把挑向谷场。

  村西口,曾通着我们小村多少代人的活路,虽然它的后辈们现在大多已追随历史的步伐,散落在天南海北过着富足的生活,但大凡只要是出生在这里的人,唯这方天地,才是他们内心里最美最恒久的世界。(王顺法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