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8/31
07:24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一年半检查781个项目,发布六期月度榜单,月度红榜92个、月度黑榜80个,2020年度“红黑榜”各20个。如今,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红黑榜”发布进入常态化,而持续发布的榜单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现状的“动态缩影”。
“‘红黑榜’关注的是具体项目,但小切口会带来大突破。”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榜单项目在去年的背街小巷整治、停车管理、公共厕所保洁、垃圾分类四项基础上,又新增了开放式公园(游园)和住宅小区管理,均为城市管理领域中居民群众关注的具体问题。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而城市精细化管理“红黑榜”,以“激励+倒逼”的方式,切中城市生长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痛点,激励全市上下穿针引线整合各路资源,织出城市管理的“精微绣”,迈向“全国最干净城市”。
刀刃向内“动真格”:精细化成为管理自觉
一榜激起千层浪。
随着榜单的一次次公布,“一些街道、乡镇加快了查漏补缺的脚步。”市城管局督查处余宏多次参与项目的检查,手机里存着一些黑榜项目的“今昔对比照”,他发现,一些乡镇未止步于项目本身的整改,而是进行了全域精细化管理的“自我审视”和整体提升。
洛社镇就是一例。在该镇公园路开面包房的蒋福英告诉记者,一年多前这条路高低不平、污渍遍地、店外设摊多,而今成了秀美整洁的“网红路”,周边街镇的人都来“打卡”。这条路的改变与“红黑榜”有关,此前洛社有条背街小巷进了黑榜。
进黑榜还不是公园路,那为啥也改观了?因为理念在改。不仅出现了“黑榜路”,洛社还有个社区在去年市区优美环境合格区建设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年度不合格单元”。结果反响强烈:经济强镇,环境也得美!为此,该镇全面加大基础设施改造投入,从构建工作体系、提升市容市貌、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街区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对细分的每个单元格和每项内容进行精细化管理。
如“精微绣”般对一个个单元格进行审视和管理,成效明显。到年度榜单发布时,洛社的名字已在红榜之列。在洛社生活了66年的万云珠老人感慨:“最近一年,洛社的改变有目共睹,看了舒心。”
“动真格。”市委党校副教授姚忠伟对城市精细化管理进行了专题调研,在他眼里,城市精细化管理“红黑榜”制度,是一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在交通、建设等领域的“红黑榜”,发布者是职能管理部门,检查对象是管理对象,而这张榜单的发布者是城管委,检查对象也是管理主体,即各街道、乡镇,且纳入绩效考核。他认为,这样的制度设计于目前的城市管理难点较为“对症”。城市管理的部门较多,有着“九龙治水”情况,一个具体项目往往需要多个部门来携手破解。检查的是项目、是管理主体,就会有助于推动基层政府强化城市管理的理念,集聚各方资源加速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基层“举一反三”带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破除易回潮“怪圈”:由临时突击转向根本解决
熟悉城市管理的人们最容易听到的一个词汇,就是:回潮。实行“红黑榜”制度,也是对破除“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这个怪圈的探索。
进红榜不易,要在全市拿前五名;进年度红榜更不易,需要做到“习惯性优秀”才行。换句话说,搞一个月的突击能避开黑榜,甚至能拿到月度红榜,那搞一年突击行吗?这也是推动城市管理者走出临时突击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停车管理是第一期“红黑榜”发布的两个项目之一。一年来,这个“城市病”进入了快速治理期,各地都在想办法:扬名发展中心垂直升降立体车库拔地而起,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立体车库项目,占地450平方米的立体车库可停放208辆车,晚上可供周边居民之需,白天方便写字楼上班族;滨湖区新增一批潮汐停车位,有效解决学校周边接送车临时停车难、居民小区周边车位少等问题;正在打造的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已采集全市7000多个停车场、120多万个车位的信息,今后市民可以通过手机一键导航找到最适合的车位。最近的消息是,到今年底,全市停车泊位将基本实现供给均衡。
公共厕所的改变更是肉眼可见,是城市家具中变化最大的“家具”之一。公厕保洁是第二期“红黑榜”的项目,彼时黑榜项目“有图有真相”,如厕有难度、群众有想法。随着“厕所革命”推进,如今的公厕令人眼前一亮。在锡山区锡州中路旁的一座公厕,不仅有男厕、女厕,还有第三卫生间,安装了无障碍扶手、母婴操作台,满足各类人群的如厕之需,此外还有饮水机、电动擦鞋机、桌椅、绿植。到今年底,全市将新改建城市公厕100座,新改建农村公厕300座,如厕不再将就,更加讲究。
从停车管理、公厕保洁的变化可以看到,把具体项目挂出“红黑榜”,不仅推动个案的解决,更可以推动全市各地对难点、重点问题的集中攻关。从市城管委获悉,城市精细化管理“红黑榜”的项目2020年第一期为停车管理、垃圾分类,第二期为背街小巷整治、公共厕所保洁,2020年度榜单集合之前四项集中发布; 今年的第一期延续去年四项,但第二期就又新增了开放式公园(游园)和住宅小区管理。“看到了住宅小区管理这一项,这个特别关注,跟百姓密切相关。”姚忠伟建议,应持续密切关注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在项目设置、项目评审中更多倾听“百姓的话语”。
构建治理“共同体”:聚力建设“我们的家园”
除了回潮“怪圈”外,城市管理中还有一个“旁观者心态”需要破解。“红黑榜”自带的“荣誉感”效应,往往成为了聚力的一个契机。
环境美应是共同追求。崇安寺街道有五次进入了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红榜,是全市进红榜次数最多的街道,四次是背街小巷整治项目、一次是垃圾分类项目。面对红榜,崇安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许芳说,也有压力,毕竟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存在多种变量。地处“龟背壳”的崇安寺街道有90条背街小巷,怎么才能管好?许芳每天上班前会骑着“小电驴”去背街小巷看看,看出了“背后的力量”。在最新上红榜的沙巷,不少店家都有自己的敞开式小花园,景色宜人。而此前沙巷还是垃圾乱扔的“重要点位”。许芳邀请环卫部门、店家一起坐下来,根据环卫作业情况、店家需求,商定环卫用专门小车每天上门收集两次。“既然他们能把花园打理得这么美,一定也希望附近的整体环境是干净的。”许芳顺势跟店家签订“门口五包”的责任书,共同保证这条巷子的洁净。
环境美还得靠共同发力。“‘红黑榜’对居民来说,也会有触动。”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一位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周围有黑榜项目,居民也会担心环境不好影响自己,“说出去不好听。”此前锡山区对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推出“红黑榜”之后,村里的整改措施就得到居民的支持,房前屋后乱堆放的情况大大改善。当地社区就坦言:靠社区来清理一次两次还行,最终还是要村民自觉不乱堆放,心里想着共同把村里搞干净,不坍台。
“共同”,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词汇。城市管理这幅“精微绣”大制作,需全员合力。目前,全市各地在探索城市管理长效化过程中,推出“巷长制”“微路长”等举措,引导就近的居民、店家、机构等各方力量参与管理——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的实践正在“我们的家园”悄然生长。(记者 卢易、高琼玲)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