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话说无锡 > 正文

黄易惠山寺寄畅园写真图释读

2021

07/16

09:15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2020年初,疫情未起,岁月静好。某天晚上,苏州拙政园的程主任通过微信发来两张图片,他说苏州博物馆有个展览,正在展出清代乾隆年间大收藏家黄易的写生图册,是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其中这两张,好像是无锡的,发给我辨认欣赏。

  我一边感恩于同行提供的信息,一边细看二图,一下子便震住了,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在梦中?画面是这样的灵动,好像是活着的,真是画的寄畅园的美人石和惠山寺的古银杏。感叹于两百多年前的古人这么有心思,专心地画下我们无锡的名胜,为我们留下如此美妙的景象。当晚,我很激动,似乎也没睡好,梦中也想着图画中的情景,我仿佛见到了黄易,在和他讨论这些山中的宝物。

  一、惠山寺听松石古银杏图

  惠山寺明代洪武年间古银杏和唐代流传至今的偃人石,是无锡人家喻户晓的名胜古迹,古木长寿,金石不朽,有着神一般的地位,是乡人萦绕心头的乡愁,也是代代相传、代代守望的最美风景。奇特的是,听松石(偃人石)久为名胜,历代方志都有记载,而古银杏至今没有发现相关文献记录,以至于很怀疑现在标在石刻上的文字“相传惠山寺僧性海植于明洪武初年”,不知依据何在?至于导游说的什么当年惠山寺方丈种了十八株银杏,象征十八罗汉,至今独存这株,简直就是信口开河、无稽之谈。我是不相信这种说法的。考古是要有真凭实据的,眼前看到的这幅古银杏图,不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吗?难得的一个孤证。

  对于这么一株号称有650余龄的古银杏,不但方志上没有记载,明清以来过路的这么多文人、官员甚至皇帝都没有诗文描述,也许当时这么大的树惠山很多,当时生态好,根本不算什么大树古树,也就不入他们的“法眼”。奇怪的是,高产诗人乾隆在惠山写有景物诗一百多首,可就是没有写过这棵老树和这方偃人石。倒是清代嘉庆年间邑人秦琳写过一首:“大同殿下绿苔滋,银杏浓阴覆石墀。笑指树头新结子,青青多在寄生枝。”诗中所述的“寄生枝”就是薜荔,至今还在,200多岁了,反衬出银杏的苍古。所以,我们看事物要有历史的眼光,而不是想当然。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杭州人,著名书画家。据北京故宫博物院资料,《访古纪游图之惠山寺》为纸本,横开本,纵17.8厘米,横50.8厘米,系故宫博物院珍藏《清黄易访古纪游图册》十二图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秦明研究员将此图命名为《惠山寺》,录题跋如下:

  惠山寺月台下银杏奇古,根下石床刻“听松”二篆字,相传是唐李少温迹,后题“政和甲午张回仲等六人同游”,面有“嘉熙己亥口止泓赵希衮”题字。乾隆辛卯秋八月游此,手拓一纸。冬十二月,再遇银杏初苞,老干尤奇。憩竹炉山房,观王友石渔隐图卷、元僧竹炉、邵文庄公温砚。至第二泉,啜茗看山,归作此图。钱唐散花滩人黄易。印:朱文,九老。

  上文中的乾隆辛卯年应该是公元1771年,有专家考证指出,黄易有可能注错了日期,应该是乙卯,也就是1795年,此图系作者晚年作品。其印章中“九老”,意思是他在家族中排行老九。从黄易的题跋看出,这年他来惠山两次,早前一次是秋八月,来惠山是拓听松石床题刻的,有图为证。再一次就是冬十二月,猜想他上次没有尽兴,干脆这次把它绘下来,标示出听松奇石和古银杏的关系,留作念想,可见他对惠山的喜爱。

  黄易摹拓的听松题刻上也有跋语:“无锡慧山寺殿前石床侧有此二篆,相传是唐李阳冰笔,家有拓本,失而复得,王虚舟竹云题跋云,篆右有楷字十数行,不可不见,仰藉庚宽兄成此古缘也。”

  跋语中提到的王虚舟,是自号为“二泉寓客”,长期在无锡居住的同时代著名书法家王澍,曾书“天下第二泉”大字,对听松石题刻有研究。雍正间曾任吏部员外郎。而黄易是乾隆年间著名的金石家,他书画极精,所绘古迹实景境界清寂,用笔拙逸,墨色清淡,景致简明。从本幅图画看,淡墨干笔,景物突出,其构图简淡萧散,具有冷逸之致,疏淡之中又觉古意盎然。

  黄易的这幅惠山寺写真图,画面描绘的主景显然是冬天的古银杏,虬根盘枝,冠盖覆墀,树形苍古,拙朴有致。左上角不远处有山峰耸立,画者要交代的是,此大树离山很近,或者说这个寺庙就在山麓。山下有屋,比较低矮,应该是僧舍,舍前有路,右侧为围墙,墙外有植物,看上去像常绿之竹子。在大树之左侧绘有月台,筑于五级台阶之上,周边围有石栏板,制作考究。大树之左侧有一路,铺有石板,宽约米许。树下横亘一巨石,几与树相挨。图中绘有人物六人,神态活泼,顾盼生姿,颇有情趣。画的左面有作者题跋五行,占到画面的五分之一,这幅画布局紧凑,错落有致,疏密得当,静中有动,生机盎然,古朴而有韵味。

  从这棵银杏的造型来看,根部瘿瘤盘绕,主干粗壮,围约3人合抱。分枝较低,约在离地3米处。树分三枝,近身处略为粗大,倾斜,与另外两分枝成均衡之势,与现在这棵古银杏的造型长相有很大的相似度。推算当时这株树高约16米。而现在这棵树高25米,树干直径1.91米,腰围需4人合抱。

  我们从这幅画中看到,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将台上左侧的大殿故意隐去不绘,用远处的山和建筑、墙、栏板和石头、人来映衬银杏树的苍古高大。为了突出大树,树之下方的路也不绘全,故意将视线直贴大树,让观者亲近大树。树周围的几个人,也是作者用以点缀大树的,表现出高超的表现技法和艺术审美。

  故宫专家题名的黄易《访古纪游图之惠山寺》,按我的认识,应该改为《惠山寺听松石古银杏图》比较恰当。如果这古银杏是明代洪武年间的,那么,这幅图是此树400多岁时的写真绘像。

  二、寄畅园介如峰图

  寄畅园中有一名石,位于该园东南部凌虚阁之南,镜池东面,俗名“美人石”,高约3米,颀长而身姿曼妙,亭亭玉立,是明代寄畅园主人的宠爱之物。从明代万历宋明之所绘寄畅园五十景画册中有一张名为“石丈”的画,从中可以找见这石头的身影。

  这方湖石,不知来由,据秦氏传人说,先祖秦燿曾任湖广总督,而湖南有奇特之峰林景观,组成风景的恰是这种奇石。秦燿罢归,当地朋友赠以此石,这完全是有可能的。细看这方湖石,似乎与太湖中出产的湖石质地有所不同,并没有米襄阳论石“皱透漏”的这些典型特征,惟有瘦,那种士大夫欣赏的瘦弱美显得独立卓行,以至于被乾隆皇帝关注到。

  乾隆辛未,公元1751年,皇帝第一次南巡到秦园,问主人,这石头叫啥名字?主人回答此石名为“美人石”,当时皇帝没啥表示。六年以后的丁丑二月,乾隆又幸秦园,这次看到此石,大不以为然,决然为其改名,并绘图跋以志。录文如下:

  一峰卓立殊昂藏,恰有古桧森其旁。视之颇具丈夫气,谁与号以巾帼行。

  设云妙喻方子美,徒观更匪修竹倚。亭亭戌削则不无,姗姗阎易非所拟。

  率与易名曰介如,长言不足因成图。正言辨物得去曷揽,惠麓梁溪永静娱。

  寄畅园中一峰介然独立,旧名美人石,以其弗称,因易之曰介如峰,而系以诗且为之图,即书其上。丁丑二月御笔。

  回到北京后,命宫廷造办处工匠以此石为模特,精选大件随形和田玉籽料,打造了一件仿制的“介如峰”玉石玩件,还亲笔在石上题词,放在宫里面时时抚玩,可见乾隆是爱上了这个“美人”。2011年,此“清乾隆青白玉御题介如峰摆件”,在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雅玩清赏——文房工艺品”专场中,以690万元人民币成交,流落民间,可惜不在寄畅园。

  清两江总督高晋等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编撰了乾隆皇帝于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四次来江南巡游的《南巡盛典》,其中在名胜卷之寄畅园一图中记湖石“介如峰”:“一峰卓立其中,仰蒙睿赏,赐名‘介石’。拳石之微,并邀荣遇,遭逢之幸,盖不偶云。”这段记录,印证了“介如”往事。

  乾隆皇帝对于此石的图画,相当精细。38年后,黄易来到了寄畅园,也绘了一幅寄畅园介如峰图。

  故宫博物院藏《清黄易访古纪游图册》十二图之《访古纪游图之介如峰》,纸本,纵17.8厘米,横50.8厘米,录题跋如下:

  无锡秦氏寄畅园,池上一峰,亭亭玉立,旁植古藤翠华,临幸赐名介如,石根缠络老桧,披拂有致,江南所希有也。乾隆辛卯十二月二十日钱唐黄易作于淮安舟次。印:白文,黄小松。

  细看此画,与乾隆的画大不一样,特别是左边一棵柏树,造型不同。也许是黄易想突出的是这方湖石,所以这树就草草带过,而不像乾隆那样笔笔精到,将树和石头的组合绘得惟妙惟肖。而事实上,这样的绘法,黄易更有灵气。远处是山,近处有屋,中间似乎是水,在这之间,一峰独立,衬托出这种环境下石头的质感和坚硬,隐约中石身上还盘缠着藤萝,形成柔软和坚实的对比,并赋予这方湖石以灵动的生命。整个画面简朴素淡,飘逸生动。淡、逸、意为其画之特色,孙星衍称“意境独造,非亲涉者不能知其神”。

  惠山的名胜在江南一带有着广泛的知名度,人们来此寄情山水,寻古探幽,游园品读。文化是没有地域的,是相互影响并被传播、被颂扬的,上述两幅图是当时风景人文真实的记录,是黄易的视角,也是无锡许多名胜中的经典代表,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锡惠山文化在大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领悟到当时人们的审美和文化价值观。今天,我们可从这两幅画中进一步读懂惠山。(金石声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