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古迹寻踪 > 正文

新安古村马甲里

2021

06/25

09:31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在江南水乡古驿新安镇东南一公里处,有一个南偎太湖,北卧大运河,紧靠苏锡公路、沪宁铁路,有三百年历史的自然村——马甲里。

马甲里村貌

  在我的记忆中,马甲里村从东到西两百米多,东至第八户旁,有一条南北出入的弄堂。整个村朝东南方向坐落,略呈弧形,村上人都说似扁担形,挑起一代又一代的生活,挑出了一代又一代子子孙孙的生息、繁衍……

  全村是旧时江南民居。每户都是木结构青砖灰瓦房。屋进深一般三造一披。前造客堂间;中造灶间,附一个小天井(可通气,天井下有阴沟,排雨污水);后造是住人的房间(木板铺地或砖地);最后有一披,有浴缸、粪坑,猪、羊、兔圈。走出后门几步路便是河,方便提水、淘米、汰菜、洗衣……

  每家每户屋前都有一片土场地(有条件的是砖地)。庄稼收割时堆稻、麦、油菜、蚕豆等。轧稻、掼麦、晒粮、晒物、晒衣在此;小孩玩老鹰抓小鸡,踢毽子,斗鸡,滚铁环,打弹子,提脚马马,捉迷藏等疯闹玩耍地……一年四季的欢声笑语,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村周围除有宽广的稻麦田、桑园外,还有菜园、竹园。村后河对岸20米处,有高出地面5米左右,约200平方米左右的网船坟。据说是流动渔船上的渔民,因过辈、猝死、病亡、小辈夭折等而在此设的坟地。为此大小坟墩头很多,在以后的垦荒种杂边地及整田平地时,慢慢地消失了。

  记得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那些有蛇虫百脚、野兔、黄鼠狼、野鸡窜出窜进较多的野田爿,都整填平地为菜地、粮田了。

  村后有一条活水河,西通五浜村的五角端河,经杨甲里村前流过,直通大溪江,往南汇入太湖,往北贯通大运河,成了村上人联通外界的生命通道。

  先民们祖祖辈辈不仅喝着村后河里的水,而且淘米、汰菜、洗衣,货运,娶亲出嫁,一应生活必需,全靠这条河。最难以忘怀的是夏天村上少男少女,都在这条清澈见底的河里学游泳,摸螺蛳、蚌,捉鳑鲏鱼、川条鱼,捞水草喂猪……嬉笑声在河面上一阵又一阵回旋,简直像个水上乐园。

  站在村的场南头,可以看见太湖里“船上的白帆”;往北可以远远听到大运河里,无锡航班、苏州航班轮船的马达声……

  黑白电视机

  在我脑海里乡亲们过日子不容易,早起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吃冷粥、冷饭、冷菜是常事,但从不怨天怨地,勤劳憨厚的美德渗透在他们的骨子里。

  为了生计,村上吃百家饭的手艺人比较多。泥水匠、木匠、打铁匠占大多数;还有铜匠、剃头匠、裁缝、掼砖坯、烧窑师傅;另外有瞎子算命、做豆腐、爆米花、打草轩、编草帽辫、冬天穿上连体皮裤去冰河里摸鱼等行当……只要有进账,样样肯干,以此养家糊口。可以说村上人都是“吃啥饭,当啥心”的老实本分人。

  我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自己在无锡三钢厂(原金属压延厂)亦工亦农做车工时,用加班工资和夜班费积攒起来的钱,在无锡南门第三百货商店买了一台十二英寸“长虹”黑白电视机,用我在部队时使用过的黄背包带,将电视机死死绑牢在长征牌自行车的书包架子上,一路小心翼翼地沿着大运河纤道踏回家。

  当天晚上,大家吃好夜饭,要乘风凉了,我就把电视机放在场门前的条凳上,让乡亲们看电视。好家伙,里三层外三层围在电视机前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锡剧《珍珠塔》等,比娶新娘还热闹,因为这是村上第一台电视机。几乎整个夏天晚上,我都将电视机放在条凳上,让村上人共享……从此开始,这家买一台,那家买一台,拉开了村上电视热之帷幕。

  傍晚乘风凉

  儿时村上夏天的傍晚,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吃夜饭时,家家户户都把条凳、竹椅、板凳,拎到屋外场门前,主妇把凉好的饭或粥,常见的农家菜摆放在条凳的一头,一双双竹筷也放在碗边,根据用餐人数将木凳或椅子沿条凳一头U字形排好,等待大小主人来吃夜饭。这时老家门口百年老朴树上喜鹊窝里的鸟儿已栖息了,但村上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易出汗,干了一天农活的大人,玩得汗滋滋的小孩,都在自家后披间里的铁浴缸里洗个澡。洗好澡,大多数人手握一把蒲扇,拖着木拖鞋;男的赤着膊,女的穿着短衫短裤,小孩穿着三角兜或干脆裸体……这样,慢慢地一个接一个围坐到条凳一端,捧着宜兴产的大小海碗,盛着干饭或菜饭、南瓜、山芋等搭配着吃;老人总是笑眯眯地用筷夹着菜先给小孩吃,女人让着要干农活的男人吃饱……一家人围着一张条凳,坐在一起笑颜相对吃一顿夜饭,就是普通人家完美的一天。

  那时候,远亲不如近邻,左邻右舍比亲人还热情,今天这家煮了太湖里的螺蛳吃,隔壁几家都有“吱—吱”吸螺蛳肉吃的声音;明天那家摊了韭菜面衣饼,你也会尝到一口,香味飘满村,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乡亲乡爱”。

  那时候,吃饭好像不单单是吃饭,还是增加邻里感情的方式。

  那时候,粮食、蔬菜都是自己种的,猪羊鸡都是自己养的,鱼虾、黄鳝、螺蛳都是自己去捉的,吃的东西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大家吃饱穿暖,就很知足。

  那时候,百姓懂满足、懂分享、懂生活,再平淡的日子也能开出幸福花来。

  大家都过着本色、朴素的日子,只有去农田干活时,才有急匆匆的脚步,没有那么许多花花绿绿,只有早出晚归的质朴,心底无杂念。

  那时候,人们不讲究,一碗白粥、一筷腌菜,“哧溜溜,哧溜溜”吃得就是一种快感。

  那时候,吃饭桌上没有落下一粒米饭,百姓们经历过艰苦劳动,更加懂得什么叫“粒粒皆辛苦”。那时,若能吃上一次豆腐鸡蛋汤,全家人都能高兴上几天。

  好村风

  村上有良好的村风,印象深深。周边哪个村偶尔失火成灾,村上的壮男子会在第一时间,一边敲铜锣喊灭火,一边抬着村上唯一的“水龙”车,冲过去灭火。我们几个十几岁的小男孩也会紧随其后,到了火场,哪怕小手扶牢帆布的“水龙”管,让水直射有力灭火,站在救火队伍里也感到很自豪。火灭后,村上人还会结伙搭伴,送去衣、被、粮食、日用品之类的急用品……以善立人,在社会发展的岁月里,村上走出了不少有用人才。

  1949年前村上马玉鸣、马季然、马银根三个人参加革命,后成为师团级离休干部。新中国成立至今,村上走出3位硕士研究生、15位本科毕业生、5位出国留学生;3位高级工程师、5位工程师;1位特级教师;1位高级教师、3位中级教师;12位国家干部(其中3位局级干部);2位国企负责人,3位民营企业家;8位县级以上的劳模、先进工作者,多位慈善家。

  日新月异

  马甲里鼎盛时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村上,农田包干到户了,提高了村民种田的积极性,还可以多种经营、自产自销,参加镇村二级办的企业亦工亦农致富。这样收入翻倍,钱袋子鼓起来了,不仅人人丰衣足食,而且户户盖新房成风。装修到位的二层三层楼房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新屋内电器、家具等现代生活设施齐全,尽显“穷鬼”动身,“财神”进门的好生活。

  那时,大队在大运河岸边村里的杂边田里,建了一座小砖窑,这样村上有十几个劳力被轮流安排在窑上做工,不仅增加了收入,同时村里的社员可以优先用砻糠、稻柴、麦柴、豆萁等燃料换砖瓦,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小窑上的砖瓦盖房。盖房时,村上人互帮互助,哪家缺人手邻里知道了,都会主动去帮摇石头、砖头、石砂等建筑材料,有的帮忙十几天也不计报酬;农忙时还互助插秧、割稻、掼麦等农事,这种邻里互相关爱的村风,似暗香浮动,代代相传。

  这样,在这四五年间,老村前后接连衍生出三个小马甲里自然村,由原二十几户逐年跃升到一百多户,人口从一百多人增加到三百人左右,这样村域多地、人丁兴旺之时,政府为方便管理,将新老四村有机地划分为马东马西两个行政生产队。改革开放使家家户户有粮有柴有钞票,彰显农村无穷魅力。

  新市民,新生活

  随着发展建设的需要,新安地区规划建立太湖国际科技园,马甲里村与周边村均纳入动迁范围,应了中国那句老话:“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2010年春季开始,乡亲们逐步告别祖祖辈辈背朝太阳脸朝土,耕耘了几百年的故土,含笑搬进了推窗见绿、出门即景、四季有花、现代生活设施齐全的新安镇上回迁公寓楼,在这里不管吃的用的应有尽有。这是时代的选择,让村民变市民,开心的脸上,胖又红润……

  因工作需要,部分村民已定居无锡、苏州、上海、河北、贵州、北京等地,因政府拆迁政策好,这些祖籍马甲里村的人,大多数人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也分配到可回乡居住的留根房,皆大欢喜。

  目前拆迁户中到龄的老人都有每月900元左右的生活保障费,并享受农保医疗,六十岁以上老人每年都体检一次,中青年合理安排就业,读书,生育,服兵役,特困大病等有政府补贴,环保物业到位……随着经济发展,科技小镇的建立,家家户户的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几乎家家有小车,人人有手机,户户物联网应用,垃圾分类环境美,现代生活方式样样不落下,人人过上新市民美好生活,温暖了乡亲们的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马甲里老村消失了,但迁居的人还在,而且心变大,对生活美好的目标更大,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干。

  岁月悠悠,村史悠悠,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向村民招手。(马胜泉 文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