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天下 > 正文

江苏吴江:退渔还田、稻虾共作满塘“红” ,装满村民“钱袋子”

2021

06/09

22:15

来源

苏州日报

分享

 

  随着“稻虾共作”的推进,红旗村的人居环境也有了喜人的变化。  (红旗村供图)

  在吴江黎里镇红旗村,“稻虾共作”勾画出一条村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擘画出一幅人居环境的美丽新图景——

  凌晨4点,踏着蒙蒙亮的天光,吴江黎里镇红旗村党总支书记金香便穿上工装,来到村里的养殖基地收笼捕捞小龙虾,查看新插稻秧的长势。

  自2017年村里开启“稻虾共作”以来,这样的“起早贪黑”,每年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的拼劲干劲,也成了金香和周边许多虾农幸福生活的写照。

  “水稻田里,龙虾‘钳’子舞得欢;捕捞送货,村民‘钱’袋子装得满。”——4年来,在红旗村这片土地上,“稻虾共作”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不仅为乡村振兴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亦为当地人居环境擘画出一幅新图景。

  产业生态转型,红旗村因“虾”走红

  在红旗村委会大院门口的公示栏中,数十张“退渔还田”的项目公告信息分外显眼,来自红旗村和周边村庄的农户们正凑在跟前,盘算着合作承包稻田开展“稻虾共作”的事宜。

  “稻虾共作”在当地走红并非偶然。2017年,为摆脱水产养殖尾水超标排放的困扰,进一步提升村民收入、提振村级经济,金香和村里的水产养殖能手赶往湖北潜江、安徽全椒、江苏盱眙等国内小龙虾主产地,开启了“绿色生态养殖”的求索之旅。

  小龙虾烹饪学院、生态大米加工厂、龙虾小镇……外地“取经”的日子里,金香和村民边看边尝边学,“一只小龙虾还有这么多新奇玩法!”“这是我吃过烧得最好的小龙虾!”

  大开胃口、大开眼界的同时,构建红旗村未来新产业的想法也在金香脑海中浮出水面:“吴江区位优势好,市场需求大,‘稻虾共作’更符合产业生态转型方向。咱们红旗村也可以试试!”

  2017年6月,金香花了10万元,从江苏盱眙定了6000斤小龙虾苗,打算运回来大干一番。长途运输中,又放冰块,又开空调,原以为万无一失,但等到了吴江进了稻田,虾苗没过几日都死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小龙虾最怕忽冷忽热,更不能在高温天运输。”总结教训,金香更深刻明白了一个理,“搞农业不讲科学是不行的!养好小龙虾,也要大学问。”

  2018年,红旗村农业龙头企业与常熟理工学院开展合作。通过一年多的反复实验,攻克了“循环立体共养”的核心技术难题,不仅建起了“稻田龙虾育种基地”,还编写了《小龙虾养殖操作规范》。

  2019年,村里实施的“退渔还田”又为“稻虾共作”的发展加码提速。按照“退渔还田”三年行动计划安排,到2022年,全村1191亩鱼塘将全部退渔成粮田。

  “稻虾共作”资源丰富、前景广阔。接下来的两年,在金香等人的带领下,小龙虾着实让红旗村“红”了一把——村里不仅吸引了吴江、昆山、太仓甚至浙江嘉兴等地的百余户村民和养殖户来考察学习,还被评为江苏省特色水产品种苗培育中心,成为苏州等周边地区龙虾养殖基地的指定种苗供应场所。

  开方子调身子,小龙虾个大黄多

  走在田间地头,只见金香随机拉起挂在塘边的一张笼网,活蹦乱跳的小龙虾沉甸甸装了满网兜,随手捉起一只,双钳有力,壳色鲜丽,虾底青白,放电子秤上一称,7钱有余。

  “在我们红旗村,小龙虾的养殖有一套科学方法,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小龙虾,身体好、个头大、黄又多。”金香口中的科学方法,与其说是龙虾“养殖”,不如称为龙虾“养生”更为妥帖。

  “小龙虾最怕‘五月瘟’,春末夏初,水温上升,最易发病。”多年养殖下来,金香他们为小龙虾定制了一套预防虾瘟的“调理方子”,即定期用改底液改善塘底;施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调节水质;拌益生菌、三黄粉、芪黄参等调理龙虾的肠道和肝脏。

  “和野生环境不同,小龙虾养殖不论是在稻田中还是虾塘里,集群密度较大。”金香说,如果用老一套粗放型养殖办法来喂养小龙虾和预防虾病,一来产生污染性尾水对环境不利,二来有损小龙虾的健康生长,从而影响食材的口感。

  如今,相较传统的小龙虾养殖模式,这剂“调理方子”的成本虽然有所上升,但从长远看,因地制宜,预防为先,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获得早上市、好品质带来的更大收益回报。

  目前,红旗村的“稻虾共作”新模式已覆盖本村及周边村庄共3000亩稻田。科技赋能之下,亩均效益稳定在3000至3500元,比单种水稻增收至少5倍。红旗村的“稻虾共作”真正做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鱼米共赢”。

  金香说,接下来,他们还将进一步推广稻渔共作模式,再设置稻田养甲鱼等区域,并设立一个稻田综合种养核心区,形成以稻田综合种养为主导产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同时,他们还将与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合作,推出“益生菌大米”“益生菌龙虾”“益生菌甲鱼”等,向百姓餐桌输送更为健康优质的农产品。

  农业客厅成亮点,人居环境谱新篇

  “钳”来了,“钱”来了。在一只小小的龙虾身上,红旗村及周边的村民找到了村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更为可喜的是,伴随着“稻虾共作”的推进,当地人居环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合湖荡文化、红色文化、田园文化等较为突出的特点,退渔后的红旗村抓住“稻虾共作”这一核心产业,通过串连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园区和方家荡等生态资源,正积极筹划打造一个“水乡农业客厅”。建成后,其将成为汾湖高新区的农文旅新标杆,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的农业板块做好示范。

  “‘水乡农业客厅’的建成不仅方便了外来游客在红旗村享受渔耕乐趣,还为本地村民会客、举办宴席提供了合适的活动空间。”金香说,届时,可供吴江、苏州及长三角一带居民周末休闲、钓龙虾、看村景、品美食的“农业客厅”将成为红旗村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看见家乡变美,红旗村人也积极投身于村庄环境整治之中。在村干部带头下,红旗村喊出了“每天再干3小时,开启田园8点半”的口号。村干部结合“18条清单”每日走村入户,协助村民解决拆除违建、宣传垃圾分类。村民自己也“闲不住”,屋前屋后乱堆的柴火码放得整整齐齐,村中小河沟里,黑臭现象消失,水草打捞一净。

  红旗村人的努力换来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去年,红旗村获评“苏州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称号;红旗村“美丽菜园”获得了吴江区的金奖;下辖自然村入围吴江区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红榜;今年第一季度结束,红旗村荣登吴江区人居环境整治行政村红榜……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村域治理,以人为本是核心。我们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大会的形式了解村民生活中到底缺什么?需要什么?我们把这些规划在红旗村的发展蓝图上,让老百姓感受看得到、摸得着的乡村振兴带来的美好前景。”金香说。(苏报采访报道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