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5/23
22:02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分享
“虽然袁先生不在了,但我们会朝着他定下的目标不断前进,钻研更好更耐盐的海水稻品种,以此告慰袁先生。”得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离世的消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陷入长久悲痛,哀伤之中,他想起袁隆平与海水稻的故事,想起这位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的老人,还有一个将荒芜滩涂变为万顷良田的梦想。
“全国盐碱地有十几亿亩,我们如果能发展到一亿亩,种海水稻,亩产300公斤,增产的粮食就是300亿公斤。300亿公斤是什么概念?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提起海水稻培育,已是耄耋之年的袁隆平既兴奋又期待,将一生浸在稻田里的他给自己定下了新任务: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碱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并实现年增产3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
2016年10月,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后与国内18家研究机构或企业联合成立耐盐碱水稻区域试验联合体,连云港市农科院便是成员单位之一。
早在2010年,连云港市农科院就率先建立国家首批黄淮海“海水稻”区域试验基地,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和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
“我们选在临洪河入海口的青口盐场进行耐盐碱水稻品种试验,10年间进行了多批次杂交培育。后来青岛研发中心与我们分享耐盐育种材料,也及时反馈青岛试种情况,帮助我们优中选优。”徐大勇坦言,作为最先接触耐盐碱水稻培育的单位之一,成员们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袁先生鼓励我们好好干,去验证、找突破,不要怕失败。”
在徐大勇的回忆里,他不止一次受到袁隆平的鼓励。
1989年春,海南岛,25岁的徐大勇第一次见到袁隆平。“介绍人带我直奔试验田,袁先生果然在那里。”躬身伏在田里的身影是他对袁隆平最初的印象。“当时我正在连云港市农业局作物栽培指导站工作,袁先生已有名气,但一点架子也没有,耐心解答我所有关于作物栽培的问题。”
这次谈话,让这个出生在偏僻丘陵地区、从小立志让土地多产粮的年轻人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此后不久,徐大勇考取江苏农学院研究生,并在毕业后积极投身连云港水稻育种事业。“农村科研基础薄弱、条件差,袁先生知道后特意跟我说,鼓励我扎根基层发挥所长,朝着目标加油干,我一直牢记在心。”
从海南岛的初次见面,到艰苦环境下的真诚期许,再到海水稻的共同培育,徐大勇一路以来的成长,离不开袁隆平的支持与勉励。“水稻育种周期长,也很艰苦,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但正是有袁先生这样的榜样冲在前面,跨过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又是一年春末夏初,连云港青口盐场的海水稻试验基地进入播种阶段。目前培育出的连鉴5号、连鉴6号均已通过国家耐盐碱区域试验,连鉴7号、连鉴9号也已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平均亩产达到490公斤。“我相信,沧海变桑田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徐大勇说。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柏丽娟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