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提升无锡教育质量 一大波措施即将实施

2021

03/08

09:00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也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3月4日下午,我市召开2021年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会议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面总结“十三五”全市教育工作,部署安排“十四五”和2021年教育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无锡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范良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回顾5年来无锡教育相关工作,全市教育系统围绕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工作任务,精心谋划,加紧落实,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新提升。

  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得分达92.94分,位列全省第二。高质量做好省对市政府教育履职考评迎评工作,综合得分持续保持全省前列。扎实开展对市(县)区政府教育履职考评,压紧压实了地方政府教育发展责任。高质量承办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全面展示我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达标比例为80.08%,位列全省第二。

  无锡作为省内唯一一个设区市,成功获选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国家级、省级示范校4所,数量居全省第一。我市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设区市”,被教育部列入部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和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城市。一批高等教育重点项目落户无锡并建成投用,服务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德育工作、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育对口支援、教育督导工作经验分别入选全国优秀案例。近五年,市教育局被市委市政府、省教育厅记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两次。

  范良还介绍了“十四五”发展主要任务,包括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健全与常住人口变化相适应的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与优化机制、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深化“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科学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进一步拓展高中阶段教育选择空间、深化普职融通等。他还重点阐述了2021年主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加大教育资源建设力度,推动教育优质发展

  新一年,无锡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大有可为。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深化“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完成第二批新优质学校发展评估,启动第三批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和年度工作计划实施。开展省、市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中期评估。积极开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主动对接教育部“强基计划”,促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和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开展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展示活动。积极创建首批国家教学改革示范区,着力提升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做好国家、省教学成果奖项目培育和市教学成果奖项目评选。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统一部署,研制无锡市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探索建立融合教育课程体系,办好市第五届听障学生运动会和第八届特奥会。

  教育资源建设力度还将持续提升。在持续推进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严格落实《无锡市优化完善基础教育资源布局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年度建设任务的同时,我市还将完成无锡市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平台建设,开展教育资源布局信息化管理。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硬化责任约束,强化目标管理,做好过程监控,开展绩效评价,注重结果应用,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管理科学化水平。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现代化将在今年迈上新台阶。我市将推动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以装备现代化支撑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监测评估机制,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和应急保障能力。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做好直属单位网站群、教育大数据中心和无锡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评审,争取全市60%以上的学校建成省智慧校园,打造5所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完成省、市中小学校“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打通数据壁垒,完善监管体系,进一步增强监管实效。

  注重名教师、名校长 和名专家培养

  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教师团队,我市始终重视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实施“太湖教育人才计划”和“新时代强师行动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和名专家。今年,我市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和必修模块。深入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开展师德模范人物评选,大力表彰宣传师德高尚典型。加大师德失范行为查处及通报力度,严格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我市将制定出台新时代强师行动计划,实施“锡教名师”培养工程和“我为良师”全员行动,启动首批“锡教名家”培养项目。完善教育引才政策,创新引才方式,加大引才力度,探索开展定向培养、合作培养试点,提升教师职前培养质量。

  今年,教师评价方式将进一步改进。搭建无锡教师发展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强教育教学素质能力考核,打造高品质教师培训体系和项目。深化教师管理改革,创新编制管理,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统筹配置力度,进一步推进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备案制管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加强骨干教师交流力度,提升师资均衡配置水平,探索开展高中学校教师交流。健全教师荣誉制度,评选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完善绩效分配制度,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促进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专心从教。

  聚焦师生身心健康,构建全面育人培养体系

  今年我市将从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近视防控等多方面入手,为师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加强学校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发挥健康促进学校评比导向作用,利用传统阵地和网络优势深化健康教育,落实三级检查督查考核。完善学生健康信息平台应用,推动传染病和近视防控平台建设,形成学生健康信息化管理闭环。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将在今年继续完善。我市将抓紧抓实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有心育专长的班主任,不断提高班主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抓好中小学生手机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等,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前不久,我市发布了2022年体育中考方案,以新方案为“指挥棒”,体育教育正呈现新样态。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实施体育特色提升工程,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化体育骨干教师和专业人员队伍,实施体育中考新项目标准,进一步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实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创新学校体育合作运行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艺术素养培育工程,不断完善初中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制度措施,继续深化少儿艺术团建设,筹建无锡市学生交响乐团,不断提升“百灵鸟”等艺术展演活动品牌影响力,切实增强学生艺术素养。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注重示范引领、课程引领、家庭引领和活动引领,全面推动劳动教育普及。继续加大与社会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强“行知大学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和指导,注重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课程研发,探索基地教育独特价值和育人优势,打造学生喜欢的活动基地。

  “无锡网上家长学堂”近两年获得了家长的欢迎与肯定。新一年,我市依然高度重视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建设和课程建设,继续办好“无锡网上家长学堂”,为学校、家长、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支持和帮助。依托无锡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提升校外辅导员职业指导服务能力。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

  高等教育创新、开放式发展

  今年,我市将继续着力打造职业教育高地城市。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建设,研究制定无锡市实施方案,启动样板建设工作。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建设5所中等职业教育“领航学校”和3所左右标杆性的五年制高职校。推动无锡职教园院校组建发展联盟,加大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提高职业教育内涵质量,组织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攀登计划(2021—2025),培育首批高水平专业、职业教育“金课”、无锡职教名师工坊和百名学生“技能雏鹰”,建设一批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和产教联盟。开展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学业、就业“校企共促六业联动”产教对话活动。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一批在锡高校的发展将于今年取得新突破。我市将组织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扬帆计划(2021—2025),评审支持一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重点项目,推动在锡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江南大学市校合作,支持江南大学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建成江阴校区和宜兴校区。实现东南大学无锡分校整体搬迁,该校微纳加工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高端芯片与微信息系统创新中心教学与科研平台也将于今年建成启用。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鼓励在锡高校毕业生留锡就业创业,评选10所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学校,按照留锡就业创业人数给予高校专项奖励。此外,我市还将做好“无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工作。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强教育对外开放,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交流,支持在锡高校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以及“研究院+研究生院+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合作”的特色学院。 (杨涵)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