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深度解读!带你揭秘无锡“芯”产业

2021

02/22

09:49

来源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龙高飞/撰稿

  开宗明义,先说一下为什么要写这个“看产业”系列。

  产业强市,是无锡“十三五”以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发展理念,在这关键的五年中产业尤其是高新产业发展的有多快?无锡有哪些在国内甚至国际拿得出手的“两把刷子”?

  相信各位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有所了解,但不一定清晰准确。

  市委书记黄钦在去年底的市委全会上提出“增强勇做‘排头兵’的必胜信心”,其中列举了一批千亿级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如集成电路、物联网、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等,这些在全国都是相当的“牛”!

  笔者就是想通过采访,把最新的、第一手的资料献给读者诸君,把一些有代表性的产业做个梳理。

  ▲图为凝聚着无锡产业强市水平向新能级跃升希望的太湖湾科创带示意图

  深度分析,就要看个过瘾!一次看不完的话,可以戳右上角三个点,然后再戳第二排的两个点“浮窗”,即使退回到微信主界面,也可随时点击左上角的两个点接着阅读。

实力决定江湖地位

  下面进入正题,我们先来讲一讲无锡集成电路产业。

  不知各位看官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

  市委书记黄钦在2020年底召开的市委全会上提到“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国第二”,杜小刚市长在2021年无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提到“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至1350亿元,居全国前列。”

  数据的公布保持着一贯的低调,但内行看门道,这两句表述分量不轻哦!

  135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在全国居于什么位置?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初步估计,今年上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依然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年产值规模可达8766亿元,同比增长15.92%。

  2018年,无锡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集成电路千亿级产值城市,2020年又比2019年增长26%。

  如果数字还是太抽象的话,我们再看看具体的“形状”。先要科普一下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三个构成部分。废话不说,看图就好。

▲集成电路产业链示意图

  用无锡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安君的话说:目前中国只有两个城市拥有比较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一个是上海,另一个就是我们无锡。

  无锡在产业链三大环节的产业规模排名如下——

  设计——全国第四(前有深圳、上海、北京);

  制造——全国第三(西安第一、上海第二);

  封测——全国第一(其中长电科技排名全球第三)。

▲图为无锡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数据

  被资本市场追捧,同样很能说明产业实力。卓胜微(科技股王)、华润微(首家红筹股)、芯朋微(电源管理)、新洁能(功率器件)等已相继上市,还有力芯微、红光微电子、中感微和硅动力等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正在筹划上市,构成了半导体上市公司的“无锡现象”。

  在股民中如雷贯耳的卓胜微,这家芯片设计公司2019年6月上市,上市之后就迎来了半导体行业周期底部反弹,又迎来2020元5G基建元年,上市之后股价在6个月时间涨幅接近1600%,创造了中国股市奇迹。

▲图为“芯思想研究院”统计的竞争力数据

  无锡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对无锡集成电路产业2017年和2020年的五个数据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

  (1)超百亿重大项目从1个增加到4个;

  (2)规上企业从107家增加到139家;

  (3)上市企业从3家增加到8家;

  (4)从业人员从5万人增加到8.5万;

  (5)产值从890亿增长到1350亿(排名全国第二)。

  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在“十三五”高歌猛进,背后必有其深刻原因。

  “十三五”以来,无锡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提出重振半导体产业雄风,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鼓励扶持政策——

  ◎ 2018年,《关于进一步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 2019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现代产业发展政策的意见》;

  ◎ 2020年,《无锡市5G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目前实施效果成效卓著。期间,华虹无锡、海力士二期、宜兴中环和海辰半导体等超百亿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2019年9月,华虹无锡项目(一期)12英寸生产线提前建成投片,该项目是无锡市“十三五”重大产业项目之一,也是无锡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

  2019年4月,海力士二期提前竣工投产,成为全球技术最先进的10纳米级DRAM产品生产基地。

  2019年9月,宜兴中环领先8英寸硅片生产车间提前实现试生产,填补了我国在大尺寸集成电路用硅片领域的空白。

  海辰半导体2020年12月12日正式建成投产,总产能将达11.5万片/月,远高于国内外其他8英寸线月产的平均水平(5万片/月)。

▲图为华虹无锡展示空间一景

  除了政策到位,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的底蕴深厚也是一大优势。

  无锡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最早的地区,国内第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就诞生在此。

  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和意识理念主要得益于在“八五”期间国家在无锡实施的国家微电子“908”工程,华晶公司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最早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

  据了解,目前仍然有一大批“华晶人”继续奋斗在国内外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岗位上,被业界誉为中国集成电路人才的“黄埔军校”。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不能不说:集成电路产业素有“一把手产业”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一把手的眼光、魄力和担当对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

  在不同的发展历史阶段,无锡从主抓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导级别的变化、称呼的变化(从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领导小组组长到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链链长),体现了其中不同的含义,也道出了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

  2020年,无锡市委书记黄钦亲自担任集成电路产业链链长,说明了无锡市将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预示着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将会朝着更集聚、更完整、更外延和更厚植的方向发展。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一个产业的发展和成熟,不可能凭空而来,集成电路产业尤其如此,产业底蕴、人才储备和意识理念,无锡天赋异禀,又聪敏勤奋,抓住了一系列的机遇,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重要发展节点——

  1977年,彩色电视机用线性集成电路生产线定点无锡

  1986年,被国家确定为南方微电子基地(无锡、上海);中国第一个半导体科研生产联合体;中国第一块超大规模64K DRAM集成电路试制成功

  1989年,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成立

  1990年,国家微电子908工程实施

  2000年,国家首批七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

  2006年,无锡海力士半导体正式投产

  2015年,长电科技收购新加坡星科金朋

  2017年6月,海力士启动第二工厂建设,2019年4月正式投产

  2017年12月,宜兴中环领先大硅片项目开工建设,2019年9月正式投产

  2018年4月,华虹无锡开工建设,2019年9月建成投产

  2018年,工信部批复无锡建设国家“芯火”双创基地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组建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

  ……

  这里笔者根据研究,梳理出几个“里程碑”——

  “742”厂引进日本生产线

  1977年初,国家准备引进日本彩色电视机用线性集成电路生产线,无锡的“742”厂在多方竞争中最终胜出,建成专门生产电视机集成电路专业工厂和MOS与双极型集成电路的试制厂,年产彩色电视机线性集成电路11个品种年产量2600万块。

  1987年,无锡集成电路年产量达3000万块,占全国产量的近40%。

  后来由于“908”工程的落地实施,集成电路相关行业在无锡快速发展,无锡集成电路设计业、制造业、封装测试业、配套设备与材料业等多个领域,始终保持国内领先优势。无锡及周边地区乃至省内沿江地带、沪宁线各地区逐步建立起了大大小小几十家与集成电路生产相关联的设计、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和服务企业。无锡被誉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摇篮”。

▲图为给无锡人留下深刻记忆的华晶公司

  长电科技兼并星科金朋

  经此一役,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一举拥有了国内最大、世界第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地处江阴的长电科技公司,原先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生产晶体管的小厂,坚持不懈依靠科技创新,到国内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到跻身国际前列,仅仅用了不到30年。

  2015年10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长电科技抓住时机,出资2.6亿元、通过杠杆募集了7.8亿元,一举拿下处于资金链断裂困境的新加坡星科金朋半数股权。

  一番资本与管理的角力,长电用原来五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总资产翻一番的目标,研发创新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更获得了包括全球前20名大半导体公司在内的大批一线客户。

  合并后的长电科技,拥有位于中国、新加坡、韩国、美国等7处生产基地和6个研发中心,每一处都有明确的定位:新加坡基地负责晶圆级高端封测,韩国基地以SIP系统集成为主,宿迁和滁州定位分立器件低成本生产基地,本部则是中高端产品的生产基地。

  这个以小博大的过程被媒体形容为“蛇吞象”式兼并。不过,据2014年全球封装代工排名,星科金朋的销售额15.8亿美元,居全球第四,而长电科技的销售额为10.5亿美元,居全球第六,它当时已经很厉害了。

▲图为长电科技生产场景

  华虹无锡项目建成投产

  该项目是无锡市“十三五”重大产业项目之一,也是无锡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

  2017年8月2日,华虹集团与无锡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华虹集团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无锡高新区。

  项目占地约700亩,一期投资25亿美元,新建一条工艺等级90~65纳米、月产能约4万片的12英寸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支持5G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

  2019年9月17日,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全国最先进的特色工艺生产线、全国第一条12英寸功率器件代工生产线、江苏省第一条自主可控12英寸生产线。

  这个项目意义特别重大,不仅是规模体量大,更重要的是它的带动作用和集聚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这个特色工艺平台瞄准的终端应用就是5G通信、物联网、包括功率管理IC等领域,这与无锡本身的产业发展定位和走向非常契合;

  二是芯片制造企业落地后,设计企业、封测企业以及设备、材料等企业会形成越来越强的集聚效应;

  三是沪锡两地的产业链形成了完美衔接,长三角区域内的芯片产业布局,不仅有对接,更有错落。

▲图为华虹无锡内景

  中环领先大硅片项目开工建设

  这是继华虹无锡生产线建成投片后,无锡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原材料在宜兴、芯片制造在市区、封装测试在江阴”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逐渐清晰。

  集成电路产业是全球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半导体材料作为整个产业的基石,对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大直径硅片是制造集成电路的主要原材料,长期以来,我国8英寸以上大尺寸硅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国内厂家仅限于小规模试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为此,中环股份整合天津、内蒙古及无锡三地优势资源,进行全国化产业布局。这个项目“狠狠地”补上了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的一大短板,还带动了配套企业的集聚。

▲图为宜兴中环外景

  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落户

  依托地处无锡的江苏华进半导体封装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组建,股东包括长电科技等业界巨头。

  这是无锡第一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江苏省首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国家创新中心。

  国家要在制造和封测两大环节,缩短从实验室到产品的最后一个跨越的距离,这对无锡来说无疑又加注了来自国家层面的强力“推进剂”。

▲图为工信部网站批复消息截图

气质这一块,我俚一直拿捏得死死的

  “十三五”是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建设史上最好的时期,招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总投资超250亿美元。

  其中超百亿元重大项目3个,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均比原建设计划有所提前,建设效果超过预期,在江苏乃至全国树立了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的典范。

  黄安君用一句话概括:干一件,成一件,不打疙顿!

  说“气质”,其实笔者是有所指的,那就是与近年来一些城市芯片“大跃进”的反差。

  “十三五”期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销售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6%,是同期全球半导体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的近6倍,增速较为可观。发展势头向好,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企业加速成长壮大。

  但在总体“丰收”中也有一些“杂草”。《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全国造芯大跃进的背后,多地明星芯片项目以烂尾收场,芯片成了“芯骗”,留下一地鸡毛。

  更有奇葩的,有个“先进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官网,网友打开一看,创始人是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学友是副总裁。“四大天王出场,不是开演唱会,而是搞芯片,这是认真的吗?”有网友问。

  截至2020年报道时,全国已有6个百亿级半导体大项目先后停摆或陷入困境,除了“名气”太大的武汉弘芯外,其他因比较微妙,笔者就不一一点名了……

  这在全国引发了舆情,也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2020年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回应“芯片项目烂尾”。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国内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投身集成电路行业,个别地方对集成电路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甚至有个别项目建设停滞、厂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当前行业出现的乱象,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加强规划布局、完善政策体系、建立防范机制、压实各方责任,“谁支持、谁负责”。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而历届无锡市委市政府冷静务实、科学决策、稳中求快的作为,尤其值得我俚庆幸和骄傲。

  瞄准“世界级”

  进入“十四五”新一轮的发展,无锡提出:近期目标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远期目标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今年初,关于《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提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深化“造链、补链、强链、延链”工程,加快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10条地标性产业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实现翻番,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图为2020年10月20日,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芯’谷启航‘芯’动锡山”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合作交流活动,共有12个芯片项目签约落户,包括华为、小米生态链企业瀚昕微,中兴、华为战略合作伙伴赛尔特安,京东方、小米供应商海鲸半导体,以及MEMS传感器芯片项目、浪涌防护芯片项目、光通信用全集成收发芯片项目等。

  雄心壮志展露无遗,笔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个关键词——“产业链”

  补强产业链一直是近年来无锡孜孜以求的目标。

  集成电路产业链三个环节中,芯片设计发展的压力相对比较大,面临的竞争也最强,如何突破?

  黄安君认为,一靠在存量中争得更大的蛋糕,二靠在新兴领域开发增量

  前者要善于借力金融资本,通过上市后收购兼并等手段快速扩大规模,改变目前偏小偏散的状况,形成若干“大块头”;后者则积极进入5G、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和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人才问题也是可能制约产业发展后劲的关键因素,无锡尤其是高端人才储备不足。

  无锡已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但相关配套政策等还需进一步强化和改革,真正能把人才吸引得来和留得住。据悉,市、区各级政府即将出台新版集成电路人才政策。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因人才而兴,城市也必将因人才而成为世界级的“硅谷”。

  鸣谢:本文得益于无锡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安君的指导

  出品:报业集团无锡观察融媒中心

  策划:王粤海 赵晓军 史春阳

  部分资料来源:无锡日报、中国经济周刊、搜狐网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