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1/20
21:04
来源
盐阜大众报
分享
漫步盐城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一派沃野平畴美丽画卷。
盐城是农业大市,全市地势平坦,河网纵横,耕地面积1263.5万亩。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为此,盐城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持续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全市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盐城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781万亩。与之相关联,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夏粮单产、总产较上年双增长,单产383.3公斤/亩、较上年增1.9公斤/亩,总产256.3万吨、较上年增4.8万吨。新建的高标准农田亩均产粮能力提高50公斤以上。
△大丰高标准农田
近年来,盐城市十分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项目数量、规模和投资始终处于全省领先位置,并呈现高速增长趋势。2018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1个、规模35万亩、投资5.25亿元。2019年85个、规模57.32万亩、投资10.5亿元。2020年102个、规模62.2万亩、投资11.3亿元。2021年建设规模有望突破120万亩,预计总投资27亿元,力争“十四五”实现高标准农田市域全覆盖。
规划引领 项目建设不断提质
盐城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从单一提升和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到综合乡村振兴涉农要素,突出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黑臭水体整治、三产融合发展、耕地质量提高、村集体收入增加、项目扶贫脱贫等方面多维考量,打出最优组合拳,力求项目效益最大化。
△阜宁高标准农田
坚持高起点规划。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推进沟渠田林路、桥涵闸站洞综合治理,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把田间配套、排灌工程建设和耕地质量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实现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农艺农机技术先进适用,使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体系相适应。
坚持高标准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并结合盐城自身实际情况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面广量大等特点,推行全程项目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管理的“三全”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工程监督、队伍监察、资金监管的“三监”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好、资金使用好、队伍打造好。
坚持高质量发展。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全面促进资源环境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规范管理 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加强项目建设全程管理,形成以乡镇为建设主体,农业农村部门实施监管、监理、检测、审计参与的良性管理机制。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现场
严把规划设计关。突出规划标准落实,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制订盐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模板,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把标准化建设的思想贯彻落实到规划设计中,深入现场勘察,了解群众需求,提高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严把工程质量关。全面推行项目监理制和第三方质量检测制度,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有资质的监理公司和质量检测机构,对项目工程进行现场监理和监测,并将质量检测报告作为项目验收的必备条件。
严把验收管护关。工程竣工后,首先由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完成四方验收;其次,在四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开展县级初验;最后,再由市级组织竣工验收。所有竣工工程全部粘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用标志,竖立大理石公示碑,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签订工程管护责任书,做到管护制度到位、管护责任到位、管护人员到位,确保工程能够持续发挥效益。
效益为先 项目绩效不断提升
近年来,盐城市持续加大资金投入,针对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障碍因子,着力解决灌区骨干工程不配套、灌排渠道不达标、渠系建筑物老化失修等农田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公示牌及泵站、桥梁工程
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期间,盐城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共新建排灌站1454座,疏浚渠道324.47公里、衬砌渠道819.22公里、埋设管道173.08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34135座、新建机耕路1909.14公里、新建农田防护林网2.62万亩。项目建设不仅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而且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夯实了基础。大丰区草庙镇川竹村地处沿海滩涂,地多人少,位置偏僻,村里年轻人都不愿意在家种地。种植大户王金荣2013年承包了村里1320亩土地种植水稻和小麦,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连年亏损。2019年大丰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王金荣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通过项目建设,在他承包的土地上新建了泵站、机耕桥、节制闸,还修建了防渗渠、机耕路,农田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小麦亩产达到389公斤,较上年增长2.1公斤/亩;水稻亩产达619.6公斤,收购价达每市斤1.40元至1.45元,亩均效益可增加200元左右。
△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工程防渗渠
推进种植规模化,农业生产进一步增效。近年来,射阳县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显著改善的生产条件,加快建设射阳大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射阳大米成功入选2020年江苏省农业品牌目录,成为全国首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品牌价值超百亿元,使当地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良好的生产条件还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为种植大户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大丰区种田大户周爱根原来承包村里1700亩土地,2020年初又新增加了930亩,而且还在已有20多台套大型农业机械、运输车辆基础上,投资100余万元增添了容量120吨的粮食烘干设备,为自家也为项目区群众提供了粮食仓储、运输便利。草庙镇2019年通过实施2个2.1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地流转率均达到80%以上。大丰区2019年建设的7.8万亩高标准农田,目前已经流转了3.79万亩,吸引了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7户家庭农场在项目区开展规模生产经营。项目区一些老人、妇女在获得每亩1000余元土地租金的同时,通过在园区打工,每天还可获得70至200元不等的工资性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田间工人”。
优化产业结构,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了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了一批现代农业园区,以设施农业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农业方兴未艾。通过项目建设和园区的示范引导,盐城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进而形成“项目促调整、调整促增收”的良性循环。响水县西兰花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全国西兰花生产第一县。该县2018年西兰花种植面积10万亩,但高标准基础设施配套的田块仅占40%,大部分田块依然存在“灌不上、排不出、路不通、运不出”的情况。近两年,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高标准西兰花生产基地1万亩,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土地流转,流转土地后的群众回到基地打工,除了土地租金,又增加了一份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彭胜 马隰龙 张力)
资料图由盐城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