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1/10
08:29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高新技术农业企业会是什么模样?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又会是怎样的生产场景?眼下,宜兴农业小镇杨巷便在做这样的一道“解答题”。
3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区、1.2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区、0.5万亩精品果蔬生产区架构起三大主导产业;率先创成省级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杨巷镇是宜兴最重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其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条件比较成熟。而且,作为无锡首个申报主体,向着这样一个全新目标,小镇农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科技引领下,农业逐渐跳出传统体系,描绘“未来农业”发展新图景。
“智慧因子”,开垦现代农业
改变生产场景,小镇很用心,融合的不仅是互联网技术,更是以工厂化模式实现精品化生产,提升产品附加值。
从“靠天吃饭”到“靠技术吃饭”,绿芝现代蔬菜产业园算是个“后起之秀”。刚进入产业园,现代感十足的连栋大棚便格外抢眼。“依托‘智慧’,我们给蔬果生长营造了一个最佳环境。”刚到园区,负责人吉海翔便自豪地讲了这样一句话。与普通大棚不同的是,37个大棚不仅有两层膜,还有一层“棉被”,最大程度模拟日光温度。走进大棚,悬挂在钢丝绳上的小番茄享受着最佳“待遇”。温室里的排气扇一会打开,一会又自己停下来,棚顶上开始“吞云吐雾”,这是在智能控制下自动喷雾降温加湿,水肥一体化系统也在自动循环着……整个温室系统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按照程序自动运转。
在这里,小番茄并没有像我们平时所见的长在土里,而是长在铁架上的“枕头”里。随着番茄苗的长高,位于大棚上方的悬吊杆还可自动上升。“枕头”里填充的不仅有椰糠,还有“滴箭”、传感器等。其中,传感器充当“大脑”角色,精准分析营养液湿度、浓度、养分,大棚内也会通过数据监测进行二氧化碳精准供给,让植物充分光合作用。
“所有功能的实现奥秘便在这里。”行走至控制中心,吉海翔笑着说到。这里陈设虽然简单,几台电脑、几个圆柱形大桶与少量机械设备,但却是“智慧中枢”。河水进入园区经过净化处理后与营养液进行配比,通过管道输送至大棚,回液也会经过管道再次进入中心处理后进行二次利用,整个过程只需一人便可完成操作。该种植模式下,仅以番茄这一品种为例,就可实现价格翻番。
科技创新,从一粒种子开始
“我正在江苏科技大学洽谈人才引进、项目合作,已经有初步意向了。”电话那头的余昀很兴奋。去年,余昀在杨巷投资建设江南米道科技有限公司,眼下,项目工厂虽未正式开工,但首期大米却已上市。作为一名新投资者,余昀的理念有些“个性”,而他的这种“个性”正是受小镇浓厚的科研氛围影响。
江南米道的科研攻关从选种开始,瞄准低GI值大米,与省农科院合作。去年,企业率先选取了7个品类在皇新村尝试种植了1000亩。加工生产则与日本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探索适度加工。企业这番举动很快得到了省农科院关注,今年,省农科院还计划将针对健康稻米产业研究的课题放到杨巷,与企业共同探讨生产标准、行业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不久前,该镇还与江苏大学达成了万亩现代农业智慧示范基地合作意向,农机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将会呈现“智慧农业”新模样。“目前有10多家科研院所与杨巷达成了合作。”镇农业农村局局长史俊伟摆出了这样一个数字。眼下,该镇正在加大培养稻米、蔬菜、渔业、食品加工等行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引领一个产业,每个产业链环节嫁接一家科研院所的发展格局。
为实现科研资源的集聚与产业带动,小镇还亮出了一张“王牌”,倾心打造科技服务中心,设置专家楼、科技研发实验楼等硬件配套。“你看,专家在这里可以安心地住下来,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后勤服务交给我们就好。”行走在科技服务中心,史俊伟兴奋地和记者描述着“未来场景”。
快速破题,打开城乡融合发展新空间
“农业发展步子迈得越来越大,我们更愿意破题,更愿意尝试。”杨巷镇党委书记王卫坦言。科创打开了发展思路,科技引领下,第一关生产端快速破题,紧接而来的便是产业链的变革、品牌化的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的推进等连锁效应。
随着产品附加值的快速提升,品牌化打造时机已成熟。去年,杨巷镇充分整合资源,注册“一米杨巷”区域公共品牌,以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杨巷大米”品牌为代表,整合杨巷葱油饼、杨巷羊肉等各类特色农产品,并将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融为一体,扩大对外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解决原有品牌小而散、产业整体融合度低等问题的同时,降低经营主体生产成本。
如今,“一米杨巷”区域公共品牌已走进网络、景区、社区,逐渐扩大的市场资源给各大经营主体吃了一颗“定心丸”,企业有了更多精力投身产业转型。以番茄小镇为例,该地不但打造了一个绿色生态农业区,还玩出了生态旅游新花样,科普周、插秧节、稻草节等内容丰富,成为了当地农业观光游排头兵。随着江南米道、田园牧歌(杨巷)城乡综合体、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等一批集农业生产、科技教育、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农旅结合示范项目的投用,农旅融合快速破题,一二三产相互渗透融合的新型产业业态逐渐成熟。
去年,宜兴被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江苏宁锡常结合片区”,根据试验要求,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被列为重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打造无疑是推进城乡融合的有力推手。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以稻米产业为例,去年,该镇不仅实现了超20亿元产值,集聚了11家稻米加工企业、2家省级龙头,还带动了当地3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就业。(蒋梦蝶)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