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1/20
11:44
来源
无锡观察 无锡日报 江南晚报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不法分子冒充“客服”私下联系网络购物的消费者帮助“退款”,实则预谋套取他人钱财;受害者被刷单“动动手指就轻松赚钱”所吸引,殊不知成了被钓的“鱼”……
记者17日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获悉,临近年末,又时值“双11”购物潮后,“仿冒身份”类通讯网络诈骗发案量突增,与“网络贷款”和“网络刷单”类高发诈骗案件合占我市通讯网络诈骗总发案量近五成。
这几类诈骗手段有何惯用伎俩,市民又如何见招拆招?
“不少消费者‘双11’在电商平台购物后,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不法分子多伪装成客服通过以退款、错误认定供应商等理由诱导消费者点击特定链接或下载指定软件,一步步让他们落入圈套。”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仲警官说。
11月9日,家住锡山区的郑女士接到自称支付宝客服的电话,表示她购买的米粉检测不达标,要求她退货并将对其进行赔偿,郑女士随即被对方拉入群,而后对方以退款赔偿、信用不达标、提高信用额度为由,要求郑女士下载多个APP进行贷款,并向对方多次转账,转账近11万元人民币后郑女士发现对方不但未进行退款,转账款也未退回,才发觉自己被骗。
“网络贷款”和“网络刷单”类通网诈骗犯罪近年来持续高发,特别是部分市民遇经济压力,往往选择门槛较低的网络贷款和刷单渠道来获取资金,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11月13日,家住梁溪区的郭先生下载了某APP并申请贷款5万元,客服以银行卡号错误、信用不足要刷流水、缴纳保证金等借口让其转账,被骗8万余元;11月11日,江阴张女士在网上添加了一名提供刷单兼职的用户,并在前后3天向对方转账近12万元,期间对方返利1960元,后对方让其继续转账时张女士方知上当受骗……
“虽然通讯网络诈骗手段五花八门,套路也在不断翻新,但说到底不法分子都是盯上了受害人的钱袋子。”仲警官表示,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诱骗甚至恐吓受害者转账,公安机关将始终对这些不法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强源头治理,通过推进“断卡”行动打击开贩电话卡、银行卡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坚持打防并举、齐抓共管,持续开展通讯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打击防范工作。
市民首先提高鉴别和防范意识,知晓各类信息的正规来源,不轻信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不透露个人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向陌生人转账,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要及时保留对方账号、电话等证据,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记者:张子秋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